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是有限的

 秀水拖蓝 2013-04-24

教师是有限的

 我越来越觉得,教师的作用实质上是非常有限的。了解到这一点,对我们而言,不是绝望,而是警醒。它能使我们摈弃不切实际的自以为是,从而,更着眼于教师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

 有这样两个比喻,深得我心。

 第一个比喻的制造者是苏格拉底。

 他说:把知识灌输到学生灵魂里去,就好像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

 知识,不是物件,能够把它捆绑起来,打包,然后,老师一传一递,学生一收一拿就能够完成。教育即生长,它只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一切教育,一旦没有保护好这种天性,没有真正唤醒主体的觉醒,没有触动学生的生命和灵魂,这种教育就是蹩脚的,失败的,拙劣的。

 但我们的教育却常常破坏了这种天性。

 闻一多的一个实验做得好。上课之前,他抱了一只老母鸡,那只老母鸡饿得头昏眼花,闻先生在老母鸡面前撒了一些米,老母鸡不断挣扎,却死也不肯吃。

 闻先生把老母鸡放下来,老母鸡走了几圈之后,就在教室的角落里找米吃了。欢快地啄着地板,一声,一声,沉闷而空洞。

 圈养,不如散养。强迫灌输,不如自由寻找。

 在古希腊语中,学校的含义就是闲暇。唯有在闲暇之中,在时间的保证之下,学生才能够有自由。

 孩子唯有在幸福的、无虑无虑的、不为恐惧和担忧困扰的情况下,才能保持自己持久的好奇心和对未知世界的兴趣。作为教师,无非就是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呵护孩子探究世界的微妙的兴趣,而不是用所谓的师道尊严和权威人格来兜售自己的专业知识。哪怕你的那个知识能够安身立命,包治百病。

 灌输破坏了学生对未知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了对学习的恐惧,或者是对探究的冷漠,我们的这种知识传授就是有害的。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牢记: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灌输产生强制,强制产生压力,压力产生负担。爱因斯坦说得好:“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承担。”

 由此看来,应试教育的最大危害,不在于这种教育政策的荒谬,而在于培养出很多从此对学习了无兴趣的高材生。这些人在他们还没有走出校门的时候,教育生涯就已经结束了。

 第二个比喻的制造者是道辉。

 他说,“我们无法把水珠从水里挑选出来。”

 这个经典的比喻妩媚极了。作为教师,我们根本无法确认谁是优秀的,谁是糟糕的。爱因斯坦做不好小板凳,却提出相对论;丘吉尔拼不好文法,却改变历史;毛泽东做不出数学题,却解放了中国。

 作为教师,我们无法把水珠从水里挑选出来,因此,我们只有治理好整条河流。让小溪欢快地奔向小河,让小河静静地流向大江,让大江汹涌的融入大海。我们将用欣赏的心理,期待的眼神,赞美的语调,宽容的心境,平和的话语,告诉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我们的每一滴水,你们都来自黄河雪山,你们都是独特的一滴,既是喧哗,也是传奇。在岁月的长河中,你们将没有两岸,只有前方。

 你们将自主选择你们的未来,决定你们河流的走向;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目送,以一种恒久的姿态,目送你们渐行渐远。

 不论未来如何,或富贵,或潦倒;或功业显赫,或寂寂无闻,只要你们能信守善良、果敢、勇气、责任、悲悯,担当……我们就将永远为你们感到骄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