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句丽、渤海国究竟是不是韩民族祖先国

 lytigger 2013-04-24

    高句丽、渤海国究竟是不是韩民族祖先国


  • 文章提交者:hfq159 加贴在 历史杂谈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196-0-1.html




  • 前面的话:


    我几乎不看电视剧,因为太费时间;更不看韩剧,倒不是爱国,因为除费时间外,觉得太假,用鲁迅的话说,无异于谋杀生命。

    [ ]


    前几天在铁血发了个“白山黑水间演绎的故事”的帖子,而且今年夏天正好去了趟牡丹江和长白山,也顺便看了看古渤海国的遗址。手头正好有一些资料,铁血发起抵制活动,于是据此也来罗嗦几句。


    翻了翻网络,还真不得了,关于渤海国史应该属于中国史还是属于朝鲜史的一部分,历史上的渤海国是属于古代中国还是属于古代朝鲜,渤海国的领土是否曾划入古代中国或古代朝鲜的行政辖区;渤海政权同古代中国政府或古代朝鲜政府是否有过从属关系。争论得一塌糊涂。


    渤海国强盛时疆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两岸,鞑靼海峡沿岸及库页岛,东至日本海,西到吉林与内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附近,南至朝鲜之咸兴附近,地跨中、朝俄三 国的疆土,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是 7—10世纪中国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一颗灿烂明珠。它的兴起和突然消亡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疑点,迄今为止渤海国15个国王陵墓一个未找到,其都城上京龙泉 府又是如何化为灰烬的?尤其是有关渤海国的文献资料留存下来的为数寥寥,这更使渤海国带有许多神秘色彩。


    一个世纪以来,中、俄、日、韩、朝等东北亚区域国家及其它国家如美、加、德等国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渤海国,使渤海国研究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科。它历史、文化、文物、古迹等成为许多中外专家、学者以及旅游者追踪的目标。


    我认为渤海国在历史上是属于中国的,但渤海国的研究不仅仅是属于中国的,它也是属于世界的。


    我在去东北就知道位于中国吉林和朝鲜交界的长白山一直是中韩领土争议的焦点。长期以来,韩国人习惯称长白山为白头山,并且认为这座山是他们朝鲜民族的发祥圣地。

    [ ]


    韩国人把长白山和天池当作他们的圣地我是亲眼所见的。前往天池的除了中国人就是韩国人多,其虔诚的程度不亚于朝圣。我们一帮朋友拖儿带女的有21人,说的又是上海地话,当地人总把我们当韩国人。


    关于中韩两国的领土争议问题,陆上部分就是长白山,韩国称为白头山。我们国家建国初期曾出版过一本中国地图册,在吉林省的版图上清清楚楚地标明整个天池完全在中国的一侧。


    据说,当时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为了神话自己,称其出生地是在长白山。所以一再乞求***、周恩来应理解朝鲜人民对其崇拜的质朴感情,由于当时中朝关系密切, 再加上朝鲜人对长白山的敬仰,所以1962年两国签署了《中朝边界条约》,周恩来总理同意将长白山的一部分划归给朝鲜,其中也包括天池的一半。这才得以实 现其得到部分长白山领土的愿望。金日成得到了部分长白山的第二天立即把油天池的山头改名为“将军峰”,第二月又派出高级代表团专程来到北京,捏造渤海国属 朝鲜的历史,整个东北都属高丽王朝,被中国几代封建王朝侵占了,中国目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应当交还给朝鲜人民。这时的***才明白金日成“要把朝鲜民 族改名为金日成民族”的野心所在,当即反驳朝方的无理要求。


    中韩建交后,韩国始终也没放弃对长白山的领土要求,并且是全部长白山的领土要求。


    我在东北地区有一批当年的战友,上山前我们在长白山脚下的抚松落脚,抚松的一个战友也证实了这个说法。



    高句丽和渤海国究竟是不是韩民族祖先国,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究:

    [ ]


