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完美与平淡”作文导写与示例
作者:陆 波
推荐题目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某广告商为劳斯莱斯新款车设计了一句别致的广告词——加速到60迈,车里最大的响声来自仪表盘的指针。人们看了都夸这句广告词别出心裁,正当广告商为这完美的作品得意时,劳斯莱斯主管却忧心忡忡地说:“咱们得想办法解决仪表盘的噪音问题。” 莱斯莱斯对完美的执著可见一斑,而“至善至美”也正是他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但同时,完美又不是绝对的,请根据你的理解,以“完美与平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推荐理由 这是一个阐述关系型材料作文题目,切入点比较多,绝大部分学生有话可说,但难于得高分,要出优作,关键应该是学生要对材料有全面透彻理性的分析,还要结合好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否则要么是另起炉灶,要么就流于肤浅,泛泛而谈,因此它虽近乎老套,但在对材料分析的角度的选择、个人观点与材料观点融合的训练上,是值得一写的。 写作指导 正如2006年湖南省高考作文题一样,要写好这则材料作文,必须突破两重审题桎梏,一是将“平淡”看成“残缺”而写成了“完美与残缺”;二是认为“完美”是关,而“平淡”却是不好,于是千方百计寻找平淡的缺点以衬托完美。材料中,由于无数平淡无奇的小问题的完美解决,使得劳斯莱斯“至善至美”而立于不败之地,莱斯莱斯既执着于完美,也热爱关注平淡,完美之中的平淡小事一仪表盘的噪音问题说明,人们可以追求和创造平淡中的完美,如此说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可以高目标,行动只能低起点;完美来自平淡,把平淡的事情做好了就是完美,勿好高骛远,盲目追求。同时,平淡也蕴含完美,平淡也可以显现完美。这样,正确的审题立意就出来了。 ①平淡可以显示完美②在平淡中追求完美③平淡并非不是完美④完美是平淡的集合,把平淡的事做好了就是完美(下好每一步棋,才能不输一盘棋,只有砌好每一块砖,才能建好一座漂亮的房子)⑤一切完美都源于平淡(居里夫人近乎完美的科学发明源于千百个平淡的日日夜夜:黄永玉20年平淡写生,画荷八千,终成正果),上述立意都紧扣材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平淡与完美”的辩证关系,属正确立意。 ①平平淡淡更是真②要想完美就必须远离平淡③完美就是平淡④完美是在与艰难、命运不公的抗争中取得的。在上述立意中,③将二者关系等同起来写,模糊了概念的区别,也错误地理解了材料,毕竟“仪表盘的噪音问题”还不能算完美,①②将二者关系对立起来写,认为完美就不能平淡,平淡就不会完美,更有人错误地认为完美无非就是对金钱、权力、欲望的追求,而这对于材料而言却是无中生有,因而属错误立意。④属严重偏题,平淡中可能出现艰难与不公,但艰难与不公却并不是平淡,如贝多芬完美的音乐成就与他失去听觉却没有放弃对成功的追求就决然不是“完美与平淡”的关系,造成偏题原因是错误理解了“平淡”的内涵。 完美与平淡 劳斯莱斯执着追求“至善至美”使他立于不败之地,但同时完美也不是绝对的,生活中怀揣一颗平淡的心,不断地做好平淡,完美就会出现。 “当看到一件你真正喜欢的东西,才知道文字和感情永远隔阂”,郭敬明的一段话平淡毫无修饰地告诉我们关乎“完美”的感受。 生活里为了追求完美,我们能像小孩子痴迷一件玩具一样,朝着最完美的自己或生活奔跑,却忘了生活的路边还有别的风景。其实在奔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带着平淡上路,在追求完美的同时享受沿途的快乐。带着平淡你会发现完美其实很简单:常常在阳光里的人偶尔淋淋雨也是一种完美;事业有成生活幸福的人来一段困难的小插曲或许也是一种惬意。 云山寺门前一片荒地,什么都不长,就那样年复一年地荒着,在心明大师之前,没有谁把这块荒地当成一同事,没有谁想到它有什么用,更不相信它有一朝会成为风景。 双目失明的大师没有把荒地当成荒地,剃度之后,一锄一锄地整地,播下粒粒花种,日复一日。一夜春风,花蕾全部绽放,和尚们步出寺门看到这一切,在美丽的花朵面前,全部惊呆了。荒地生花,平常的举动,平淡的心境创造出完美的景象。用一颗平淡的心去发现,去留意,去追逐,完美也许是瞬间闪过的鸿影。 