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样的药品可能成为重磅品种

 昵称9441983 2013-04-24

什么样的药品可能成为重磅品种

(2013-04-23 23:52:20)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医药可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行业,光是无数千奇百怪的药品名就让人晕头转向,再想从这些产品中找出潜在的大品种可能更加困难。未来的医药行业,在政策降价的压力下,分化大概率成为主旋律,很难再重复09年到10年那种鸡犬升天的行情。在未来几年里,拥有什么样产品的企业可能胜出?

在上一篇讨论长春高新投资价值的文章里我已经简单提了下可能成为大品种的几个条件,现在我想再深入讨论下这些条件,从而为寻找大品种提供思路。在这里以讨论处方药为主,因为OTC领域很难出大品种,原因我想有几点:1、行业增长缓慢,相对于处方药每年20%以上的增长,OTC的增速只有百分之十几,在一个相对较慢的行业里挖掘好产品是非常困难的;2、药品同质化严重:基本上OTC的产品以抗感冒、皮肤病、胃肠道等普通疾病为主,主打这些疾病的产品数目众多,竞争激烈,一般企业很难出头;3、患者有自主选择权,性价比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在同等效果下,患者考虑低价产品,而低价不是一个药品的竞争力;4、大多数药品没有提价能力或者提价很难(片仔癀、阿胶除外),那么在量不能较快增长的情况下,销售额很容易到天花板。

接下来我想讨论下处方药的大品种特质,在讨论之前我这里有一个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这个数据稍微有点滞后,但影响不大。这份数据是来自IMS统计的20121-11月份样本医院销售额前20名的品种。IMS是国外一个权威的药品资讯机构,其样本医院数据覆盖了一定量的二级以上医院,对于处方药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老外的东西我相信还是比较严谨的。即使样本量有偏差,应该不会影响到大方向的结论。

什么样的药品可能成为重磅品种

看这份表格,我们需要注意几个数据和定性指标:

1、在治疗类别里,我们发现前20名中,心脑血管系统用药占据九席,将近半壁江山,说明这是一个易出重磅品种的细分领域。排名第二的类别为全身抗感染,占据五席,虽然抗生素行业受到政策的打压,但其销售额仍然高高在上(可能由于结构性替代原因,没被限制的独家产品更好,可以抢占被限制的品种份额)。排名第三的类别为中枢神经系统,占据两席,剩下的四个类别分别为抗肿瘤、内分泌、医用溶液、消化道和新陈代谢。


2、第二个值得我们关注的指标是给药途径,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在销售排名前20的药品中,注射剂型占据17个,剩余三个为口服固体剂型。这个特点也是有其背后原因的。


3、再来看一些定量数据,我们发现,在样本医院销售额排名前20的药品,其2012年前11月的销售增速仍然非常快,最快的是上海绿谷的丹参多酚酸盐,增长131%,其次江西青峰的喜炎平,增长78%,排名第三的锦州奥鸿奥德金增长53%。销售额排名第一的神经节苷酯仍然增长45%。这些产品在高基数的基础上仍然取得了令人惊异的增速。这里面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一个产品,绿谷制药的丹参多酚酸,这个产品在过去的三年里每年取得翻番的增长,令人乍舌!以上这些数字说明高基数不是增长的瓶颈,大品种可能仍然快速增长。


看完以上数据和指标我们来总结下大品种的必要条件:

1、其治疗领域是否为慢病的心脑血管、肿瘤、内分泌疾病,或者抗感染?这些疾病往往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步提高,且需要长期治疗和用药。易出大品种。在抗感染领域,也有几个大品种,它的内在逻辑可能跟受益于限抗政策有关。虽然抗生素用药的总盘子在缩小,但有些产品的份额在提高。


2、是否为独家或类独家产品?有人说中国的制药企业没有自主创新能力,都是以仿制药为主,这种说法用在化学药上是没错的。国内的化药企业没有研发能力,大多数产品都是山寨。壁垒很低。这些产品由于同质化严重,竞争惨烈,集中反应在招标过程中降价压力巨大。在目前国内招标竞相降价的背景下,这些企业以后的日子恐怕会很难熬。所以我想强调独家品种是很重要的一点,那么在国内没有研发能力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将目光更多的转移到中药上。中药的独家品种类似于化药的原研药。其在定价上也更有优势,降价压力较小,随着中药材成本上升和国家对中药的扶植,其价格还有可能提升。在销售额前20中,有七个中药独家(类独家)品种,分别为血栓通、丹红、丹参多酚酸(类独家)、喜炎平、疏血通、康艾、川穹嗪。而化药和生物药中的头孢硫脒(白云山单独定价产品)、头孢唑啉(三九独家产品)、复合辅酶(双鹭独家产品)也有类独家的性质,足以说明独家的重要性。


3、是否为定价更高的注射剂型?前20中注射剂型占据17个,为什么注射剂会卖的更好,相比于同类的口服制剂?原因也很简单,注射剂是更为高端的剂型,毕竟是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液或者肌肉,安全性的要求更高。相对而言定价也会高于同类别的口服产品。同是治疗胃溃疡的拉唑类药物,其注射剂型的定价要高于口服剂型。在中国的以药养医的环境下,高定价意味着给医生更高的利益空间,那么医生就会开同类中更高价格的药。注射剂自然比口服药更易出大品种。


4、治疗范围是否广泛?具有万金油似的的适应症?还有一个特征我们要关注,就是药品的适用范围,简言之就是越广越好,多科室应用。比较典型的就是复合辅酶,可以在肿瘤、心内、肝病、血液系统、肾内等科室使用。而血栓通可以在脑血管、心血管、眼科、内分泌等科室使用。华东医药的百令胶囊也有类似这样的多科室应用特点。


以上几点是我大概能想到的几个大品种因素,可能有所疏漏和错误,欢迎大家讨论。

在总结这些特点之后,我想利用这些条件来寻找现有上市公司中未来可能成为重磅炸弹的品种,这些品种基本具备了以上的几个条件。针对具体品种感兴趣的可以再探讨。

中药类:天士力(丹参多酚酸,主治脑梗,与绿谷的适应症不重合);康缘药业(银杏内酯ABK、热毒宁);华润三九(参附注射液);红日药业(血必净注射液);中恒集团(血栓通);华东医药(百令胶囊);益佰制药(艾迪注射液);丽珠集团(参芪扶正);昆明制药(血塞通注射液)。

生物类:长春高新(长效生长激素、重组人促卵泡素);双鹭药业(贝科能);丽珠集团(鼠神经生长因子)。

未来的医药行业,是一个品种为王的时代,在政策环境压制下,拥有好产品的企业才能胜出。相反,只能在普药的红海里挣扎的企业早晚将被历史所淘汰。光有好产品还不一定会成为最好的企业,未来最牛的公司是形成一个好产品梯队,有持续增长点,比如天士力、长春高新、红日药业这种公司,我相信在长期竞争中将会脱颖而出。

转自雪球Mccartne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