    一、 渤海国的历史。


    渤海国正式定名是我国唐朝时期,是北方古老的靺鞨族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始建于公元698年(武则天圣历元年),初称“震国”。公元705年归附于唐王朝,十五年后公元713年被册封为“渤海国”。公元926年被契丹国所灭,传国十五世,历时229年。


    靺鞨族商周时称肃慎、两汉时称挹娄,北朝时期称勿吉,隋唐时改称靺鞨。有数十部,居住在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之间,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

      

    隋唐时期,靺鞨有粟末、黑水等七大部,以居住在南部(黑龙江中下游直至东海岸)黑水部和居于北部的(北起松花江上游、南至长白山一带)粟末部的势力最强。

      

    黑水靺鞨,主要以射猎游牧为生,无房屋,穴地而居。它和唐朝早有联系,武德(613年~626年)初年,黑水靺鞨首领遣使至唐朝贡,开元十年(722 年),唐在黑龙江流域设勃利州(即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开元十三年(725年),唐在其地置黑水军,第二年,在其最大部落设黑水都督府,以其首 领为都督,中央派官为长史。开元十六年(728年),唐玄宗赐黑水府都督姓李,并授以云麾将军兼黑水经略使。契丹兴起后,附属于契丹。

      

    至于韩国人认为渤海为其祖先国,指的是粟未靺鞨。粟未靺鞨比较先进,一度受高丽役属,唐灭高丽后,一部分粟末靺鞨人西迁到营州(今辽宁朝阳),与唐联系加 强。696年契丹攻破营州,粟末部乞乞仲象率众东还。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立政权,国号震。713年,唐玄宗封为渤海郡王,命兼大祚荣都督。从 此,这个政权便以渤海为号,其都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县东京城)。

    [ ]


    渤海国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政权,它既是粟末靺鞨联合高丽等遗民建立的一个边疆少数民族王国政权,同时又是唐王朝管辖下的一个州。这二重性突出地体现在以下 三点上:其一,每世渤海王的更迭,虽皆由大氏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方式,但均需得到唐王朝的认可,接到册封后才算合法;其二,唐王朝在册封新继立国王的同 时,必任命其为忽汗州都督府都督,即继立者要同时接受唐王朝地方官的任命;其三,渤海国有向唐朝贡的义务,史载渤海向唐朝贡凡140余次,朝后梁、后唐 10次。


    二、渤海国的居民。


    渤海国的居民是以隋末唐初先后迁居今辽宁省朝阳地区的两批粟末靺鞨人和部分“高丽余种”为主。后来,高丽国的“逋残”,以及靺鞨伯咄、安车骨、号室等部的 遗民都归顺渤海,也成了渤海国的主要居民。他们在长期共同劳动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凝聚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史称之为渤海人。渤海又在发展进程中,用武力 征服了黑水靺鞨的虞娄、拂涅、铁利、越喜等部,并把他们纳入自己的行政管辖下。


    渤海国后期,契丹兴起,契丹酋长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25年下诏征渤海,仅用了二三十天,就将历经229年,传世15王的渤海国灭亡了。


    渤海国灭亡后,其中心地区不久后几乎成为无人之境。出现这一情况:一是很多渤海人不愿接受契丹人统治,大批外逃;二是契丹最高统治者为易于控制,强迁渤海人于它地。外逃的主要是投奔高丽、女真和中原地区。


    逃入女真地区的,史书未具体记其数字,然据《辽史》说渤海人在被南迁时,即使没有逃往高丽的人数多,但为数当不下万计。

    [ ]


    除了外逃和被强迫迁离故土的外,尚有约2万户10万口左右的渤海人留居故地。


    公元1114年女真首领阿骨打起兵反辽后,对辽管辖下渤海人在用武力兼并的同时,以“女直、渤海本同一家”为号召招抚,于是渤海人纷纷倒戈,降于女真。 1145年(金皇统五年),金熙宗完颜亶下诏罢渤海猛安谋克承袭之制,由女真人管理。1177年(大定十七年),金世宗完颜雍诏禁渤海男女婚娶沿用旧俗。 女真贵族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渤海人在金中期以后,不再以一个独立的民族共同体活动,分散在金统治区内的渤海人,逐渐与女真人融合;在金亡以后,大多融合于 汉族。



