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山乐乐腔

 民族地志 2013-04-24
乐乐腔俗称“家戏”、“土戏”、“乐戏”,是流行在浮山、襄汾、曲沃、翼城和尧都区一带的地方小剧种。它因具有“喜闹”的特点而得名。

乐乐腔历史悠久。起初由民歌和民间音乐结合而成,以地摊说唱为主要表演形式。至明朝末年,便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独立剧种。清朝末期发展到鼎盛阶段。据浮山乐乐腔老艺人高玉璞讲,同治年间(1862),乐乐腔十分活跃,浮山响水河的《义和班》、上东的《庆堂班》、张村的《三和班》、南北西河的《顺合班》和《城东班》,演出《双拜寿》、《五蝠捧寿》、《小秃取鼓》、《奇姻缘》、《火焰山》等二十余个剧目,活动于本县南张、杨村、葛村、南北西河、前后交一带,并出现了乔伯玉、董荣、小丑虎子、任庆寿等名艺人。又据已故老艺人(今百岁有余)曾说:“他九岁入班,师傅们给他讲,清同治年间,全县有五个”乐乐班“(社),其中以西南班为最好,它包括九个村庄,规模大,人手多,行头全,能演出大中小剧二十多个,群众特别喜爱看。”所以,还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入了乐乐迷,忘了喂毛驴!”“乔伯玉实干哩,卖了牛的唱旦哩”反映的则是南张村艺人任庆寿,独身生活,为了领班唱戏,把驴拴在槽上,放了一盆水、一捆草,等演出回来时,驴已吊死在槽头,以及艺人乔伯玉把家里的耕牛卖掉、置箱成班的动人事迹。

清光绪年间,两次特大旱灾,致使百姓“搜食树皮草根,甚至有人相食者,饿莩相望,惨不忍焉。”如此饥荒岁月,乐乐腔自然受到挫折,剧本、乐曲随之失传。灾荒过后,群众生活稍有好转,艺人们虽尽力重新组织班社,但由于挫折过甚,乐乐腔当年的辉煌,也无法再度恢复。少量的曲牌和打击乐,只好通过民间“同乐会”、“八音会”和“干板秧歌”三个渠道流传下来。

建国以后,浮山县文化馆遵照党的文艺方针,先后于1950年和1962年两次组成乐乐腔挖掘小组,深入到南张、西河等村,走访民间艺人,整理剧本,并组织南张村业余剧团排练了《双拜寿》、《五蝠捧寿》等四个乐乐腔剧目,于1962年“三八”妇女节把失传的小剧种重新搬上舞台。
 
乐乐腔的特点突出,风格独具。它所用的乐器,文场只有小唢呐、笛子,以吹奏高音为主(后来才加以弦乐),武场则用大锣、大钗、大鼓、小鼓、手锣、云锣、碰铃,由此看来,渊源古老,粗犷豪放,具有锣鼓杂戏的原始风味,后来受民间吹打乐影响;剧目多为反映群众生活,短小精悍的“回回戏”,演员行当仅以生、旦、丑三门为主,服饰多系软折,因此灵活方便,易于深入山庄窝铺;曲调欢快,悦耳动听,表演且歌且舞,突出“喜闹”,所以别具特色。
从浮山文化馆搜集的资料来看,乐乐腔的剧目比较丰富,多达二十四回,音乐则较简单,文场曲牌十一个,武场基本板眼为一板一眼、一板二眼和无板无眼。板式有慢板、平板、顶板、散板。锣鼓经只有五个。这些稀有资料,已成为我国民族艺术遗产中的瑰宝,对研究我国戏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