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妈妈们一样,爸爸们也能分辨出自家宝宝的哭声

 昵称535749 2013-04-23
2013-04-22 

原文作者:Joseph Stromberg

简介

婴儿出生后同妈妈一起的时间远远多过同爸爸在一起的时间,但是只要爸爸们能够花费相当的时间来陪伴孩子,他们却同样能清晰分辨出自家宝宝的哭声。


  同妈妈们一样,爸爸们也能分辨出自家宝宝的哭声


一只小红毛猩猩出生后,它生命的头两年完全依赖它的母亲,其中至少四个月同母亲有着亲密的身体接触和长达五年之久的母乳喂养。而在那段时间里,它很可能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同样,北极熊出生后也很无助,只能依靠母亲的乳汁度过严酷的北极圈冬天而存活下来。相反,北极熊的父亲却没有承担哺育的责任,甚至偶尔有机会,它会吃掉自己的孩子。

   这两个事实反映出了动物世界中一种普遍现象。对大多数物种来说,母辈在养育孩子方面天生地比父辈付出多得多,而且进化过程促使他们拥有更强的养育后代的能力,而他们的雄性伴侣却缺失这一能力。

然而,一项新研究实验却打破了传统观念。对于这一法则,动物界里还存在一个极具意义的例外,那就是人类。通常,没人能比婴儿的母亲们更能分辨出自家孩子的哭声,但现由圣艾蒂安大学的艾瑞克古斯塔弗森领导和同一群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如果父亲们也能拿出同样多的时间来和孩子相处,他们同样能够很好的分辨自家孩子的哭声。

该项研究以来自法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29个婴儿研究对象。他们年龄都不超过一岁半,陪伴他们的还有一同到来的各自的母亲和27位父亲(两个宝宝的父亲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研究人员记录下了所有婴儿洗澡时的哭声,而后将他们各自孩子和所有孩子哭声的记录一起交给他们的父母。对没有养育关系的陌生者来说,这些哭声(已发表在这份报告中)听起来基本上非常同下一个哭声相似,像一个典型的婴儿哭声。

然而,在亲子关系的一些令人惊骇的技能中,有一种就是父母们能更好的在一群看似没有多大区别的孩子的哭声中独自分辨出特定的声音,而这不是仅仅靠着运气。在实验中,每一位父母都听过了以随机顺序出现的30场哭声(其中24场哭声是别家8个孩子的,6场哭声来自自家孩子),结果,平均他们能正确分辨出5.4场自家孩子的哭声,而误将4.2场别家孩子的哭声认为是自家孩子的。虽然父母拥有这种技能并不能断然的认为是他们对自家孩子有着特殊照顾的原因,但这项技能却能反映出婴儿和父母之间某种明显的和谐的关系。

当研究者沿着性别曲线方向来分析数据时,他们发现了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能解释父母们擅长于分辨出自家孩子哭声的因素是父母同孩子相处一起的时间,而这与他们是母亲还是父亲没有任何关系。

在14位平均每天同孩子在一起超过4小时时间的爸爸中,13位能够准确地分辨出自家孩子98%的所有哭声,而剩下的那位爸爸也能正确地分辨出90%。29位妈妈,也就是作为研究对象的所有妈妈,他们花费相当的时间和孩子相处,同样准确地分辨出98%的哭声。然而,剩下的13位爸爸每天同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于4小时,却只能正确地分辨出75%的孩子的哭声。

这一发现或许并不能令人感到特别意外,因为每一对父母花费大量时间来照顾孩子就理所当然能够分辨出自家孩子音高的细微差别,但它却反驳了这一话题的先前研究,即妈妈们天生比爸爸们更能准确地分辨出自家宝宝的哭声。(人们会常常有这样的猜想,同样有研究人员对531名圣艾蒂安大学是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3%的学生认为妈妈们在分辨自家宝宝哭声的能力方面更强,剩下的则认为妈妈和爸爸一样的强,却没有一人认为爸爸在这方面更强。)而以前的研究没有考虑父母每天同孩子相处的时间这一典型因素。最终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养育好孩子来说,经验和学习比先天的能力更重要、更关键。远非缺失对自家宝宝哭声的先天分辨能力,爸爸们只要用上更多时间来养育孩子,也能同妈妈们一样擅长分辨宝宝的哭声。因而,至少依据分辨宝宝哭声的这一能力来说,养育孩子不仅仅是先天的才能,而更多的是后天学习和积累而得的能力。这也就意味着主要照顾宝宝的人无论他是孩子的父母、叔叔阿姨或还者是与孩子没有任何关系的人都有可能获得这种区别所照顾的孩子哭声和其他孩子的哭声。

当然,即使这些研究发现不能描述不同性别在养育孩子方面有着任何天生的不对称,但是他们却能揭示在父母养育孩子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不对称,而不论这些发现是不是以传统性别角色为基础的。参与此次研究试验的每一位妈妈都用了足够多的时间来获取所测试的技能,而仅仅有一半的爸爸们也这样做,还有2位爸爸在起初时甚至不准备参与这项研究。

同妈妈们一样,爸爸们或许也能有这种先天性的养育孩子的能力,但只要他们愿意投入大量有意义的时间。这项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不是这样的,但即使研究的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量的数据却也能证明这一研究发现。据最近皮尤研究中心关于养育孩子相关的数据,发现平均每一个美国妈妈每周在儿童保育方面花费14个小时的时间,相反,每一位爸爸却只用7个小时。因此,即使爸爸们能获得了解自家孩子的能力,但或许大多数的爸爸们现在依然获得这种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