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透视的基本概念017 : 34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透视的基本概念029 : 17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透视的基本概念039 : 06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透视的基本概念0412 : 25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画物高018 : 31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画物高025 : 34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画物高0310 : 35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画物高046 : 30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画物高058 : 35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方形物的平行透视01 http://www./playlist/8241_1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方形物的平行透视0211 : 17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方形物的平行透视034 : 23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余角透视014 : 39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余角透视028 : 42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余角透视038 : 50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方形斜面的透视0110 : 51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方形斜面的透视027 : 02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方形物的俯视和仰视019 : 21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方形物的俯视和仰视027 : 51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圆物的透视01 http://www./playlist/8253_2 |<< |123 | >|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圆物的透视028 : 32 ![]()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日光阴影019 : 21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日光阴影0214 : 15 绘画透视应用与技法_灯光的阴影13 : 17 http://www./playlist/8257_3
第一章 一点透视
一、什么是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也叫“平行透视”。放置在地面上的方形物中,有一个竖直面是平行于画面,观者眼中这个面不会发生透视变形,那么我们称之为“一点透视”。 如下图所示: 二、一点透视中“水平线”的位置 水平线的高低是随眼睛的上下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它决定了方盒子的上面或者下面能看到多少。
水平线在上(俯视) 水平线在中(平视) 水平线在下(仰视) 三、一点透视中“灭点”的位置 灭点随观看者的位置左右变化而发生左右的转移 下图显示观者分别站在A、B、C三点时,看到的侧面的宽窄不同
下图是A、B、C看到的不同形体 四、一点透视的画法 五、一点透视在场景绘制中的应用 一点透视表现范围广,能一览无余地表现街景、广场等深感强的建筑空间。 例一: 1.一点透视绘制长廊 (1)绘制水平线L1和灭点A (1)确定长廊的宽度,绘制天花板的斜线和地面的斜线(下图蓝色斜线) 在一点透视下的长廊,天花板的斜线和地面斜线的交叉位置就是画面的灭点。长廊远处像门一样的四边形衡量出长廊的宽窄,是与画面平行的。 注意:上图是观者站在长廊正中所见的特殊情况,灭点是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如果观者向左或右,上或下移动,灭点就不在远处的四边形的正中了。灭点随人的位置移动而移动,请看上述关于一点透视中“水平线”和“灭点”位置的陈述。
2、“移动法”绘制长廊中的门窗等
首先,介绍一种人物移动法: 在场景中,假象出一个人物,以他的身高为标准,绘制出场景中的其他人物或者其它物体。这种透视的基本方法运用得非常广泛,请熟练掌握。 一、如上图(1)画出一个假象人物(红色部分),特别要注意的是假象人物的脚必须与地面的线相接。悬在空中或落到地面下都是错误的。 二、如上图(2)所示,连接灭点与假象人物头和脚的线条L1和L2 三、如上图(3)在需要安排人物的位置,任意定出足部位置A,从A垂直画出一条线AB,与L2相交于B点,线段AB就是与假象人物等高的人物在前景的身高 四、如上图(4)将灭点与假象人物的身高连接起来,并移动假象人物的方法,就是透视的基本方法
