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贝儿,你看哪儿呢?———— | 性 情主题站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皖林专栏 2013-04-24
冷月如霜 2012-12-12 16:12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能够流露出心中的情绪。而在恋爱中,四目相对,眼神交流的作用尤甚。不过,如果对方的视线偶尔没落在你的眼睛上,倒也不必疑神疑鬼,因为这可能是人类识别人脸的本能。

人们都说恋人的心中有一首诗。热恋中的一方往往能看到诗意从对方眼中流出,幻变成爱的音符。不过倘若有女生发现在与另一半交谈时,对方的目光并没有深情地望着你的眼睛,而是在你脸上其他部位停留,倒也不必担心对方对你的爱意减退或者对你有所隐瞒——按照今年11月一项研究的结论,这些眼神的移动纯属正常。

当然,这项研究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为男生开脱。研究的负责人,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系的的马修?彼得森和米格尔?埃克斯坦想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眼神的交流是否仅仅是由于文化上的约定俗成,还是在生理上有着重要性。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们首先测试了在不同的情况下,人的眼神集中注视的部位。60名当地的本科生被平均分为3组观看经过处理的人像照片,其中每一组受试者都带有不同的任务:第一组需要在10张照片里找出和提示相同的人脸;第二组需在140张不同表情的照片中抽取一张,并描述出表情的喜怒;第三组则需要在80张照片中选取一张,鉴定人物的性别。

为了排除照片出现时视线的起始位置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彼得森等人在屏幕的周边设立了8个小方格,并要求受试者在照片出现前将视线集中在任意的小方格上。隐藏的视线记录仪则显示出这三组学生的视线在照片上的集中点略有不同,但都没有集中在眼睛上,而是在眼睛和鼻子之间。此外,观看这些照片的时间长短以及图片的清晰度或颜色也不会让这些视线集中点的位置产生明显改变 (图1)。

图1. 不同任务中受试者视线集中的位置。A图中的红点为所有眼神逗留过的位置,B图中的绿点为每一名受试者的平均视线集中点。

图1. 不同任务中受试者视线集中的位置。A图中的红点为所有眼神逗留过的位置,B图中的绿点为每一名受试者的平均视线集中点。

那么这些集中点是否真的具有什么作用呢?研究者们又做了第二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受试者的目光被要求分别固定在额头,眼睛,鼻子和嘴巴上。当目光越是远离眼鼻之间,受试者对于人脸的辨识能力就越弱,连分辨表情和性别都出现了困难(图2)。

图2. 固定视线后不同组完成任务的成绩。

图2. 固定视线后不同组完成任务的成绩。

于是彼得森和埃克斯坦提出了一个假说。他们认为这些集中点最能让人把握对方面部的总体信息。在将人脸的各个部分中,眼睛毫无疑问最具有信息量。但人的鼻子,嘴唇处的信息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当人在作出表情时,口鼻、面颊处的信息更会增多。由于人眼在识别面部时,离视线的中心越远,辨识度就越低。为了不错过上述的“面部信息点”,大脑自动做了折中,将视线集中的位置从信息量最大的眼睛移动到了面部的中央,以涵盖更多的面部信息 (图3)。做个善意的推测下,如果对方的目光并没有深情地望着你的眼睛,那大概说明他正在努力地观察并识别你的整个脸。

图3. 面部不同部分的信息量。A图为面部不同区域的绝对信息量分布;B图为综合考虑后,面部信息量的丰度分布

图3. 面部不同部分的信息量。A图为面部不同区域的绝对信息量分布;B图为综合考虑后,面部信息量的丰度分布

由于实验中所招收的受试者都为白人,因此尽管研究者们发现了视线集中点的作用,但还不能确定文化差异是否会造成集中点位置的不同。下一步,他们将会在东亚人中寻找受试者重复这个实验。如果并不习惯像西方人那样进行眼神交流的东亚人依旧有着类似的视线集中点,那么这种目光移动的机制就更有可能是与生俱来,而不是后天养成的。

作者自己的PS: 当然,以上这些情况都仅限于解释为何你的男友会把目光注视在你眼睛的下方。如果你男友的眼神不是停留在你脸上,而是注视着路边走过的美女,那就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畴了。

参考资料:

[1] Looking just below the eyes is optimal across face recognition tasks. Matthew F. Peterson and Miguel P. Eckstein, PNAS, 20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