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情味”与“人情债”

 xjjk雅儒 2013-04-24

xjjk雅儒

“人情味”与“人情债”

类别:处事之道 作者:幽兰萦梦 [个人杂文集] 日期:2013-4-22 9:29:59  
编者按:这篇文章的命题非常贴合我们生存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在我们的周遭几乎每一刻都在上演的这些“人情味”与“人情债”的故事。作者先从社会的大氛围开始以具体事例为线索,既有时代的讴歌,更有良知的追问;又以单位同事间的聚会折射出现代人生存的不易与无奈。文章叙述流畅、抒情自然,问好作者。
  “人情淡如水、世态炎如霜”用这句话形容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一点也不为过。放眼现实生活,人与人的关系淡化冷漠,一切向钱看,一切以金钱为杠杆,一切以权钱为基础,一切以色权为砝码,尔虞我诈、相互利用已成不争的事实。为我用者可以卑躬屈膝、奴颜屈就;不为我用者,则旁若无人,视而不见。什么至爱亲朋?什么哥们义气?什么手足情深?所有这些在权钱色面前都不堪一击。
  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生活富裕了、物质丰厚了,而人情味却越来越淡漠了。以前,亲朋之间、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果你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偶遇困难,即使素昧平生的人,也会伸出援助之手,扶危解困。而今,即使已是燃眉之急,生死一瞬,仍有一些利欲熏心之徒熟视无睹、见死不救、讨价还价、崇尚金钱。
  以前曾在网上看到过几则报道,都是讲述的有关“人”与“情”方面的事情。一次,一个小孩不慎落入水库之中,那水库的蓄水极深,竟达四米左右,围观者为数不少,可就是没人施以援手,岸上的母亲焦急万分,跪地叩求观望者救救自己的孩子,而众多的围观者都是表情木然,只是带着一份凑热闹的心境在隔岸观火。好不容易才求到一位男青年愿意出手帮助,但还要有附加条件,那就是下去为你救孩子肯定要承担风险,你打算开价多少。这里在讨价还价,那里的孩子生命危在旦夕。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刚刚路过的解放军战士见状,奋不顾身地跳入水库,将孩子救起,之后便悄然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没有留下姓名、没有留下一句话,甚至没有留下一个字。孩子得救了,孩子的母亲自是感激涕零,而此时的救命恩人却已是不知去向。众多的围观者此时唯有从嘴里蹦出一句话:还是解放军叔叔好!此事真是荒唐至极,让人啼笑皆非。
  与之截然相反的另一种事例就引发了世人的指责和共愤。同是救落水之人,不幸的是落水者得救了,而救人者却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也同是在很深的水库中救落水者,而此次的见义勇为者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农村青年,家庭条件相当困难,父亲务农,母亲瘫痪在床多年,生活上捉襟见肘。可是这位富有爱心孝心的农村青年,当看到别人的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义无反顾地跃入水中,经过几番托举,才将落水者救起,而自己终因体力不支、筋疲力竭而沉入水中。闻讯赶来的落水者的父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得救了,自是欣喜万分,也许是高兴得过了头,竟是带着自己获救的孩子悄悄离开现场,全然不顾施救者的死活。当施救者的尸体被打捞上来的时候,他的父母悲痛欲绝,而我国现行的奖励制度尚有许多的缺陷。见义勇为者虽说为了救人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虽是事实,但必须得有人证明,方可追认烈士,只有得到政府部门认可之后,逝者的父母才能名正言顺地领到抚恤金,否则,一切均是纸上谈兵。为了孩子的荣誉,为了领到那笔救命的抚恤金,逝者的家人朋友通过各种传媒呼唤被救者出来说句公道话,出来给予佐证,信息发出后,宛若石沉大海。在茫茫人海之中,那位获救者的家人自己不主动站出来,谁能寻觅?谁又能得知?他们的这种置若罔闻的行为,让英雄的家人情何以甚?让英雄的在天之灵何以能安息?这位获救者的家人天良何在?人心何在?即使在人们的一片声讨声中,始终也未能唤醒他们的良知。
  再者,现在的人们也不知怎么了?是道德滑坡?还是人格有缺陷?是怕承担责任和义务?还是根本就不愿有所担当?以往是中国人戴有色眼镜看外国人,现在是外国人戴有色眼镜看中国人。
