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国教授的自由生活

 公司总裁 2013-04-25

作为德国最好的基金项目的主任,Flockerzi教授苦于自己的实验室现有人手不足,于是在2006年在全世界各国广纳博士生。他曾经在日本攻读研究生,对亚洲学生有着特殊的感情,于是招收了若干名亚洲学生,来自中国的硕士常一明就是其中之一。在Flockerzi教授手下学习近一年,常一明感触最深的是德国大学老师工作环境的优越和生活状态的轻松。

 

本文刊登于《大学生》杂志  转载请注明出处采写/德国des Saarlandes大学常一明  责任编辑:张樱

 

刚刚50岁的Flockerzi教授现在已经是德国des Saarlandes医科大学药理学学院的院长,这和他"根正苗红"的求学背景不无关系:Flockerzi在德国排名No.1的海德堡大学拿到本科学位后,又不远万里来到陌生的亚洲,在日本求学研究他感兴趣的专业问题。在德国,即便"教授"这个统一职称也是分级分等的,作为德国药理学最有威望的人之一,Flockerzi属于最高级别的教授。


与Flockerzi教授同在一间实验室工作的老师Schlenstedt也同样有过"海龟"的求学经历,在柏林读完本科后,又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和工作了10年。尽管现在顶的不是"教授"头衔,他却仍然被实验室的学生们亲热地戏称为"小老板",目前正带领着Flockerzi教授实验室里的三个博士生、一个博士后、两个技术员进行着德国一个学术基金项目的研究。


在他们俩人看来,手头这个研究项目极其重要,一般德国非常好的大学才能有幸申请到一个或几个,仅仅这一个项目的资金就多得惊人,足以能让国内任何一所高校的研究项目者羡慕不已。

 

硬件装备叫人眼馋


德国人的"实用、简洁"世界闻名,这从硬件就能看得出来。德国大学教室、图书馆、各个学院行政楼等等一切建筑物都是以"实用"为第一目的,有需要就一定会添置,比如每个教室投影机、电脑、无线上网设置、充电器等等一应俱全,但不需要的无谓装饰统统看不见。在Flockerzi教授的实验室里,任何仪器设备决不会因为贵就不买,用他的话来说,"能省的地方省,不能省的东西绝对不省。"光是打印机,他的实验室就有两台:一台激光黑白的打印机,另一台彩色喷墨打印机。要是打印黑白的东西就用激光黑白的,而一盒彩色打印机的墨盒大约价值2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两百元),但是他和他的学生们从来没有因为彩色的打印机和油墨贵就省着不打印彩色。


有时候在实验中,完全可以采用成本便宜的方法,差别可能是几百到几千欧元。但是为了节省人力或者不耽误学生的其他学习安排,实验室就采用贵的设备和方法,"学生和我都能节省出时间去做其他事情,其他事情带来的收益也许比这几百、几千欧元还多。"在Flockerzi教授看来,这才是"节省"的真正涵义,也会带来真正的富有。


来自中国的在读博士常一明就成了这种"节省"观念的受益者。由于德国大学招收博士生时不要求该学生必须会说德语,于是一句德语也不懂的常一明被批准追随Flockerzi从事研究和学习,同时成为他的门下弟子,攻读博士学位。常一明在Flockerzi的实验室里的工作和博士课程学习是合二为一的,Flockerzi所领导的实验室也每个月支付1500欧元的报酬发给常一明。尽管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通用语言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但Flockerzi和常一明仍然常常感觉到交流不便,于是Flockerzi提出:让常一明用一个月时间参加一个德语速成班,这一个月不用来工作,而实验室也照样支付月薪;Flockerzi还向des Saarlandes医科大学提出申请,学校为德语班学习费用"买单"。


不花一分钱去学德语,同时还领着实验室发的工资,天底下还能有这等好事儿?在Flockerzi教授看来,"我的学生学好了德语,将来能在我的实验室更好地从事研究,参与学术讨论时交流也更顺畅,这笔钱花得物超所值,当然要由我们学校来支付。"

 

没有"干私活"概念


实验室什么设施都不缺,老师们自然也不必在面子、排场上做文章,甚至Flockerzi都没有给自己配备笔记本电脑。在实验室里,上至教授下至技术员都有属于实验室的台式机,而Flockerzi的办公室里就有几台电脑分别用于不同用途!电脑如此之多,还要配台笔记本带到家里去干什么?当然,实验室也有笔记本电脑,那是老师们出去做演讲或者参加会议时才专门拿出来用的。


在德国大学,老师们的工资根据不同级别有高低之分,德国人认为收入是个人隐私,所以不便透露。但据Flockerzi手下的"八卦"学生私下估算:他们所在的实验室在读博士生每月税后1500欧元,技术员税前2300欧元,博士后税前3000欧元,所以据此类推,Flockerzi教授的月薪税前怎么也有5500到6000欧元,而估计"小老板"Schlenstedt老师税前也有4500欧元。


