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為什麼要觀呼吸

  黑狗兄 2013-04-23

為什麼要觀呼吸

大卿 弘法師

修出入息念,第一個步驟,就是感受呼吸與身心柔軟的關係。看到那關係以後,就找到了要領,表示你知道出入息念的法。你見到出入息念的法,就會很樂意安住於呼吸,你開始樂於這樣做。你如果沒有看到呼吸與身心柔軟的關係,你就沒有動力,就不會很樂於做出入息念。

做事要有動力,最大的動力來自於你看到法。看到法就是看到自己對世間實相—無常→苦→無我的反應—我與我所的執取→種種漏(見漏、欲漏、有漏、無明漏) 。沒有看到漏的輪轉無期,就是沒有看到法,就不知道出入息念是風界作意,不知道觀呼吸與空界、識界的關係,誤以為觀呼吸是在做體操,就覺得無聊、不耐煩, 甚至昏沈;觸境時,想觀呼吸卻拉拉扯扯。然後就說,觀呼吸沒有用,就說自己做不到,對法沒有信心,對自己也沒信心。其實,觀呼吸很省力,學會觀呼吸就好比 御風而行、借力使力,真的是騰雲駕霧

觀呼吸是收攝意根最重要的方法。需要隨時隨地,有境界、無境界都要觀的。這樣才能不心浮氣躁。安住於心(意根)的浮動攀緣。否則心不守護、六根不守護、乃至語言不柔軟,這樣是沒完沒了的。這就是為什麼有時觀念上似乎想通了,遇到情境時,情緒又起無明輪轉。

要修行就要鍛鍊離境的魄力與能力。每一種離,都安住呼吸,都與境有空間,沒有排斥、對立、執取,只有柔軟的觸。地的特質是柔軟與支撐,有柔軟才是真正的地界作意。

面對觸境,先回到呼吸,這不叫刻意遺忘,也不是壓抑,更不是逃避,這是如法面對。安住呼吸,進入身息相依、心息相依、最後空息相依、根境離繫。

觀呼吸的過程中,身心真的可以轉化成柔軟,沒有對立,沒有逞強,沒有非要不可,真的可以進退自如。進就是承擔,只以慈悲相待,退就是安住。進退都是為了少苦、離苦。

選擇觀呼吸或觀丹田起伏,皆係以風為所緣,為下手處。是因為風的特色是導引、調和且生滅、起落、開合、膨縮明顯。

安住於呼吸或丹田,易生尋、伺、喜、樂,有提神與安神的作用。能調伏身、口、意的衝動而使六根收攝,進一步才能坦然或超然面對一切受是苦(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是苦),了解到有受就有染著,對一切觸沒有抗拒、執取,只有慈悲柔軟。

常常看呼吸,心的空間會擴大。

簡單的出入息基本練習

以下是簡單的出入息基本練習法,請參酌。一步一步來,紮紮實實地做。練習法是:

(一)完成吸氣,心暗念「我知道這是吸氣」;

     完成呼氣,心暗念「我知道這是呼氣」。

(二)吸氣轉深,心暗念「我知道吸氣轉深」;

     呼氣轉緩,心暗念「我知道呼氣轉緩」。

(三)吸氣,感覺平靜(或寂靜),心暗念「我知道平靜(或寂靜)」;

     呼氣,感覺放與鬆,心暗念「我知道放與鬆」。

(四)對當下微笑,吸氣;

     對當下不抓,呼氣。

(五)知道心住於當下,吸氣;

     知道當下最美好,呼氣。

(六)感覺(我的)頭髮,(我)吸氣;

     對(我的)頭髮微笑,(我)呼氣。

(七)感覺(我的)眼根,我吸氣;

     對(我的)眼根微笑,我呼氣。

(八)感覺(我的)耳根,我吸氣;

     對(我的)耳根微笑,我呼氣。

(九)感覺(我的)肺臟,我吸氣;

     對(我的)肺臟微笑,我呼氣。

(十)感覺(我的)心臟,我吸氣;

     對(我的)心臟微笑,我呼氣。

(十一)感覺(我的)肝臟,我吸氣;

     對(我的)肝臟微笑,我呼氣。

(十二)感覺(我的)手腳,我吸氣;

     對(我的)手腳微笑,我呼氣。

(六)~(十二)可推廣深入,所有的感覺都帶有感謝味。

(十三)看見自己的困難、脆弱、辛苦、害怕、掙扎、失念,我吸氣;

     對這些境界以悲心微笑迴向,我呼氣。         

(十四)看見自己的困難、脆弱、辛苦、害怕、掙扎、失念,我吸氣;

     對這些境界以慈心微笑迴向,我呼氣。

(十五)看見自己的困難、脆弱、辛苦、害怕、掙扎、失念,我吸氣;

     對這些境界以捨心微笑迴向,我呼氣。

(十六)看見自己的困難、脆弱、辛苦、害怕、掙扎、失念,我吸氣;

     對這些境界以喜心微笑迴向,我呼氣。

 

錄自西元一九九七年七月五日大卿弘法師給弟子的傳真開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