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幽雅,没有原野的芬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用平淡的心定能体会生活中的完美,尽最大的努力去付出,如果失败了,请用一颗平淡的心去接受并体会,失败也是完美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完美。 其实,这世界里美的东西很多,追求完美的人也很多,有人以日出为美,有人以霞铺江上为美,有人以竹生空谷为美,有人以菊生篱下为美。这些都很美,可细细想来他们却又是很平淡的事物,东方日出柔美不足,江上之霞清秀不足,空谷之竹温润不足,篱下之菊大方不足。可见,绝对完美的事物是没有的,人们不如定神凝眸于当下,或许,你会发现另一种完美。 在完美的对岸,总有种种平淡,多一种平淡的事物就多出了千百种想象完美的可能,原本明亮皎洁的月辉缺少了一块,但无数种想象却随平淡而生:月如弯刀,月如梳子,月似银钩……较之千篇一律的“月如玉盘”是否更加丰富?这样,世上虽少了一种完美,却多出了更多的美。 宁静致远的陶渊明选择了菊,正直为志的周敦颐选择了莲,追求富贵的君王挑选了牡丹,追求清高的隐士选择了瘦竹:完美总是相对的,平淡之中仍不失完美。 追求平平淡淡,安宁生活的人,他们不但有“钓于濮水”的闲情逸致,“矮纸斜行”的乐趣,“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大度胸怀,更有在自己平凡岗位上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的沉稳态度。这样的生活,虽不波澜壮阔,但也恰似一汪清泉,一脉细流,在纷乱的尘世间潇洒而行,他们的一生无疑是令人羡慕的完美。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不少人向往的境界,因为边城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香味,沱江在温柔地荡漾,儿童在嬉笑戏水,柳枝随风摇曳,捣衣声此起彼落,吊脚楼错落有致,在这种看似平淡的景象中,蕴藏着的又是一种怎样的完美呢? 司汤达的墓碑上,刻有他的三句话:“活过了,写过了,爱过了”。每个人的一生都被自己播下的热情追逐着,生命有时寂静无声,有时疲惫不堪,有时转瞬即逝,但对于我们来说,只要曾踏过这片土地上的尘埃,数过这一片天空的星星,观赏过这一片的风景,心境平淡地走过每一天,仍不失为一种完美。 完美与平淡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心存对完美的执着,乃人之常情。然而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完美来自平淡,就让我们从平淡做起,追求更好,拥抱完美吧。 如果昨天是美好的,让回忆永驻;如果昨天是平淡的,让珍惜永存。花朵一次又一次盛开,一次又一次垂败。无论他们是出自高贵,还是源自平凡,他们一样是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在这些反反复复的过程中,他们都有过完美的历程:他们都会努力让自己开得更加灿烂、耀眼,让自己的美丽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吸引更多同伴的羡慕,在孕育花的过程中,力争让自己开得小同凡响,让自己盛开得别具一格!在这世界上,所有的完美的东西,都是在小断地奋斗中从平淡走出来的。 春天,大块小块的新绿铺排在天地间,温润、柔软,让人忍不住想摸一把采一束,挂在窗前,让柔风轻轻地吹;夏天,在这如诗的季节,你总能看见那一片充满活力,富有生命气息的色彩;秋天,摇出记忆中满天的落叶与飞花;冬天,一切都脱去华彩的外衣,一切又回归到最初的形状。这不是死亡的季节,冰雪消融之日,便是姹紫嫣红的世界到来之时……在人们眼中不过是平淡的四季更替,可是他们却努力去追求完美,企盼最美的颜色显示出来。 我们虽然做不到至善至美,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对完美的追求而近乎完美。人只要像劳斯莱斯公司一样对完美有着执著的信念,一切平淡的东西都会显得非同寻常。 生命也许也是这样,只有谜面没有谜底,每个人,甚至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的人,也会觉得生活是很平淡的,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如人们对完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一样,追求完美是人生一辈子的事,你永远也无法得到一个完美的结局。正因为完美无止境,才更吸引人们去追求、去探索。 