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兰考县1100名小学师生健康为何遭遇冷漠?

 昵称12103027 2013-04-24
河南兰考县1100名小学师生健康为何遭遇冷漠?
河南省兰考县田营小学被废气包围,学生捂着鼻子上课——

1100名师生健康为何遭遇冷漠?
兰考.jpg
放学回家的孩子每天都要经过污染工厂门前四趟。本报记者 郭炳德 摄
兰考2.jpg
污染工厂里成堆的废品散发着臭气。   
■本报记者 郭炳德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南省兰考县田营小学被附近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包围,学校四周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学生不得不捂着鼻子上课。为什么学校会与一个长年排放废气的化工厂为邻?废气治理情况如何?学习和生活在这里的1100名师生的健康状况怎么样?近日,记者驱车来到田营小学进行了采访。
  学生家长:闻着那就是个臭酱油味
  六十开外的村民张魁竹,每天都要接送在田营小学上三年级的小孙子。“味道是有的,不定哪一天出现。”说起学校被污染的事,张魁竹告诉记者:“那个味道确实难闻,我们只能捂着鼻子走。特别是有雾的天气,怪味特别大。不知道对人体有没有害,只想捂着鼻子赶紧躲一躲。”
  “我总感觉那个味道特别像发臭的酱油味。”儿子在田营小学上学前班的村民王慧,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味道,也意识到它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王慧说:“东边的那个化工厂,离学校也就几百米,只要东边刮风,就可能把气味吹过来。”
  在田营小学上六年级的小曼和小玉(化名)也向记者证实了家长们的说法。她们说,以前只知道学校东边有一个看上去破破烂烂的工厂,路过门口也能够隔着大铁门看到里边成堆的破破烂烂的东西,但是并不知道这家工厂是做什么的,因为它没有挂牌子,大门也经常是关着的,所以就没太在意。“遇到它散发怪味时,就尽可能地躲着走。至于刮到学校里的怪空气,那我们躲不过去,只能强忍着闻。”
  学校教师: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关紧门窗
  记者在田营小学看到,该校与城关乡三中位于同一个校园内,中间以大操场为界。前边的几排平房是拥有370名学生的田营小学,后边则是拥有三层教学楼的城关乡三中。
  但是,因为校园四周三面是水沟,水沟里是污水处理厂排放的经过处理的水,虽然勉强算“清澈”,但却不时能看见漂浮物。而围绕城关乡三中的水沟里则是“死水”,加之水面覆盖的漂浮物被长期浸泡,成了一个“发酵池”,造成了二次污染,使得初中部的学生犹如雪上加霜,臭添一级。
  “时间长了,该反映的也反映了,我们在这里就见怪不怪了。”田营小学的张老师说起污染,只能一个劲儿地摇头:“我们小学是多年前修建的老式平房,密封性很差。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遇到废气排放时,尽可能地关好门窗,让孩子们少到户外活动。”
  虽然城关乡三中的教学楼是近几年新建的,门窗的密封性能相对较好,但遇到化工厂排放废气时,他们的防御办法也只有关好门窗,尽可能地减少户外活动。
  城关乡三中的唐校长告诉记者,学校附近的化工厂建了十几年了,钢厂是近几年新建的,他们学校加上田营小学,师生大约1100人,长期以来都忍受着这些污染,有的家长甚至都不敢送孩子来这上学了,很多教师还患上了呼吸道疾病。
  田营小学校长李想告诉记者,她是2012年9月调到这里工作的。刚发现这种污染时,她拨打了环境投诉电话,当时是见了效,废气排放很快停止了,但不久废气又开始排放了。  涉事工厂:大门紧锁“二门”查封
  出了田营小学的大门,沿着经过学校的水渠走了不到300米,记者来到了这家令师生们“变色”的化工厂。
  这是一家“黑厂”,黑乎乎的大铁门外,找不到写有厂名的牌子,工厂里不时散发出阵阵恶臭。隔着大铁门往里看,厂房的门上已经被贴上了封条。兰考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侯永胜告诉记者,目前,环保部门已对这家工厂实行了断电、查封等初步整治。至于下一步怎么办,还要等相关部门调查后再做决定。
  记者采访了兰考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队长王彪和副队长杨聚臣。他们表示,污水处理厂排出的经过处理的水,当地农民可以用于正常的农田灌溉,应该不会造成污染。至于那个新建的特殊钢材加工厂,只是钢材构件的加工,本身并不具备污染的工序。而造成田营小学污染的,主要是一家叫作兰考县德盛泥浆处理剂厂的企业,因为异味太大,已经不宜在这里继续生产了。
  田营小学的张老师说,现在,政府有关部门迫于舆论的压力,把散发臭味的“泥浆厂”断了电、封了门,但我们还是担心,这阵风头过去了,生产厂家会不会再偷偷地恢复生产,有关部门会不会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那样,受侵害的还是我们师生。  谁来为孩子的健康买单?
  这个当地人称作“泥浆厂”的企业,已经生产10多年了,主要是将回收来的化纤成分的衣服,用高温炉熔化成液体,生产一种可供油井钻探使用的产品。这样的重污染企业,为什么没有经过环保测评就投产,并且还能一直存在这么多年呢?
  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告诉记者,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像兰考这种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早些年招商引资,是不会与投资厂家谈条件的。“别说是空气污染了,即便是再厉害些,只要不是今天你来开工厂,明天大家进医院,政府就不会跟人家讨价还价。”这名干部说,“你想想,让你当个书记或县长,有一个手握几十万元、几百万元钞票的老板要来你这里投资办厂,当财神爷敬还来不及呢,你还好意思问‘你那个项目有没有副作用吗’?你不是要政绩吗?你不是想升迁吗?人家一年可是能给你地方财政上缴一大笔税收呢!”  我们常喊“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说明我们都知道“孩子”意味着什么,那是我们的未来,那是民族的希望。是的,办一个企业,谋一些发展,钞票有了,GDP有了,政绩有了,可是,当地百姓的健康却没了,孩子的未来也没有了,这样的“政绩”算得上是政绩吗?在“发展经济”、“提升政绩”等目的的背后,又该谁为孩子们的健康买单呢?
转自[爱兰考论坛--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