  诚然,见义勇为者有之,而往往在他们付出热血,甚至付出生命之时,他们又得到什么呢?更有甚者,一些无良无知之人,在得到别人的鼎力相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之后,没有一句感激的话语,没有一点安慰的表示,逃之夭夭,让英雄欲寻无踪、欲哭无泪,让国人汗颜,让世人不齿。
  放眼当今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注满铜臭,攀比之风盛行,请客送礼的砝码越加越大。小事小请,大事大请,即使是毫不相干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讲究排场,请帖满天飞,让被请者左右为难、捉襟见肘。
  以前我的一位姐妹深为这砝码越加越大的“人情”债而感到力不从心、陷入窘境,最苦的还是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年幼的孩子。那位姐妹夫妇都是工薪阶层,当时的工资水平也并不太高,小姐妹们以及同事之间,大凡过生日、乔迁,红白喜事等等,都是为了一个面子工程,不管关系亲疏远近,一概全部宴请,让被请者左右为难。去吧,平时也就是同事而已,并没有太多的人情往来,不去吧,在一起工作低头不见抬头见,日后还怎么相处?再者,也不能让人家低看自己,觉得自己吝啬、不合群。尽管当时的生活已是捉襟见肘、囊中羞涩,但为了一份情面还是勉强为之。于是,在非常违心的情况下也只好附庸风雅。大家就是这样你看我、我依你,一个看一个,表面上是春风满面、一团和气,酒席之上传递着声声祝福,贡献着一张张笑脸,而心里却在叫苦不迭,真不知今后的生活费如何着落?人前是风光过了,之后的日子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大人受点苦,清淡的生活还可以忍一忍,可孩子毕竟还年幼,不懂得大人的甘苦和无奈。闻到别人家的厨房飘出阵阵鱼肉香味,再看看自己家的饭桌上清汤寡水,且天天如此,孩子不干了,囔囔着要吃肉。做父母的为了避免人家笑话,只有对孩子动粗,可怜的孩子不仅没能吃到想要的美味,而是遭受了皮肉之苦,闻听此事之后,不觉让人顿生怜悯和恻隐之心。
  我倒是很佩服以前的两位同事,她们的那股机灵劲真得让人啼笑皆非,她们的胆识和勇气确实很可嘉可敬。
  一次,一位同事的丈夫五十华诞,准备办几桌酒席以示庆贺,这本来也本不干大家的事,可是那位同事为了讲究排场,以此显示自己的人缘关系好,故此,将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全部宴请。大多数人碍于情面只好跟着一起出人情,而有两位平时挺会耍小聪明的同事在受到别人邀请时,言辞间含糊不清,既没有答应,也没有彻底回绝。当有人问及她们时,她俩异口同声地说不参加。第二天晚上即将举办宴席,当她们得知这次的酒宴主人分文不收,即使已经收到的人情在酒席之后将全部退还。得知这一信息后,她们虽说身边分文未带,赶紧和同事商量,终于东拼西凑,总算把出人情的钱凑足了,堂而皇之地参加了晚上的生日宴会。人情也尽了,胃口也饱了,而经济丝毫没受损失,这也许就是她们对待人情债和为人处事圆滑的诀窍所在。
  人情人情,来是人情去是债,是人情大于债还是债大于人情?这个问题恐怕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本人平日就不是一个美食家,更不善于应酬交际,但朋友之间许多的场合和一些必要的人情还是会勉为其难、慨然应允的。
  记得我的一位朋友,夫妇都是中层干部,更善于交际,为此,光顾别人的各种宴席已是家常便饭、不足为奇,而他们家平时却是无论大事小事从来不摆酒席的。看看女儿的婚期即将临近,在众好友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他们终于决定为爱女出嫁大摆筵席。真的不枉虚说,光请柬就够她们夫妇忙碌得了。近八十桌宴席,宾客们几乎是每人一封或者是每家一封请柬,这样的工作量已够庞大的了,而在举办婚礼的当天,迎宾送宾更是让他们应接不暇。光接客的大客车就是四辆,而且还在不断地往来迎送。在我们当地几乎是最豪华、最宽敞的五星级大酒店里,偌大的宴会厅,近八十桌喜宴摆得满满当当,待宾客们聚齐时,那浩大的场面不亚于一个中小企业的招待会。
  在我们这里一月份是最寒冷的季节,这次的喜宴也真的难为了那对新人了,元旦期间的温度很低迷,一对新人西装革履、婚纱罩身,站在门厅前笑脸相迎宾朋。那嗖嗖的寒风吹得人寒气直往心里钻,可衣着单薄的新郎新娘却是在寒风中一站就是许久,那种滋味想必一定不好受的。这边,新娘的父母也在尽力周旋于客人们之间,在频频的觥筹交错中,穿梭于酒席之间。虽说是隆冬季节,可他们的脸上分明还挂着晶莹的汗珠,整个酒席期间,他们几乎难得在座位上落座片刻,真不知他们的精力还能有几许?……
  这可怕的人情还会消耗掉多少人有限的精力?这高筑的人情债还会让多少人捉襟见肘、望而却步?为此,有人发出无奈的感叹:这尘世间的人情债何时才能还清?何时才能封顶?何时才能了却?何时才是尽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