分享

焦作奇景观 云台神农山

 青眼唯影 2013-04-23

焦作奇景观 云台神农山

 

 

  百里怀川是今日焦作宽阔的胸膛,在亿万年山河涌动的激情中,黄河、沁河在这里交汇,用他们两条巨大的手臂,挽起一方沃土,在滔滔大河温暖的怀抱里,不断更替的河道沉淀出一片冲积平原,这便是古怀川,这便是今日的焦作。  

  曾经有人说过,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在中国,还有一个能让亿万人为之倾倒的文化遗产,那就是太极拳。太极拳影响了整个世界,也迷醉了全人类。360多年前,怀川骄子陈王廷就是在我们身边的这片土地上,用他的坚韧和智慧创造了太极拳,创造了又一种让世界惊叹的中国文化。  

  焦作的历史辉映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这是一片让人心旷神怡的土地,千百年来,文化的星辉无时不照耀着这片美丽的土地,孔子、卜商、竹林七贤、汉献帝、司马懿、韩愈、李商隐、许衡、朱载堉 ……一颗颗光耀千秋的文化和科学巨星在这里升起、陨落,营造出山阳大地不夜的历史天空。 

  太行在这里停住脚步,黄河在这里深情地回望。焦作山水美仑美奂、如诗如画,大山的雄健,长河的豪放,溶成了焦作人独特的个性。红叶、云雾、丹霞、碧水,大自然留给焦作人的每一笔财富,如今都熠熠闪光。世界地质公园金光灿烂的匾牌,更是让焦作人平添许多豪迈。  

 

 

  山之巅,水之滨,太极魂、山水情,拳乡的每一寸土地都溢满了乡情。十万人穿梭在青山绿水之间,焦作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太极武术的热爱。山是水之魂,水是山的诗,山水中的焦作是一首唱不完的歌,太行山、黄河水谱一曲雄浑的乐章,而云台山的红石峡,又是怎样的景色呢?  

  都说云台山山美、水美,有中原九寨之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当走进云台山一跃眼帘,从桥上往山下望去,会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何年鬼斧劈层崖,鸟翼飞来一线开;斜阳在山归意懒,不堪回首重徘徊;”郁郁葱葱云台山,就像一首无声的诗,一幅立体画,它是大自然的奇迹,它是生命的雕塑,人在这里行走,就如同在图画中一样,面对此情此景会让你不由得喊起来, 伴着匆匆流水,顺着狭长山路拾级而下,看到的第一个景是小瀑布。临近红峡谷、远远望去,谷内瀑布散出的水气随风飞起,随着我们走进扑面而来,感觉凉凉的、柔柔的,心也会顿时清凉起来。进入峡谷,两岸峭壁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而成的一个巨大盆景,幽幽山谷洋溢着红色的热情,岩石色彩奇特并富有层次,在这里穿行让人心驰神往,仿佛让你回到了远古,满眼是红褐色的怪石,头上是瀑布纵流,脚下是溪流密布,观赏者享有“盆景峡谷”美誉的红石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依时景又来”来到小寨沟,谷内风光怡人,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飞瀑流泉、泉瀑相连,形成独特的人间仙境。  

  茱萸峰,相传,王维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大诗人王维站在云台山上的这一曲吟颂,永远定格在焦作的山水之中。一千年前,焦作是文人墨客相聚的地方,一千年后,焦作是天下游人向往的山水故乡。 

 

 

  神农山是八百里太行走向平原的最后一个了望台,五千多年前,炎帝神农带领他的部落和子民们从山西长治一路南下,在神农山中停下脚步,他们爱上了这里美丽的山水,在这里尝百草、事农桑,繁衍生息。面对如带的河流和一望无际的平原,他们惊叹于山脉的伟岸,探问着天地的神秘,于是在这里设坛祭祀,祈祷苍天。 

  神农山是一处集“雄、险、奇、秀、幽”于一体的典型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山水采日、月、云、霞之灵气,汇峰、谷、洞、石之精华,集松、花、鸟、兽之珍异,是太行山脉的一处胜景;在神农山可以欣赏到“仰视为峰,俯视为岭,平视为墙”的峰墙地貌和三面绝壁、一面开放的瓮谷地貌以及峰岭相间、蜿蜒曲折的鱼脊岭地貌(城墙),还有悬沟、平底谷、障谷、隘谷地貌等壮丽景观,仿佛置身仙山妙境之中。

  神农山以奇峰、云海、白松、异岭和峡谷为特色,白松岭是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地质景观,由于它酷似一条巨龙,而石灰岩构成的山体又像人工堆砌的长城一样,因此得名——“龙脊长城”。 

  神农山还是天然的动物园,陆栖脊椎动物有260余种,其中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的当数国家二类珍稀野生动物太行猕猴。这里的9大群3000多只太行猕猴,是生活在地球最北端的猕猴群落,给深山峡谷平添无限灵气。  

  如今的焦作城市可谓日新月异,大街绿树成荫,小巷壁画幽雅,街心公园绿色盎然,城市夜景色彩斑斓。游览在山水之间,漫步在园林之间,你一定会被这座城市的精致.美丽所吸引,陶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