    三、 高句丽和高丽的关系。


    公元前后开始,朝鲜相继发展出了三个国家,高句丽,百济,新罗。到一世纪时,北方的高句丽已牢固地确立为一个国家,并与中国发生战争。西南的百济乘机积聚 了实力,在四世纪末同高句丽发生冲突。东南的新罗也很快发展成实力国家。三个国家都采取儒教和佛教的等级机构,把国王奉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加强儒佛教相结 合的国家政权,并进行领土扩张。韩国史书将五世纪的韩国版图包括了整个朝鲜半岛和现在中国东北的大部分。


    隋唐时代的中国与朝鲜的三国关系错综复杂。隋朝进攻高句丽,遭到惨败。韩国史书称,隋朝的灭亡部分原因在于被高句丽击败。


    隋朝灭于唐,唐朝与高句丽发生冲突,便与新罗结盟。立国最晚的新罗最后打败了另两个国家,唐朝军队也推进朝鲜半岛。百济,高句丽国的国王和部分臣民被相继押往中国,他们的领土也由唐朝治理。

    [ ]

      

    公元671年,新罗发动对唐朝的战争,将唐朝军队赶出了原百济领土,直到公元735年,唐朝承认了大同江以南的领土属于新罗。于是,新罗成为拥有朝鲜半岛大部区域和原来三国的大部分人口的单一国家。


    在七,八世纪之交,唐朝和新罗中间出现了一个新国家,即后来的渤海国。渤海国是当时北方多民族的国家。


    富有充沛民族情感的韩国人对古渤海国有浓厚的兴趣,认为渤海国是朝鲜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韩国史书称,“渤海国的统治阶级大多是高句丽人,渤海国宣称自己是高句丽的继承国,有时自称高丽国”。

       

    在朝鲜历史上确实有个高丽国,被称为“王氏高丽”,立国于公元918年。但这个高丽和公元668年被中国唐军在平壤灭亡的高句丽没有继承关系。高句丽灭国 后,唐朝在其故地成立安东都护府。后来由于高句丽遗民的叛乱和安史之乱的影响,唐朝无力经营这一地区,安东都护府也随之废止。原高句丽东部和南部旧土分别 为东北部的渤海政权和朝鲜半岛。


    渤海国始建于公元698年,由粟末靺鞨酋长大祚荣所建立。大祚荣是高句丽的遗将,原

    来是高句丽的贵族,最初叫震国。七年后(公元705年)归附于唐,十五年后(公元713年)被册封为“渤海国”。册封关系一直保持到唐朝灭亡。唐亡后,渤海继续向后梁后唐朝贡,保持着对中原王朝的臣属关系,直到926年被契丹灭亡。

    [ ]


    他们相差了200多年。高句丽在先,高丽在后。地缘上也不一样,高句丽在现在中国东北大部和朝鲜半岛的北部,而王氏高丽仅仅在朝鲜半岛的南部,其政权疆域 仅仅局限在朝鲜半岛内。王氏高丽建国者王建,在临死之时曾亲授家人《十训要》,也只是承认自己出生平民,并未说自己是高句丽的后裔。


    王氏高丽所管辖的主要是新罗和百济人,而高句丽所管辖的是中国北方许多民族构成的高句丽人控制的疆域主要在现在的东三省和现在的朝鲜。尽管后来王氏高丽的后人为夸大政权的合法性也许会冒名顶替称自己为“高句丽”。


    其实许多中国文献都能证明,高句丽只是中国边疆地区的一个被皇帝册封的地方封国,居民大多是由后来构成现在满族的女真人构成。当然由于民族的融合,也会有些其他少数民族。当时高句丽政权占据了朝鲜半岛的北部,在地缘上只不过与新罗、百济有领土接壤而已。


    四、靺鞨族、女真人、满族与渤海国。

      

    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的先世在遥远的古代就和中原地区有密切联系。根据古代文献资料记载,满族的祖先肃慎人,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周武王灭商后,前来祝贺,进贡自制的弓箭。


