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地震,牵动着每一颗中国心。
大家都很关心,灾区的人们现在的生活如何?
他们冷不冷?吃不吃得饱?他们最需要什么?
因为有了08年汶川地震的经验,灾民在面对地震时更加冷静。再加上政府以及很多民间团体在救灾上也更懂得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所以目前灾区的大部分幸存者,都在最快的时间内,生活得到了保障。
很多人也会好奇,灾区人民到底吃的是什么?
用木板当桌子
4月22日傍晚,四川省宝兴县灵关中学外的一片乱石滩上,来自9户家庭的28个地震灾民,吃上了3天来首顿川味家常菜。
这些食材,有的是当地灾民没吃完的鸡,有的是亲戚从雅安赶回,送的10斤五花肉,还有的是做麻辣烫生意的朋友送来的牛蛙、鸡肉、卤肉。
没有电,地震后第三天,冰箱温暖,这些肉全都储存不了。妇女们索性都做掉,晚上好好吃一顿。 鸡块、猪排骨炖起来散发着腥气,有腐败味道的牛蛙肉被撒上盐腌制。灾民说:“家里的食物都搬光了,趁着没太臭赶紧吃,臭了也得吃。”

四川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即使肉有些不新鲜,也可以做出美味的食物,四川的重口味调理,完全可以征服稍有不新鲜的食材。

终于吃到了难得的干饭
妇女们在炖排骨,一勺捞出,可闻见腐败的腥味。

灾民们纷纷回家,在或已坍塌或墙体开裂的厨房里找食,菜地里的土豆也被刨了干净。
妇女们开始拾掇起食材,灾民们正在削土豆,虽然土豆有些坏了,但在这种非常时期,每一块能吃的都会留下。
土豆坏了的地方都比挖掉了

看着招牌上的美味,如今也只能望梅止渴了。好在还有啤酒。饭店的老板正把自家的啤酒搬到大帐篷分给大家喝。
临近傍晚,在外做赈灾志愿者的人们回到大帐篷,准备吃晚饭。

四川腊肉这个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价值。又放的久不容易坏,又美味。从废墟中掏出腊肉,女人们做了四川女人的拿手好菜——盛梅干菜炒腊肉。梅干菜也是能放很久,又下饭。
饭菜做好了,大家一起围着临时搭建的桌子吃起了这顿久违的家常饭。28个地震灾民,人手捧着大碗白米饭,围坐在乱石滩上,向美味伸出筷子。
这28人,来自9个不同家庭,地震过去3天,他们挤在同一个36平方米的帐篷里,组建了这个临时大家庭。
即使是不怎么新鲜的肉,在现在也是异常珍贵的。吃饭时这位大姐不小心把一块鸡肉掉在地上,她心疼地捡起吃掉。
灾民们围坐在一起吃了地震以来最丰盛的晚餐:土豆烧鸡块,青椒肉丝,梅干菜炒腊肉,白菜汤……
孩子现在也只能凑合吃点了。
饭后,妇女们洗干净的碗筷摆放在塑料布上。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不管环境如何恶劣,人们总能找到办法填报自己的肚子,上面相片是美国《侨报》记者今年在雅安灾区拍的相片,一下是博主高娓娓08年汶川地震时去现场采访拍到的相片

(灾后人们吃的最多的就是面包饼干方便面)
 最常见的灾区救援物资,饼干就是其中之一。

汶川地震时博主高娓娓在灾区

特别鸣谢: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侨报》,记者王山 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