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公何故成各行各业的保护神

 钟家台 2013-04-24

关公何故成各行各业的保护神

三国时代的历史人物关羽被封过两次侯,但当时所有的史料都没涉及他是神。

大概在隋唐时期,关羽开始被“神化”。据唐代《重修玉泉关庙记》记述了关羽帮助隋代智大师兴建玉泉寺的传说,说“(关羽)生为英贤,没为神明……邦之兴废,岁之丰荒,于是乎系”(《全唐文》卷六六四)。以后屡次加封,明万历始封“三界伏魔大帝”,清朝曾十次加封,顺治元年定祭关帝之礼。到光绪五年(1879年),关羽的封号长达24个字,被封为“忠义神武灵佑神勇威显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令人惊叹。

宋代,关王庙慢慢成了一道风景;到了清代,关公成为各行各业的保护神。清朝,关公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当时,各行各业都借“三国”之事奉关公为其行业神。如相传关羽年轻时曾卖过豆腐,豆腐业也就借此供奉关羽为豆腐业的神了;烛业则因关公秉烛达旦,恪守叔嫂之礼,而奉其为神;更有趣的是理发业、屠宰业、刀剪铺业,因为他们的工具都是刀,而关羽的兵器就是青龙大刀,也把关公奉为了神……

关羽后来的形象更为深化,与种种传说不无关联。杨庆茹在《问吧》一书中写道:“几种传说深化了关羽的财神的形象,一说关公生前善于理财,曾经发明计簿法,设计日清簿,清楚明白;另一说关公死后真神常回到人间助战,商人在生意受挫后若能得到关公相助,就会东山再起。”可见,商人选择关公当财神,看重的是他的忠义形象和佑民护民的万能神格。

其实,中国古代民间信奉的财神分为文武两类。关羽只是财神中的“武财神”,代表“诚信”。除了关羽,中国古代还有另一些财神。南宋时期民间出现的“财神纸马”,应是财神的原初形式。文财神由古代的文官演化而来,如比干、范蠡,武财神当然由武官演化而来,如赵公明、关公。如今,范蠡代表“智慧”,而比干、赵公明代表“公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