以人物为标准的移动法来画长廊中的门 观察下面图例 一、根据假想人物的身高,绘制出从长廊正前方看到的门(绿色方框所示) 二、延长门最上面的边,与长廊墙面的垂线,相交于A点 三、连接灭点O与A点,并延长,确定长廊前景处门的高度 四、根据门宽,作出垂线 继续在长廊对面的墙上画门 横向移动法: 如下图所示 一、从点A点横向平行引一条直线L1,与地面斜线交于C点;从B点横向平行引出一条直线L2 二、从C点向上作一条垂线L3,与L2相交于D点 三、连接灭点O与D点,并延长,直线OD便是对面门的高线 四、从E点引一条横线L4,与地面斜线相交于F,便确定了门的宽度CF
横向移动的方法,相当于把所有点平行地移动到对面的过程。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人物。横向分身人物,可以得到同样高度的人,来作为画面透视的参考。
“移动法”画出长廊上的窗户等其他细节 ![]() 如上图所示,门的高度可定位比人的高度高出一个头长,天花板的高度可定为比门的高度高出两个头长,窗户的高度可定位在人的腰部偏上的位置。 如下图所示,以人的身高为标准,在墙角线上画出各局部的位置,把门、窗、人等高度标记出来。再通过与灭点的连线,确定局部位置的透视线。 3、“叉号法”绘制门窗和地砖 “叉号法”将四方形等分 如下图所示,在平面空间里,将四边形二等分的方法 L3穿过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 如下图所示,在立体空间里,将四边形四等分的方法 首先,作需要四等分的四方形ABCD的对角线(灰色所示),然后作通过对角线交点的EF,它与直线AB相平行。再分别把已得的两个四边形ABEF和四边形EFCD按照对角线平分的方法,进行平分。于是三条蓝色的线将四方形ABCD平分为四等分。(也可以用来绘制沿街远去的树) 斜线法画地砖 一、等分最前端线段AB,并连接灭点到等分的点,形成一组发散的斜线 二、画出平行于AB的横线L1,这时形成的一排方格便被作为瓷砖的标准 三、连接最边上的方格的对角线L2,并延长。L2与进深的线条产生交点C、D、E、F等。 四、通过交点C、D、E、F等作线段AB的平行线。画到尽头后,再转角画新的对角线L3后再继续画平行线 4、“N”字法绘制等分线段 如下图所示 一、平行地画出两条直线L1和L2,与方格相同,这是作为宽窄的标准 二、画出L1和L2的对角线L3, 三、从A点出发,画出直线平行于对角线L4,与墙进深线相交于B点 四、过B点作L2的平行线 五、重复这种方法,画出“逐渐远去的横线” 因这种方法,画出的折线像字母“N”,所以叫“N字法” N字法画一排树和电线杆
5、在长廊中加入人物 ①在一点透视的场景中,加入身高不同的各种人物 (以下这种方式经常用到,请熟练掌握) 一、如下图所示在后景中,假想出一个参照人物A,并通过透视线,画出前景中等高的参照人物B 二、确定画面中所有人物的足部位置C、D、E 三、如下图所示,连接人物B和人物C的足部,并延长出去,与水平线相交于O,即灭点 四、连接灭点O与参照人物B的头,从人物C的足部向上作一条垂线,与直线OB相交的点,便是人物C的头顶位置 五、如下图所示,依次将各人物的足部与参照人物B的足部连接起来,用以上的方法,确定出各人物的头高,这时候,所有的人物都是与参照人物B等高的(蓝色的垂线为C、D、E的身高) 六、用头身比的知识,以头为测量单位调整各人物的身高。比如标准参照人物B是男青年,C是个老头,那么C的身高比B降低一个头,D点是个小女孩,D的身高比B降低三个头。 灭点在画面外的处理方法 如下图所示,一点透视中,当无法从背景的灭点引导出人物的身高时,需要重新取一个灭点O,并与人物A头部连接起来,确定B头的大小,再用“横向移动”的方法绘制头部C。
先绘制人物,再画背景的方法 一、作出人物A和人物B头部的透视线,相交于O点。 二、通过O点作出水平线L 三、从水平线L上,选取背景的灭点,再画出背景(一点透视并不是在一幅画面中只有一个灭点,可以理解为有无数个灭点,但它们都在水平线上) 等高线法:在水平线上统一眼睛的高度来造成进深感 如下图,在水平线上画出每个人物眼睛的位置,根据人物头身比来表现其身高,这时头脚的透视线相交而成的灭点也是在水平线上的 这种在水平线上统一高度的方法,不一定必须统一眼睛的高度,还可以统一身体其他部位的高度,比如腰部等,再按照人体的比例来绘制出各个人物 绘制人物的透视 如下图所示,以水平线为界限,人物在水平线上的部分是仰视,在水平线下面的部分是俯视。越处于前景的人物,俯仰视的感觉越大。 6、室外的街景 用一点透视绘制室外街景,首先要定出水平线和灭点,从灭点引出两边建筑物的透视线(相当于室内长廊的天花板线),还要引出表示街面宽度的透视线(相当于室内的墙脚线),用垂线画出街道两边的建筑物,把它们画成一个个的盒子形状。然后在建筑物门的地方,可以假想出一个标准人物,用”人物移动法”或“等高线法”,以及头身比原则画出其他人物。电线杆、栏杆等可以用“N字法”和“叉号法”。街上的电线杆、路标、汽车等可以参照标准人物画出来。它们的比列关系可以参照下图: 小尺寸通过头身比的尺寸来测量: 大尺寸通过人的身高来测量:
7、多灭点一点透视法 (1)水平方向上多灭点画法: 此法适用于画拐弯的街道或小巷 下图显示了弯度的街道画法,AB两点距离越大,弯度越弯 下图所示,弯曲的河流的画法:每一段的灭点都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下图所示,街道拐弯的画法 (2)垂直方向上多灭点画法 如下图所示,上坡或下坡有两个灭点和两条水平线,一个是水平面上的灭点B,另一个是坡度上想象出的灭点A。需要注意的是:位于平面区域里的人物,在平面区域的水平线上取灭点进行绘制。位于坡道区域的人物,全都通过在坡道上的水平线取灭点进行绘制。两侧的房屋千万不能按照坡道上的水平线绘制,若按照坡道上的水平线绘制会出现俯视或普通街道的效果。电线杆和人物可以按照坡道上的灭点绘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