我们无法达到完美,但是我们却可以摆脱平淡无味,逝去的让他逝去,留下的仍要奋斗。既然选择了对完美的追求,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不论身后留下的是辉煌还是平淡,是记忆还是遗忘,我们能做的就是,为自己人生的完美而努力。 模拟批阅 内容25分,表达24分,发展8,总分57分。文章主题鲜明,不蔓不枝地阐述了“在平淡中奋斗,努力追求完美”这一主旨。结构清晰,虽无典型的实证材料,但颇含真情实感的自然说理,也不得不让人信服。语言精炼而蕴含哲理,表达灵活而不失气势,通篇读来,文脉顺畅,使读者在阅读中自然产生“既要正视平淡,更要追求完美”的人生感受。
话题“希望的力量”写作演练
作者:陆 波
话题设计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的一个试验:将两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们会拼命地挣扎求生,一般维持的时间是8分钟左右。然后,他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两只大白鼠,在它们挣扎了5分钟左右的时候,放入一块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跳板,这两只大白鼠得以活下来。若干天后,再将这对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入同样的器皿,结果真的令人吃惊:两只大白鼠竟然可以坚持24分钟。这位心理学家总结说:前面的两只大白鼠,因为没有逃生的经验,只能凭自己的体力来挣扎求生,后面两只大白鼠因有过逃生经验而多了一种精神的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就是内心对一个好的结果心存希望。在很多情况下,希望的力量比知识的力量更强大。 请以“希望就是力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联系生活实际。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这是一个“陈述类”话题作文,话题的中心语是希望。写这个话题时,要突出希望之力量的作用。行文时,可以从正面着笔,突出心存希望,给人带来的好处。因为希望是一股神奇而强大的力量。人要为希望而活,只要我们在心中播洒下希望的种子,经过努力,我们的种子就能发芽、开花、结果。只要心中充满希望的念头,并为之奋斗,我们就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在生活中,因为有了希望,而生活得更美好;在事业中,因为有了希望,而使我们精神更抖擞;在失败中,因为有了希望,而会战胜困难,创造奇迹。也可从反面行文。分析如果没有希望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因为,人如果失去希望,就像鸟儿失去了翅膀不能遨游天空;如果失去希望,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不能继续生存;如果失去希望,就像花儿没有了芳香,不能招蜂引蝶;如果失去希望,就像火车离开了轨道,不能继续前行。选材时,可从身边的小事写起,谈希望给入带来的好处。也可点击历史人物,从他们身上看到希望的力量。文体上可以选择议论性散文,便于抒情和议论。也可借助创新文体,如:书信,访谈录等谈希望的作用。 拟题参照 (1)希望——生命的翅膀。(2)点燃希望之灯。(3)希望在,梦就在。(4)让希望的火把永驻心中。(5)把希望握在心中。(6)点燃心中不灭的灯。(7)跟着希望远航。(8)让生命因希望而精彩。(9)插上希望的翅膀。(10)月明-荞麦·花如雪。(11)雄鹰·梅花·蜗牛。(12)雏鹰·兰草·小溪。 ●例文一 月明·荞麦·花如雪 成长是憧憬和怀念的天平。 ——高晓松 因为成长,憧憬便不可抑制地疯长。于是有了希望,继而化作力量成为继续飞翔的翅膀。然后,我看见在生命的征程上有了色彩,那是绿色的希望。如月光盈盈填满心房,如荞麦阵阵欣欣生长。 月明 我看到青山中抱膝长啸的隐者独坐崖石上,将月亮啸成宽广;我看到草庐中静卧读书的文人,将看透天下的方向;我看到君王边上站着的军师沉稳自信,撑起半壁的山河。 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为怀有希望才有赤壁之战中的草船借箭的战绩;因为有希望,才化成决心辅助君王、一统天下的力量;因为怀有希望才成就“出师一表真名世”的《出师表》。 明月隐忍如孔明,在黑暗中尽洒光辉,照亮了大汉,照亮了行人前进的方向。 