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天健(1891~1977.4.2),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江苏无锡人;曾任中国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丹麦康纳画会会员;原名贺骏,又名贺炳南,字健叟,别署健父、阿难等;幼年喜欢绘画,在业师指导下,养成对客观景物凝神谤视的习惯;早年通过实地写生,领悟画理,视野日见开阔,画技日益提高,善用水墨,层层尽染,沉厚匈满,设色讲究层次,多用复色;尤长于青绿山水,并演变而自成一格,风格豪放跌宕,富有时代气息;其书法成就很大,笔势劲力方峻。 在近代山水大家中,能以画者态度画画的除了张大千,大约就是贺天健了。所谓的“画者”指的是对于画理孜孜不倦的求索或者曰:用脑画画也。而同样身为“画者”,张大千凭藉的是纵横的才气,而贺氏则是自发的对于画理的思辩。贺天健擅长山水、人物、花鸟、书法,尤以山水著称。他的山水崇尚五代两宋山水画的法度与精神,主张山水画研历代名迹。他善於运用各种笔法、墨法、皴法及金碧青绿等用色的手法,或工或写,或水墨淡彩,或青绿重彩,变化丰富。贺天健十分重视师法自然,遍历名山大川。贺天健精研山水画,功力深厚,法度谨严,出入传统诸法而自创新境。其画以“师法五代两宋山水画法度与精神,为今日创作的路径”,所谓“宋人格律,元人笔意”。他的山水画变化多端,丘壑深具,各家皴法,无不头头是道,更以草书法运宋元之技,颇为放纵。更精于设色,认为自然瞬息万机,本无固定色,宜用复色作多层次表现。傅抱石曾说:“贺老的笔墨沈雄劲茂,而又秀逸多姿,贺氏的山水画不论寻丈大幅,或是尺幅小品,青绿重彩,或是水墨淡彩,给人感受生活气息浓厚,气势雄壮,境界开阔,有强烈时代和艺术感染力。” 有人评价贺天健的画是豪迈、英爽、秀劲、逸宕、精奇、伟丽,在近代书画史上可以说是一位真正的大家。张大千的山水独具潇逸,吴湖帆的山水极见静娴,而贺氏的山水应为豪迈。 贺天健的传世作品不多,估计有千件。曾在北京、天津、上海及丹麦举办个人画展。1982年在上海举办遗作画展。作品《东风吹到好江山》曾获世界美术博览会一等奖。《九月桐江桕子红》藏中国美术馆,《河清可俟图》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厅,《锦绣河山图》参加世界博览会后被印度国家收藏。《镇江象山》、《江南风光图》、《登庐山诗意》分别入选第二、三、四届全国美展。出版有《贺天健画集》、《贺天健山水册》等,著《学山水画过程自述》发表有《中国山水画的皴法美》等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