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治疗误区你有没有犯过
都说养生保健更重要的是调理好脾胃,中医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在冬病夏治门诊,市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林上助发现,很多病人存在一些误区。
首先是就是对冬病夏治寄予过大的希望。一边在冬病夏治,一边还是喝冰啤酒,吃生冷食物,这样的人并不少见。林上助介绍,在消化系统方面,冬病夏治最适合治疗两类证型:脾胃虚寒和脾肾阳虚。如果你有以下症状,可能属于这两种:脾胃虚寒表现为胃有隐痛,腹部隐隐作痛,喜温、热食物,喜按压腹部,畏寒,容易疲倦,大便糖稀,舌苔厚白,舌质淡,脉沉细等症状;脾肾阳虚表现为腰酸背痛、头晕耳鸣等症状。
而有这些证型的人,大多数是年纪偏大的人。但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有了这些症状。他记得有一次,一个二十多岁年轻人来看病,一检查,他的脾胃功能竟然相当于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原来他一直有吃夜宵的习惯,每次吃夜宵,必要喝啤酒,长年都如此。由于饮酒后,会助长人体脾胃的湿热,所以长年累月下来,他的脾胃就渐渐处于虚寒状态。一开始他表现为脾胃气虚:怕冷,胃部常常作痛,胃口变差。后来成了痼疾。对于这些人群,他建议要在饮食上进行调整,不能靠单纯的冬病夏治。
其次,是很多人认为,随便什么病,什么证型,都可以在冬病夏治。其实,有些热性体质的人,如果也冬病夏治,无疑是火上浇油,尤其是一些脾胃本来就比较湿热的人群,选择三伏天治疗没有必要,而且得不到确切的疗效。
最后,不少人只注重身体上的治疗,而往往忽视了精神上的调养。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百病皆生于气。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