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律金编 协善堂扶鸾书 太白金星 降诗 今朝降旨驾临尘 殊为苍黎说律因 劝挽颓风除弊旧 提撕玉律望回新 代天宣化诸仙佛 阐教飞鸾列圣真 着造金编垂警世 建功立德乃神人 钦 奉 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诏曰 朕居金阙瑶宫。掌诸仙佛。圣神。升降之权。四大部洲。大千世界。一切生灵。含被恩泽。今夫下土群生。赋性万物之灵。宜遵天理。应守三纲五常。一心贯彻始终。庶期同登彼岸。无如多数苍生。自失本性。沦灭纪纲。恶孽效尤。兴灾惹祸。奸贪齐作。以致恼逆穹苍。天为不得已。乃施灾以警斥之。故非天之不怜。是民自惹之也。殊缘世上。罪刑灾难无数。阳间受难俱多。阴府刑罚不辍。幸四相常怀慈悯。兹再伏阶议奏。发婆救世。 朕龙悦。准旨四相下令天曹功过司主权。降临凡界。镇南里协善堂。开着玉律金编为号。使劝人之觉路。挽回弃恶从善之模楷。诸生勉力。神人合着。完竣之日神受天爵。人赐功禄。钦哉勿忽。稽首谢恩。 谕旨 派神遵奉 奉旨督造善恶玉律金编 东厨帝君 张 奉旨着造善恶玉律金编 功过司主尊 将 奉派司礼神 本堂主席 奉派巡查司 六部将军 以上各职遵行 稽首谢恩 中华民国四十年岁次辛卯十一月四日 天运岁次壬辰年三月一日 本堂主席 降曰 宜排香案开中门迎接至尊。现刻予自笔彩化五道令符。其一道要净洗诸生之身。其余四道要在堂前分向四方烧化。急令神将告知五里内之众神候驾保卫。勿违。 功过司主尊 降曰 急令众神将暨诸生等排两边候驾。临幸。 太白金星 降 钦 奉 玉旨 诏曰 朕居金阙瑶宫。闻浩协善堂。年年勤劳。载载著书。连续四次着成书?经?鉴?编。浩功于天。朕心大悦。御驾临堂。令使示慰贺功。降鸾赞赐御笔亲书一匾。赐与诸生。待哉。顿首拜诏。 天运岁次壬辰年三月一日 金阙上相 诸葛 降曰 请御驾登位 东厨帝君 降曰 现刻实时闭门 太白金星 降曰 请至尊临台 仁义古佛玄穹高上帝 降诗 天运循环天又天。 轮回万劫迭连连。 过功歧路由人履。 逢遇千红见泰年。 词 世人兮。万般兮孝为先。一心兮。虔意兮。结神缘。慈心兮。是佛兮。处善缘。一字 值千金。千金难买圣贤心。一为大功。一为胜亿。贵宝鉴列为一者心也。一片同心。心者四正。不正未成心。赞宝鉴焉。 金阙上相 降曰 请至尊御笔开书金匾奥文 仁义古佛玄穹高上帝 降书 (御笔赐「一」妙字……毕……附后) 金阙上相 降曰 此金匾右边应写「壬辰年桐月赞协善堂」。左边宜写「玄穹高上帝御书」并刻「玄穹高上帝玉玺」捺于御书之下。后将印置印架安位。而祀奉之。 太白金星 降曰 请至尊御驾回宫 本堂主席 降曰 开中门奉送圣驾 功过司主尊 降曰 御书金匾宜悬本堂内之中门向入可矣。 本堂主席 降曰 化符四道命众神将复位。今宵诚为可喜可幸。上帝御驾临堂实乃千载难逢之机也。毕。 凡 例 一、玉律金编一书。旨准为聘请高真。特引天律一小部分降临着造。以为诱世劝民。醒人向善。应履之门也。阅者须存警惕之心。勿视其文。抛置隐藏而失良机焉可。 一、书中阐论生死轮回。善恶报应之天然。天廷阴阳至秘之善感条律。分歧明彻。使恶者悟知悔过。日履善律。善者益坚其素志。玩索而修身进道。是谓得之。阅者宜自勉焉。 一、此书为普劝一般世民。盖举其关切者。故不用深文奥义。乃着就浅字理文。俾人人易览会晤。