荞麦 黄沙滚滚,遮没了长亭外亲人的视线;驼铃声声,敲击着思乡女儿的心坎。一生终尽时,只是戈壁上的一丘尘土,却千古之后赢得彪炳于世的美誉。 王昭君怀揣希望毅然跨出宫门,辞亲远行,掷身沙海,千里迢迢远嫁番邦,因为她肩负着大汉的安宁和百姓的梦想,以其蹒跚的步履架起民族之间的友好桥梁。汉宫皇苑留下她耗尽一生酿就的芬芳。 昭君如荞麦,散发着热烈却不张扬的气息,永远熏陶着古人。 花如雪 抽剑自刎,将生命化作剑锋上的血花,绽放。这慷慨的一幕展示了一个女子多么决绝的力量! 虞姬的抉择,让人悲叹。但却饱含着希望。希望霸王能平安渡江,希望霸王能重整旗鼓,成就辉煌。怎样的希望才让她有了这甘心赴死的力量,才有了乌江边上的绝唱!希望就是力量。 花如雪的虞姬,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地将青春洒进人们心房。 月明·荞麦·花如雪 是希望,是力量,是希望化作力量的真理.让历史在成长,让人追求着梦想。 把握希望,就会拥有战胜困难!追求人生的希望。 你准备好了吗? 评点 诸葛孔明、王昭君、虞姬都是历史上广为传诵的人物。他们有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有他们的英雄事迹。但他们都心存希望,让人生在希望中闪光。诸葛孔明看透天下前进的方向,便把希望化成决心辅助君王一统天下的力量。王昭君怀揣希望才忍辱进宫服侍君王。两国和平之路上有她一生留下的辉煌。更有那虞姬的希望,希望君王能平安渡江,希望君王能重整旗鼓,成就辉煌。本文正是抓住了他们心存希望的共同点,来巧妙作文,既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又紧密扣题。同时,语言流畅,结构严谨。 ●例文二 成功与否的羽翼 ——希望与无望 ——胜败给我的启迪 独自伫立在滚滚流淌的历史长河边,望着那流水中消逝的历史人物,我心中感慨无限:有对古代英雄一腔热血为报国的钦佩与折服,也有对奸佞小人陷害忠良、荼毒百姓的憎恨与激愤,更有对昏君暴政的鄙视与不满。其实在我心中我看重的还是古代人物成功与败亡的关键因素——希望与无望。 谁能忘却荣辱,弹响史家之绝唱,谁能忧愁发愤,吟出无韵之离骚。当他得知他被宫刑时,他悲愤万分,几度欲死。但想到他从小许下写史记的愿望还没有实现,他放弃了抵抗。他想到古代人物成就事业哪一个没遭受苦难,韩信甘受胯下之辱而成就功业这不就是一个典范吗?想到这里,他的心中燃起了熊熊的希望之火。正是这把希望之火烧碎了他求死的念头,烧碎了囚禁他的囚室,烧碎了他内心的苦楚。希望给了他力量,他终于用正直抒写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变幻,沧海桑田。他的坚韧彪炳千古,永载史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星。而这一切则源于“希望”。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吟着这首诗,追寻易安的诗意来到了秦汉末年。看到了项羽面对强秦毫不畏惧的豪情壮志。因为项羽他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正义是总能战胜邪恶的。带着希望给他的力量,他九战九捷,成就霸业。然而此时他心中的希望正在逐渐消失。垓下一战,他只和28名骑兵突围成功。当汉军再度逼近,乌江亭长苦劝他到江东时,他仰天大呼:“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此刻他心中的希望已经消失殆尽。在他心中,战胜汉军的希望已经是零,最后他自刎乌江。试想假如当时项羽渡过乌江,来到江东,那凭借“江东子弟多才俊”的优势,也许会是另一番景象。正是由于放弃了希望,所以他只能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一个失败的角色。 够了,够了,不必再举了。成功与失败是刹那间的事,而这一切则源于希望的有无。希望给成功者以力量,使他能够成就理想。成功就如“鸟”飞的过程,希望正是鸟翱翔于苍穹的动力与翅膀。朋友,每当你身处逆境时,请保留一份希望吧,因为那是成功的力量。 评点 本文是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开头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阐述希望与无望给人带来的不同后果。中心突出,论证严密,语言富有文采。
话题“修养”作文导写与示例
作者:陆 波
