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标降价为市场试驾一汽吉汽森雅M802009年11月05日 10:42
[国产试驾] 大发森雅不见了,2009年11月5日,爱意汽车网汽车新闻小组最新获悉:换标降价为市场试驾一汽吉汽森雅M80,取而代之的是一汽森雅m80。几个月前大发森雅 停产,9月换标的一汽森雅m80上市,这其间我们看到的是日本大发汽车在华黯然退出的无奈和一汽拿下森雅作为自主车型的决心。大发退出中国市场和森雅上市两年来不温不火的销售窘况是分不开的,大发在人们心目中“微面”的形象一时很难改变,再加上6.98-9.88万元的售价,在小型乘用车市场显然有些高了。
如今森雅m80全新上市,在未改变配置的情况下将价格区间下调至5.49-7.79万元,这无疑极大的增加了自身的竞争优势。那今天我们就再次来认识一下这位崭新的老朋友。 车型背景 | 车型定位mpv上市时间2009年9月3日价格区间5.49-7.79主要竞争对手长城酷熊、三菱zinger、骊威
车型背景 | 试驾时间2009年11月4日试驾天气晴试驾路况郊区道路、高速公路试驾里程约 公里
外观 虽然森雅和“微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厂家mpv的定位使得它必须有所改变,突出的车头就是最大的区别。从正面看上去森雅显得很大气,颇有商务座驾gl8陆尊的感觉。厚实的前杠几乎包裹了整个前脸,上下进气隔栅集成于此,大灯的样式采用较流行的橄榄造型,增加了运动的气息。
森雅侧面则像是一辆suv。较高的车身,略微拱起的车顶和突出的轮眉都是很典型suv的特征,车身侧面防擦条和门把手采用镀铬材料,让人感觉很大气。
来到车尾看,这么又变成“微面”了?较大的高宽比例和尾灯布局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辆“小面包”,而且较窄的轮胎也验证了这一点。
4120*1640*1700mm的车身尺寸已经是辆不小的小型车了,而2655的轴距完全进入了紧凑级车的范围。这使车内的空间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定位于这样的车型最终外形还是要向实用让步的,不过森雅外观虽算不上出彩,但也丝毫不显土气。
内饰与配置 森雅的内饰在同级车中算得上乘。上深下浅的色彩搭配给人居家温馨的感觉,很多高端mpv也都是采用这种配色。中控的设计很简洁,手动空调系统采用经典的三旋钮控制;音响可以播放cd,但是突兀的颜色和内饰整体很不搭调,笔者猜测可能是成本原因采用了其他车型的装备。
三幅方向盘材质一般,不多握上去手感还不错,很很多日系小型车相当。中间的logo已经换成了一汽的翅膀标。仪表盘中规中矩,不过最高240的时速显示让人不敢小觑,一些常用指示等布置在车速表和转速表之间,空间利用很紧凑。
有一点值得一提,虽然内饰大都选用硬塑料材质,但是到处点缀镀铬装饰,车门上还用到了植绒面料。这种复合装饰风格在视觉上提升了车辆档次,值得肯定。
在配置上森雅m80和大发森雅几乎完全一致。全系标配了氙气大灯、手动空调、织物座椅、cd音响以及前后电动窗。安全装备上abs是标配,而且车辆自带obd车载诊断系统。遗憾的是双气囊目前变成了单气囊,这样的变化让人很难理解。
空间 毋庸质疑森雅的车内空间是很充足的,无论是乘坐空间还是储物空间都能让你满意。
七座版本车厢内有三排座椅,可以容纳七个成年人。事实上,在这么长的车厢内加入第三排的设计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第一排和第二排在各个方向上的空间都很充足,头部更是奢侈,而第三排竟然也让成年人感到足够舒适。相比那些第三排仅仅是地板上立起的缓冲垫,人们坐在上面时膝盖几乎碰到了下巴的车型要舒服得多。
粗略估计全车的存储区不少于15个,前除了排门板、中控和手套箱以外在后视镜调节旁边、档把旁边也都有储物空间。特别是第三排还安排了扶手和储物格充分照顾到每一位乘客。
像许多mpv一样,森雅第二、三排座椅可以独立翻折,变化多样留出更多载货空间。如果将后面所有空间用来装货估计容量能达到1500升以上。这样无愧于它客货两用多功能小车的称号。 动力 森雅的发动机仍采用原日本大发原装进口dvvt(连续可变气门正时)发动机。分为两个排量,1.3l最大功率达到67kw、最大扭矩达到120nm;1.5l最大功率达到80kw、最大扭矩达到142nm,在同类型发动机中是比较优秀的。
实际驾驶中笔者感觉怠速下森雅的隔音不错,1.5升发动机的声音几乎听不到。手放在挡把上的发动机震动处理的也很细微。加油起步,车子动力十足,一直持续到时速70仍然没有衰减的迹象,但是同时车内噪音就很明显了。
与发动机相配的是4速自动和5速手动变速箱。5速手动变速箱的手感不错,对于第一次开森雅的人也能轻松完成各种换挡,而且挡位间距不大,给人的感觉是真正的轿车变速器。
操控 森雅采用少有的前置后驱方式,按照厂家的观点,后轮驱动更适合这类车辆,因为当汽车满载时,这种驱动模式的重量分配效果更好,能发挥发动机的最大功效。
当然后驱也有弊端,高速进入急弯时,如果遇上滑湿的环境,较窄的轮胎可能会打滑从而产生转向过度的现象。
可能是为了降低成本,悬挂系统的设计很简单,最前面是独立的麦弗逊悬挂,而后悬挂为多连杆整体桥结构。调教还算不错,在过减速带时,车并不像原本认为的那样,产生很大的颠簸,而是平稳而有韧性。当然,过高的车身和自身的定位并不能支持驾驶员做过分激烈的动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