足以豁目反省诸身。而不自欺也。 一、阅斯书。宜始读终详。须讲谈与家庭男妇老幼听闻。或普劝他人。为修身去邪立道之本也。切勿秘置于闺阁不洁之所。作为浪籍。必须奉持保惜。敬钦先圣遗迹焉可。 一、此书虽薄。乃请高真。费劳许多心血。飞鸾阐敦而着之者。阅者莫忘其根。宜报其本,先须敬畏天地。后知仰神礼谢。庶不致误。而可获福也。 一、凡欲观书者。当先洁净身心。注意细详察理。方得妙义而无疑。戒勿论功过之重轻。惟善则行。幸勿疑而不信。免致魔生而阻塞善径。方得由光明善道。专心直进。功满脱凡。而登天堂。而不谬也。 一、书中功过数目有小事或轻重、故意、非故意之分。致未得一言而尽。非有天秤推算之机未得明载于编中阅者宜体谅之焉可。 九天司命真君张 降诗 善道洋洋悟者从。 恶徒避善逐邪亡。 报还轮理依人作。 应复转回定已当。 真德义夫天眷顾。 假仁狼辈地刑戕。 论稽功过毫无爽。 评降福灾迟早通。 善恶报应真假论评 今夫善恶报应。轮理昭彰。盖因天心。为使恶者。及早觉醒从善。致为善者报之与福。为恶降祸。是乃当受之理。故曰。种粟得粟。种麻得麻。果报自然不错。 且今世人。为孔孟之道不兴。致废春秋之雅风。每相疑议于善恶报应。而相告曰有人一生。不肯行善。而时运亨通。常享富贵。或有一生竭力行善。反其境遇颠倒。多受磨折。常受贫贱。而难逢时运。其存心如是。虽有善人点化。亦难觉醒。心抱为恶。等如平常。以行逆为无忌。延习弥世。而受恶报之诛。 故吾等不忍坐视。特再将疑议之善恶一评。夫理犹是浅端耳。盖为有前世因。致今受其后果。或前世作善。而报在今世者。倘若今生。能再行善。则锦上添花。福中添福。致福报无穷。苟使今世为恶。因前生积善尚存。依理自当安享荣华。俟福享尽。再加恶报。于理何疑乎。或有前生为恶。未及现报而身亡。致应报恶在今世者。故虽现世竭力行善。因前作今修。恶积尚存。恶报未尽。致不得不受诸魔难者是理也。但俟恶报抵退完尽。善功增积。自然福临。虽现世不见其善报。必报于来世。及儿孙。其功大者。拔升为神。岂唯斯哉。或更有祖父之余泽或余殃。尚有前半世之作善作恶等事。俱应折算抵消。 是以目前之报应。或迟或速。不能一律。旦更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饿其肌肤。致使与之贫贱。忧戚等事。以考玉成其品格。此更非世俗所易知也。况天之慈。一视同仁。焉有私乎。故天之报恶于恶人。似不得已。候逢境遇。觉醒从善耳。旦为善乃己之事。今渐修一世。以期享乐千载。所谓君子攻自恶。无攻人之恶。烦己之不立。不疑察恶人之报。古圣忠恕之道。在于修己以安人。是则修己以渡人。悯念迷民。为恶必受恶报。神人同感。诚合一体。造就化迷之金篇以渡人。 惟愿世人。觉醒玉律善恶。两途明分。利人简便择行。勿谓善小而不作。勿谓恶小而可行。为善者。唯善是从。以恶为戒。则无疑于功过。方得纯善之心生。纯善之心生于其身。则天心自有微妙之测验。凭人之善恶。不爽纟毫。反施于人。愿人人择而行之。庶不负吾神挽醒之婆心者哉。述律醒迷。同登彼岸。普渡众生。爰以为评。 黑白别分明。 贤愚便择经。 善方天廷透。 恶向地府行。 微妙测查法。 察凭推信秤。 勿论功过量。 唯德极乐登。 功过司主尊 蒋 降诗 玉碧光辉照四夷。 律规严戒警愚痴。 金声振处民咸服。 编训颁临庶顺宜。 醒顽唤迷新革故。 化颓浇俗旧敝除。 无穷无尽缄奥理。 边景互乡暨可移。 序 自古唐虞。相揖逊位。礼让并兴。