话题展示 一批大学生到国家某部委实验室参观。部长秘书给大家倒水,同学们表情木然地看着他忙活。其中一个问:“有绿茶吗?天太热了。”给林晖倒水时,他轻声说:“谢谢,大热天的,辛苦了。”部长来了,和大家打招呼,只有林晖鼓了几下掌。部长讲了一番话后发纪念手册,同学们都随意地用一只手接,只有林晖双手接过,并恭敬地说了一声:“谢谢您。”两个月后,部委实验室录用了林晖,有些同学颇感不满,导师却说:“其实你们的机会完全一样,你们的成绩比他好,但是除了学习之外,你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修养是第一课。” 请以“修养”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点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被放在第一位,可见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加强自身修养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个人修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道德修养,二是文化素质修养,三是心理素质修养。 “修养”是个范围很大的话题。一个人的言谈可以体现他的修养,一个人的举止可以显示他的修养,一个人的文章可以展露他的修养,等等。不同的人对修养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修养。一般的行文思路是:由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或一个实例引出话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看法,接着从不同的角度来展开论述。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行文思路。不管哪种行文思路,具体写修养时,都应该紧扣社会现象,反映生活现实,具有时代气息。行文时切入点要小,一定不要泛泛而谈,避免内容空洞,要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悟。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偷换概念,不要把“修养”和“知识”、“性格”、“气质”等混为一谈。 素材金库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一刘备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胡质与胡威父子在历史上都以清廉出名。有一次,晋武帝召见胡威谈论边疆之事时,谈到了他们父子的清廉。武帝问胡威:“你的清廉与你父亲的清廉相比,哪一个更高?”胡威回答:“我比不上我的父亲。”武帝问为什么,他说:“我父亲清廉惟恐别人知道,我清廉惟恐别人不知道,所以我远远不如我父亲。”一个张扬,一个不张扬,显示出胡质很高的道德修养。 4、小泽征尔是日本人,世界著名的指挥家。有一次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演奏中,突然出现了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别人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新演奏,仍然不和谐。那些音乐界权威人士说,乐谱没问题。小泽征尔面对几百名权威,不免有些动摇,他考虑再三,突然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喊声一落,评委们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小泽征尔的心理素质修养和业务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学生习作一 做英雄,先养品德 世界上最令人敬仰的,一是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则是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早已随岁月之流远去而又永恒在历史星空闪烁的前人康德如是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江水奔流,带走几多冬夏春秋;大江东去,带不去的是那些伟人,光照千秋。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忍受着“最下极矣”的腐刑,毅然、决然地选择“苟生”。