也许这些数据对我们来说太模糊,参照一下中德人均收入对比:德国的人均GDP是33,000美元,中国是1,300美元,而技术员的收入相对中国来说算是普通收入,可见德国大学老师的收入在德国来说至少是中上等水平。


拿着高薪的德国教授没有任何后顾之忧或者生活压力,他们把全部心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上。可以说,80%以上德国教授的工作时间绝对比实验室里博士生、博士后长。Flockerzi教授每天在学校工作10小时以上,周末也经常去办公室,而"小老板"Schlenstedt每天9点抵达实验室,晚上7点熄灯走人。相对于中国大学老师课余四处讲学、干私活的普遍现象,德国大学老师们几乎没有"干私活"的概念,"挣的钱够用了,为什么还要去干其他的事?"

 

中国"老板"与德国老师


中国大学老师已经有了时髦的代名词:老板。不少教授变身为"科研老板",将自己所带的研究生看作廉价劳动力,把申请的项目交给"实验室打工仔"来完成。而研究生们的学习计划几乎完全被打乱。由于导师关系到自己的求职、毕业论文的最终通过,所以研究生对老板是敢怒不敢言。


这种教授与学生的对立极少发生在德国大学校园和实验室中。作为一个项目的主导,德国教授不需要为了项目全体参与人员的利益分配问题而伤脑筋,因为所有人员的工资和实验开销都由他们所参与的项目基金支付,就算是作为基金项目组主任的Flockerzi,遇到任何开销问题也必须提出申请,而不能一个人拍板发钱。


所有博士生、博士后都在Flockerzi教授的实验室快乐地工作着,他们对各自手头负责工作的专注程度丝毫不亚于他们的导师,相对于中国研究生对自己"实验室打工一族"的抱怨,他们的读研生活幸福得多。所有工作都有人各负其责,"打杂"的活儿由技术员来做,简单的实验流程--譬如检测结果、记录数据这种不需要死太多脑细胞的活儿也可以让技术员做。但技术员并不是"打下手的廉价劳动力",体力劳动绝对不会劳烦技术员。实验室里有各种各样的机器,譬如专门洗试管的机器、配溶液的机器等等,这些琐碎的打杂工作在中国大学实验室里一般由研究生们徒手完成。


"实验室的设备一应俱全,第一次打开笼头,看到流出的竟然是机器配好的溶液试剂,我都傻了,实验室条件真好啊!不用做这些杂事,我们就有更多时间来专心做手头的实验了,这才是读研生活、才是搞研究嘛!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个实实在在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就在中国一所大学的实验室里参与过实验的常一明对这种差别感慨万分,"在德国的实验室里,每个人做再琐碎的活儿都觉得自己是'助手'而不是'下手',我们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有技术含量、和我们的专业知识相关的。以前在中国实验室里,'老板'交代的什么活儿都得干,老师哪儿把我们当研究生啊!一点儿被尊重的感觉都没有。德国大学老师的原则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安排在项目中的位置,让每个人在实验室都有自己的事。"

 

堂堂院长怎么有空和学生打成一片?


德国教授在实验室一般是不下"基层"干活的,在实验室干活是学生的任务,"老板"更多的工作是帮助所带的研究生搜集信息,指导学生安排实验和科研进度,当然还有给本科生、研究生讲课。


这些工作量听起来似乎比国内大学老师少了很多,即便如此,德国大学还会给教授们尽量减压,为教授们安排"左右手"--秘书。秘书管理实验室经费、负责所有行政事务,把所有"杂事"都帮教授们解决了。


Flockerzi是药学院的院长,倘若在中国大学,恐怕他的学生一年才能"瞻仰"到他一、两次,而Flockerzi的学生每天都能在他的办公室外看见他,随时可以敲门进去请教。Flockerzi教授99%的精力用在学术和指导学生上,学院里所有的非学术问题都是由他的秘书在做。去年的3月份,常一明申请成为Flockerzi的博士生,申请期间想给老板写信讨论一些学术问题,此外还要询问申请所需的所有材料、流程。他到德国才知道:他收到的Flockerzi的email并不都是来自教授,和教授讨论的学术问题由Flockerzi亲自回复email,录取后通知他如何搭乘飞机到法兰克福、下机后如何转火车到达学校、可以乘坐哪些公交车、报到时需要带哪些材料、怎么办理各种手续等等,都是由教授直接转发给秘书、再由秘书事无巨细、一一回复的。
堂堂院长,又身兼基金会主任、学术团体负责人等数职,压力却并不大,自然也就有了更多时间和学生交流,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博得学生的好感。来自国外的留学生想回国探亲,Flockerzi就尽量帮他安排假期,还安排秘书亲自开车载学生去办手续、买机票,听说学生每天来实验室不便,就四处打听帮学生买到便宜的自行车,甚至自己掏钱请学生看德国一流水平的足球赛……如此事无巨细,这在咱们大学教授的眼里,简直不可思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