    汉代时,肃慎改称挹娄。此后肃慎虽三易其名,但是满族的先世一直和中原王朝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他们遣使入贡,史不绝书,甚至一年进贡两三次,贡者一次多达五百余人。

    [ ]


    到了唐朝,满族的先世靺鞨和中原王朝的关系也进入了新的时期。靺鞨的粟末部分布在松花江、辉发河一带,该部首领乞乞仲象,曾被武则天封为震国公,他死后由 其子大祚荣统领部众,兼并周围各部。698年(武周圣历元年),大祚荣自建震国,称震国王。705年(唐神龙元年),唐中宗李显派遣侍御史张行岌前去招 慰,大祚荣也“遣子入侍”。713年(唐开元元年),唐朝在粟末辖区设置忽汗州,特派鸿胪卿崔忻前往,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并册拜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 郡王,于是大祚荣“去靺鞨号,专称渤海”,这是满族先世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的地方政权。从此,渤海经常派王子或特使入贡述职,唐朝政府也不断派人前往 渤海,了解地方情况,册封其国王或官司吏,交往十分频繁。唐朝派往渤海的正式敕使前后共有十九次,渤海向唐朝贡更多达132次之多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仿照汉人的王朝体制,称"皇帝",国号契丹。938年改国号为辽,938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为辽。辽国与高丽发生战争,以和谈结束敌对状态,辽承认高丽在鸭绿江以南的领土权。

      

    大约在五代时期,黑水靺鞨逐渐兴旺起来,改称女真。辽灭渤海国后,恐女真人为患,将数千大户迁于辽阳之南,号"熟女真";散居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各 部落称"生女真"。公元1115年,生女真强盛起来,由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国。在现今黑龙江阿城地区建立了金国。完颜希尹仿汉字和契丹字创制成女真文。蒙 古灭金后,其文字也随着消亡。到了明末清初,以原渤海国建州为部名,分布在长白山、牡丹江、绥芬河之间的女真建州部努尔哈赤崛起,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建 立大金(史称后金)。并建立了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1635年10月13日,皇太极自称皇帝,改国号清,改族名为满洲。1644年,清军进攻明朝关内,逐 步领有明朝全境。中华民国成立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渤海国的起源及历史主要分成两派:


    中国及俄罗斯的历史学者主要认渤海国是一个由靺鞨民族组成的国家,但受到中原及中亚深厚的影响;且由于该国绝大部分领地都在当时及现今的中国境内,且粟末靺鞨也为起源并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民族,因此渤海国历史应当属于中国古代历史的一部分。


    朝韩和某些日本的历史学者认为渤海国是由高句丽的移民所建立,自称高句丽的继承国,而它的国民在亡国後都回到朝鲜半岛,所以它是朝鲜历史的重要组成部份。

    [ ]


    长白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功劳,还应该感谢中国大清康熙帝。大清朝的老祖宗是女真人,后来成立了金国,又变成了大清。所以长白山一直被大清朝视为是发迹的龙 脉,并且清朝对长白山进行了长达200多年的封山加以保护。1712年康熙帝特意派穆克登来长白山立了定界碑,成了中国拥有长白山主权的最强有力的证据。


    朝鲜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与中国签订过一项协议,也承认中国拥有大约一半长白山的领土主权。


    客观地说,凡现在在中国版图以内的古代民族或国家,都应视为中国古代的民族或国家;凡现在在朝鲜版图之内的古代民族或国家,都应视为朝鲜古代的民族和国 家。而至于跨越现今国境的古代民族或国家,则应视为两国的共同历史。因此,渤海国的历史应当是中、朝两国的共同历史,两国在撰写自己的国史时都可以将其纳 入其中,而不应该提出领土要求。



    其实,讨论问题这些没有多大意义。


    如果说,历史上某国曾经有先民移居到他国,某国就可以向他国提出领土要求,那么新加坡应当属于中国。而中国东北地区至今居住着大量朝鲜人,那么这些地区也是否也应当属于朝鲜或韩国?同理,欧洲一些国家是否也可向美国、加拿大等国提出领土要求?