那时的他,需要何等的修养、怎样的气度,方能完成那一本沉重的大书——《史记》呢?然而,他的修养战胜了嘲讽、鄙视.战胜了他人亦超越了自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终于完成。因此,“忍耐”这样一种修养便在后人心中多了几分沉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听到此语,什么人的心灵能不震撼,什么样的人士能不肃然起敬?几经利诱、几经威胁几经折磨,住进阴湿地牢的文天祥,在“忠”与“奸”的面前未曾有过丝毫的动摇,因此“忠诚”这样一种简单而又艰难的修养,在后人的心中多了几分重量。 “忍耐”、“忠诚”、“坚强”而又“不屈”,只有高尚的人才拥有这样的品质。谁又能说这些品质不是源于内心极高的修养? “英雄,不是因为武力而称雄的人,而是因为心灵而伟大的人。”罗曼·罗兰的这个定义,我由衷地赞赏。 喜欢诸葛亮,不仅是因他的神机妙算,而且因其“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品德修养。我想,他之所以会观天象,会用风势,会未出茅庐而知天下,多半是来自他极高的修养吧! 我们现在极倡素质教育,而社会上有些人缺乏的正是一种修养的基本素质。古之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德才兼备之人,而古往今来,谁又能以小肚鸡肠、犯奸作乱之心去成就一番人人赞誉的事业呢? 你是否和我一样,在为做一个真正英雄而奋斗着,那么让我们一起去修身养性吧! 先有修养,后成大业,再做英雄! 点评 文章用哲学家康德的话语开头,富有哲理思辨,引人入胜。然后用了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来说明具有“忍耐”、“忠诚”、“坚强”、“不屈”品质的人都是源于内心修养。然后再联系当代教育,说明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极高修养,最后点题。文章条理清晰,理路明确,步步为营,把道理理得透彻而明白,文章可读性强且易于引起读者共鸣。我们不由赞叹作者的文笔精彩。 学生习作二 勿忘修养 天空无语,但有鸟儿为它欢快地歌唱;大地无言,但有万物为它点缀着美丽;大海无言,但有鱼儿为它谱写生命的乐曲。同样,人即使无语,他表现出的修养自会诠释生命的价值。 长时间迷失在物质、金钱、名利的洪流之中,我们与世推移、随流逐波。渐渐地,虚无的金色迷住了我们的双眼,无底的欲望倾斜我们心中的天平,让我们抛弃了道德的修养,为名利所驱使。 当金钱的罪恶弥漫了大地,利欲的风雨遮盖了天地,人们才意识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此时修养已蜷缩在世界的一隅,等待着世人的醒悟与拯救。 天空的阴霾总会散去,风雨最终为明媚的阳光代替。修养又一次受到人们重视,被人们提起,世间将焕发昔日安详、和平的光芒。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道出了修养二字的深刻;“高山仰止,景行景止”,古人的话诠释了人心中修养的尺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的告诫更启示着人们要从点滴做起,提高修养。 修养是你在别人失意时一句体贴的话语,是别人帮助你时一句简单的道谢,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 溪水潺潺地欢唱为寂静的山间增加了活力,群星的闪烁展示了夜空的美丽,海燕的搏击更为大海增添了生命的力度。修养呢? 修养如一阵春风,吹散了人们脸上的乌云,绽开欢乐的笑颜; 修养如一盏明灯,让人们在黑暗中不致于迷失自己,坚守着人生的方向; 修养如一段阶梯,指引着人们向着真、善、美的目标不断迈步、前进。 让我们背起智慧的行囊,驾起修养的风帆,向更高更远处,起航前行。 点评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议论性文章。文章入题很快,开门见山。既而又写到了物质、金钱、名利让人迷惑,让人沉沦,如何让人醒悟和被拯救,作者自然而然说到了“修养”,并且引用古人名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写出了修养的种种的表现,很好地证明了修养的益处和重要性,从而呼唤人们要加强修养。本文最大的特色是立意明确,层次清晰,语言富有文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