德化万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天下大治。迨至战国。世衰道微。天下大乱。天乃下令。五老仙中。水老上帝。诞降东鲁。化为孔子。应运统领诸真。著书立说。阐明义理纲常。大道发辉。孝弟常经。挽正人心。感化乱臣贼子。惧而从善。干戈息平。范传万世。为千秋之宝鉴。 迨夫今世。屡遭变幻之迁。断续之余。且遇迩来。毁圣灭贤。废纲败纪。沦亡德性。失坠道心。妄测鬼神为无有。以致心无忌惮。胆大包天。逆上叛国。不孝逆亲。横欺暗室。自侍乌为。有我而无神。因是干戈复举。虎斗龙争。生民涂炭。民物遭伤。杀盗交加。贪嗔齐作。败国亡家。更惨于春秋之世矣。然既失乎仁义道德。罔知返本还源。即人之失其根。欲求生而可得乎。 四相有鉴及此。复施恻隐婆心。请旨特着本编。明显功过善恶因果。迟早报应。故号曰。玉律金编。其传共有十二章。明分善恶歧门。以心合言。混和五常八字。集体成编。夫玉者。洁明冰清。专善修身。律乃规律森严。戒恶步善良箴。金表金钟醒迷。悔悟革故鼎新。编续连存千古。教化无穷。永为代天宣化。唤醒善方。以义为利。革除奸贪。化顽颊风。重兴圣道。兆民咸服。庶堪期待。仁者无敌。不战而获平和。更使中外合体。上下和衷。以乐尧天。 惟愿群黎。洁静心身。细阅自省。遵守奉行。进善积德。各履善律。同登彼岸。慎勿将书秘藏。且戒放置闺阁。不净之处。应转劝化他人。敬持圣神遗迹。或再翻印。颁布劝世。保持金编。留传万世。劝化迷民。即以己达达人。必应享受福禄无疆。诚为脱超苦海。拔登彼岸之良机者哉。爰以为序。 善 恶 阶 级 今特降颁布。善恶功过等律。其记录阶段。分为善恶各五级。详细列下。 善 一 得 十 得 为 一 功 十 功 为 一 善 十 善 为 一 德 十 德 为 一 道 恶 一 失 十 失 为 一 过 十 过 为 一 恶 十 恶 为 一 罪 十 罪 为 一 刑 升 神 道 级 论世人行善立德。将功抵过。其伸余之道德数额。应达到上记道级之额量。方得受拔升为神。永登极乐之域也。 一、三道以上升立下界神 一、十道以上升立中界神 一、十五道以上升立上界神 一、百道以上升立西方佛 第一章 心 诗 意诚心正得修身。 偏僻横欺招恶因。 仁德存怀天感格。 权奸疑妒惑地嗔。 慈悲重抱遵天理。 赋性轻抛失本真。 忍气中和盖免惹。 志虔恻隐乃神人。
诗 思想正宜该。 精神贯满怀。 心猴锁得定。 意马不徘徊。 决断进神域。 戕身步律阶。 坚行初誓愿。 登岸离尘埃。 第二章 言 诗 伤人舌剑驷难追。 慎启谦词理莫违。 自古教传编书史。 于今布律并喧催。 一声兴国民遵奉。 一语丧邦庶受亏。 忍辱息争君子志。 言行相顾践箴规。
诗 言确正心忠。 教人化善良。 表怀尽语意。 含密秘机藏。 劝世喧贤圣。 醒迷唤愚蒙。 论评依真理。 著述留传芳。 第三章 忠 诗 忠非出士始堪良。 接友交朋理要常。 俯念民瘼存国体。 钦遵上位凛王章。 权奸卖国千秋恨。 义士捐躯万载扬。 逆贼乱臣天理灭。 秉公忠恕福无疆。
诗 中立不倚偏。 事真难假言。 忠心不二意。 孝志惟一坚。 诚以他人好。 殊缘已福绵。 贯彻赤子念。 黎庶欣尧天。 第四章 孝 诗 五偷当内孝为先。 子道还须立不偏。 菽水承欢应竭力。 晨昏定省志宜虔。 偏私妻孥亏违德。 克己奉亲敦仁贤。 忤逆长尊无量过。 事恭无缺极乐天。