    如果说某国先民曾经在他国居住过,就可以向他国提出领土要求,那么美国、加拿大等美洲国家是否也可向欧洲提出领土要求?

    [ ]


    类似例子多了去了。


    我认为,对此问题不必大动干戈,如同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尽管“神社”供奉的有屠杀美国人的战犯,但美国人如同看猴儿变把戏一样,一笑了之。好比是邻家坏 小子做坏事被强者狠揍一顿,只敢躲在家里暗暗发狠。强者却泰然自若。那是一种实力的表现。日本北方四岛至今被俄国占领,也只敢在喉头嘀咕几句而已。


    我觉得,我们首要的是把国家弄强盛了,把国民弄富足了,对于调皮的邻家坏小子,大度一点的,拍拍他脑袋,警告他以后老实点;火气真上来了,干脆在他脑袋砸个大包。也不用去动什么脑筋“占领道德制高点”。


    --------------------------------------------------------------------------------


    附:节选金正日的一段讲话:


    19世纪积累的许多朝鲜历史资料均认为,新罗消灭了高句丽和百济,实现了三国的统一。现在的历史学界也认同19世纪有关新罗统一三国的观点,认为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新罗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

      

    但是,如果认真地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新罗统一三国的说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新罗虽然同唐朝侵略者联合,消灭了百济和高句丽,但是并没有在我国历史上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百济和高句丽灭亡后,新罗只占据了大同江以南地区,而 在大同江以北的原高句丽的土地上则新成立了高句丽继承国――存续200多年的渤海国。因此,在高句丽、百济灭亡后,在高句丽、百济、新罗的土地上同时存在 着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渤海和新罗。


    而且,新罗并没有将我国建成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的志向和统一三国的实力。新罗的统治者所具有的只是进攻同族国家百济和高句丽,拓展自己领土的野心。

      

    新罗统治者为实现拓展领土的野心,竟然做出了将窥探我国领土已久,一直在寻找侵略机会的唐朝侵略引入我国的罪恶行径。当时,新罗统治阶段的代表人物金春秋 与唐朝统治者缔结了联合消灭百济和高句丽的秘密协议。协议规定,新罗与唐朝侵略势力联合消灭百济和高句丽后,大同江以南地区归属新罗,大同江以北广阔的高 句丽土地划归唐朝。

      

    新罗统治者即使在百济和高句丽灭亡、百济和高句丽的遗民开展反抗唐朝侵略者的斗争的时候,也没有表现出要统一三国领土和人民的愿望。唐朝侵略者在与新罗联 合消灭百济和高句丽后,立即撕毁了先前与新罗间的秘密协议,企图独占百济和高句丽的领土,甚至还想占领新罗。在唐朝侵略者的野心暴露后,新罗与唐朝之间的 联盟也随之解体,新罗统治者不得不开始了反对唐朝侵略者的斗争。当时,三国人民反对唐朝侵略者的斗争风起云涌,如果新罗统治者真心想统一三国的话,完全可 以引领导三国人民赶走唐朝侵略者,实现三国的统一。但是没有统一三国志向的新罗统治者只是将唐朝侵略者赶出了大同江以南地区,便安心于在大同江以南地区维 持和加强自己的统治。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新罗没能统一三国。

      

    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中拥有统一三国的志向并为之开展不懈斗争的国家是高句丽。

    [ ]


    高句丽从很久以前就制定了统一三国的重要政策,将统一三国与反对周边国家侵略的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并有力地加以推进。因此,高句丽曾一度占据了我们民族的大部分疆土,百济和新罗只占据了少部分疆土。

      

    因此,高句丽才是真正主导实现三国统一斗争的国家。

      

    但是,高句丽人民为实现三国统一而进行的斗争因为新罗和唐朝统治者的联合侵略而遭受挫折。


    高句丽企图将同族国家统一起来的志向被10世纪初创建的国家高丽继承。高丽不仅统一了新罗占据的大同江以南地区,而且将移居遥远北方的渤海国遗民也全部统合起来,并为收回广阔的高句丽故土而展开了有力的斗争。高丽的国名就源自高句丽。

