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红楼梦》的读者应该会记得,第三回中林黛玉初进荣国府时为了坐到哪个位置,颇费了一番思量。比如她到了王夫人处,“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座次里的学问多着呢。 古代左右尊卑很复杂 顾炎武在《日知录》提到“古人之座以东向为尊,故宗庙之际,太祖之位东向。”也就是说,座次分配有一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基本原则。但是古代左右谁为尊谁为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周朝诸侯朝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到了战国,右似乎成了尊位,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内就有“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记载。秦、西汉沿袭了右尊左卑。所以古代的世家大族有的被称为“右姓”、“右族”,以此象征着地位崇高。 东汉、魏、晋、南北朝,一直崇尚以左为尊,直到元朝才又恢复了“右”尊。明朝建立以后,再次恢复了“左”尊,自此后一直延续到今天。 中西传统正相反 中国饭局的座次安排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若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为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为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我国的传统做法是“以左为上”,国际惯例排座次的做法跟中国传统排法正好相反,是右高左低。一般遵循以下五大原则,即“面门为上”、“居中为上”、“以右为上”、“以远为上”、“临台为上”。 安排领导座位有讲究 在召开大型会议或新闻发布会时,主席台上的领导人座次安排也是有讲究的。高级商务礼仪师李子贤介绍,领导为单数时,主要领导居中,2号领导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领导为偶数时,1、2号领导同时居中,2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其实,主席台一般面对会场主入口,座次礼仪为前排高于后排、中间高于两边,即“中为上,左为上,前为上”。 |
|
来自: 東泰山人 > 《中国史\中华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