第五章 悌 诗 兄弟操戈最不宜。 自相亲爱庶无欺。 枝梢本是同根蒂。 先后无分俱子儿。 追忆紫荆枯复茂。 更思伯仲奏咸熙。 阋墙争斗千秋恨。 忍让范贤乐怡怡。
诗 同胞意气和。 兰桂腾芳高。 兄弟相谆爱。 伯仲咏乐歌。 姊妹守闺训。 妯娌戒骄唆。 老幼能亲善。 满门吉庆多。 第六章 仁 诗 君子素怀仁义念。 小人处世横利寻。 来能克己敦仁法。 那晓修身立义箴。 三德达行功自满。 五常立端福恒临。 劝民觉醒天心理。 克己渡人鬼神钦。
诗 慈心最为高。 失却要如何。 仁乃安居境。 义途步天曹。 道行无不到。 德业积成多。 愿世施仁果。 同登乐大罗。 第七章 义 诗 吁嗟古道尽沉沦。 习俗浇风可慨忿。 不孝不忠盈草野。 无仁无义遍家门。 消灾本要存心好。 求福原须立性温。 德配千秋五伦重。 义帝万载效三尊。
诗 义气贯乾坤。 精忠万世存。 名扬四海内。 声振三天门。 辛苦终获福。 逍遥永得春。 不仁而富贵。 孔圣判浮云。 第八章 礼 诗 礼门义路要遵由。 始行善端从此周。 大礼三千古圣作。 小仪三百先觉筹。 学经范佛修身省。 尊祖重宗正心求。 果满功成云外客。 轮回脱离任遨游。
诗 举止礼须知。 和敦为最宜。 恭谦分贵贱。 逊让别尊卑。 失训贻殃殆。 亏闺惹祸悲。 圣贤遗矩海。 防犯凛时时。 第九章 智 诗 彻悟天心以革新。 己明达众化愚民。 贤能智慧施仁德。 不肖奸谋扰祸临。 识别过功行正道。 迷昏善恶偏理侵。 灵通妙法践神迹。 悔觉前非石变金。
诗 贵贱两分排。 愿人细自裁。 贤灵通大道。 昧顽遭宏灾。 悟别善恶理。 察明功过阶。 义行称知慧。 仁德脱罪胎。 第十章 信 诗 一诺千金志不移。 时怀方寸勿庸欺。 舍生取义情何切。 为友忘家信力持。 出口不信当慎懔。 立言莫背要深知。 假途灭虢殃家国。 只为塞盟作戏儿。
诗 失约渺茫茫。 信遵中外通。 假其无杂混。 虚实有分宗。 口是心非抱。 言亏志失亡。 重如金石语。 免誓不违忘。 第十一章 廉 诗 贞节世风嗟不古。 怜伤最甚是淫风。 娇情鼓惑金资竭。 恋欲贪迷骨髓穷。 街肆寻花不辨老。 巷间问柳岂分童。 恼神怒鬼招愆患。 惹祸罪魁失本功。
第十一章 廉 (财)
诗 财是养生宝。 贤犹立德珍。 积成身上富。 恐为子孙贫。 来际既无物。 回时惟善真。 聚财终不得。 致惹孽随辛。 第十二章 耻 诗 善人守德要详周。 勿把违规作自由。 有愧私心非善路。 无惭屋漏是良俦。 不餐周粟应知耻。 欲竭民膏羞有尤。 好秉光明心正大。 免贻后世子孙忧。
诗 守耻别尊卑。 威仪要把持。 欺心即欺己。 偏志自迷痴。 利物充身福。 害人定己移。 廉贞无羞愧。 忠节乐怡怡。 全册完 想要更多圣书鸾书,请发邮件至526624934@qq.com索取。 鸾书QQ群202598322(此群只提供圣书下载服务,在群共享里,不提供聊天服务。可下载完圣书自愿退出该群),QQ群群共享112441999(此群有圣书及聊天服务)里有大量鸾书圣书下载。 本人还收集了极度好听优美的佛曲集,有需要的可以发我邮箱索取。 http://user.qzone.qq.com/526624934/main http://www.360doc.com/myfiles.aspx?app=1&cid=2# http://blog.sina.com.cn/u/32380490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