      

    历史事实证明,三国时期我国的历史不是以新罗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而是以高句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渤海作为高句丽的继承国,从7世纪末至10世纪初,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 ]

      

    渤海是高句丽遗民在高句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强大的主权国家,它继承和发展了高句丽文化,并多次阻止了北方各国对我们国家的侵略,为保障国家和同胞的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过去,大国主义者们为使其对我国的侵略和干涉合法化,并将朝鲜人民变成他们的奴隶,恶意地歪曲朝鲜的历史。沾染了事大主义习气的封建统治者和他们的御用史学家们则原封不动地接受了大国主义者歪曲的历史,并使之变得像正史一样。

      

      我们对于大国主义者和事大主义者们撰写的历史资料应予批判和分析,从主体的立场上正确地解释我国的历史。

      

      ------------------------------------------------------------------------------


    题外的话:


    我因为工作关系,接触过很多国家的人。

    [ ]


    对韩国人向来没好感,腐败程度不亚于我们,贪婪嘴脸不差于我们,奸诈还带上狡猾。看看韩国在中国办的企业对中国人态度就知道了。但他们支持国货,金融危机时全民献金支持国家度过难关的精神倒还真值得敬佩。


    对于日本人的感觉,不好也不坏(排除侵略中国时所犯的罪孽,因为我指的是我现在接触的日本人)。他们守时、守纪律,勤奋,有团体观念。但日本好色是全球闻 名的,日本的性服务业也是最发达的。一个朋友在日本开公司,回国是我问他学会日语没有?这家伙牛B烘烘地说,我是老板,学什么日语?应该那些日本雇员学汉 语才对。


    晚饭时席上有个在台湾出生的日本人,因为酒喝多了,我问,如果中国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你怎么看?我也不是故意挑衅,只是随口而已,想不到那日本鬼子立刻站 起来端着酒杯说,对于日本曾经侵略中国的历史,我本人表示真诚的歉意。我靠,那么严肃,我也只好当一次外交家,也端着酒杯说,我本人接受你的道歉。


    后来去夜总会(我说过日本人好色,爱去色情场所),那小子喝醉了,把衣服脱个精光,赤身裸体到走廊里瞎逛,把小姐吓得一片惊叫。也许他还对我刚才的问话怀 恨在心,把内裤朝我扔过来,我接过就塞在垃圾桶里。在同伙的劝说下,他穿好衣服突然从背后抱住我试图摔我一下让我出出丑。我毕竟当过兵,小时候又学过摔 跤,拳脚上虽没功夫,敏捷度还有一点。我一把卡住他脖子,脚下一个动作让他动弹不得,只要再一个动作就能把他摔在地下。问我朋友,把他摔趴下要紧吗?朋友 说算了,留点面子吧。此后那小子见我恭恭敬敬的。


    说到台湾人,我更没好感。大陆刚开放时,一些台湾人那着土地置换的几百万台币跑到大陆牛B烘烘的。那时候大陆也确实穷。三年前和一帮朋友去新疆,其中有一 个台湾人,到一个叫“库车”的地方,他的一件T恤的袖口让宾馆服务洗花了,估计服务员不懂,袖口脏洗不净用了强力清洗剂。他责骂服务员,小女孩气不过说, 我赔你。我问,什么牌子,答是CK,1000多,估计小女孩两个月工资也不够。女孩想不道一件不起眼的短袖衫要那么贵。我看小女孩眼泪汪汪的样子,说算了 吧,估计这地方买不到同样牌子的衣服。你帮他把袖子绞了,穿上会更性感。台湾人说,那我不是变巴子了,台巴子就是你们上海人叫出来的。要不把我的 BURBERRY跟你换,你不吃亏的。台湾也就算了。


    罗里罗嗦一通,赶紧打住吧。相比他们,我想起我们自己又怎么样呢?还是真的打住吧。要不该挨骂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