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园地 如何给文章做批注(引用)

 yang03468@163.com 2013-04-25

如何给文章批注(引用)

     读书其实就是读自己,读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给文章批注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如何给文章批注呢?怎样评价文章好的地方,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给文章批注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蓝色的文字为批注内容)
一、找到关键词语。
  如《五彩池》中的“没想到今年夏天去四川松潘旅游,在藏龙山上,我真的看到了像瑶池那样神奇的五彩池。”(我喜欢“没想到和真的”这两个词语,它们写出了自己看到五彩池惊喜的心情。)
  又如《跳水》中的“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我喜欢关联词“一……就……”,它写出了水手们救人时急切的心情和快速的动作。)

二、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如《五彩池》中的“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

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

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我喜欢这句话是因为它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池比作彩带,颜色特别好看;把水池比作镰刀、盘子、莲花和葫芦,形状千奇百怪。它这样一比喻,我读着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标点符号的运用。
如《五彩池》中的“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

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省略号写出五彩池的形状不仅仅是作者描述的这几个,还有很多,让我对五彩池的美丽产生更多的遐想。)

四、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精彩。
如《跳水》中的“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

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zī)牙咧(liě)嘴着怪样。”(爬到、钩住、挂、坐、扭和等几个动词就写出了猴子的调皮捣蛋。)
  又如《穷人》中有这样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这一段桑娜的自言自语,反映了桑娜的矛盾的真实心情,更表现桑娜善良的品格。我很喜欢。)

五、疑惑之处作批注。
  如《五彩池》中的“池里的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这里红的、黄的、绿的、蓝的之间为什么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呢?是为了表达池水好看吗?)
  阅读最重要的就是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同样一句话,一个词语,每个人的理解就不一样;同样的文字,同样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间,感受也有变化。给文章批注,就是记录当时自己读书体会。习惯养成之后,读书理解能力会增强,读书兴趣就越浓,读书就成为一种有思考的行为了。
怎样做批注

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习作能力。我发现指导学生批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批注既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批注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真正有自己的创见,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是极好的。
一、什么是批注呢?
批注就是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二、批注的位置
批注的位置可以是“眉批”(批在书头上),可以是“旁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
三、批注的分类
批注的内容非常广泛,大体可以归纳为4类;
1.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立刻查工具书或参考书,把查询结果写在书页的空白处。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特别是为下次阅读扫清了障碍。
2.提要:在读书时,边看边思考,然后用精炼的语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记在段落之后。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复习浏览时,可一目了然。
3.批语:读书时,对文章用词、采用手法及其好处、提出的观点等等可能产生各种感想、见解、疑问,可以随手把它们写在书的空白处。如不立即记下,过后就不易想起这些宝贵的思想火花。
4.警语:在读书时,发现优美语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颖说法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抄写笔记”等字样,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为今后重点阅读提供条件。
四、怎样做批注。
1.圈圈点点
        读书时,用一套自己规定的符号,在书页上划出文章中的重要词句,标出文章的层次段落,点出疑难之处等等。例如在生字、词语、句子、自然段的序号。圈点的过程是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增强记忆,便于复习,便于检查、摘录。一般在初读时运用较多,圈点需要注音、注释的生字生词、自然段的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等。圈点使用的符号应该是固定的,不要随意改换,符号的种类也不宜过多。这样才能保证一打开圈点过的书就能看明白。还要注意圈点和勾划的地方不可过多,通篇都加了五花八门的记号,反而看不出哪里是重点了。
2.赏析文本
(1)欣赏。
         对一些文质兼美的课文,引导学生去欣赏佳词妙语、品味修辞手法的妙用。如《小桥流水人家》中“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可以欣赏到“水鸟站在小溪的腰上,这个‘腰’字用得真好,小溪就显得格外柔美了!我写文章必须认真推敲、炼字。”也可以写:“我喜欢第二句,作者把柳树当成美女来写,简直把柳树写活了,很好地展现出一种柔美。”语文书和课外读物中都有很多这样的精彩句段,长期引导学生去关注,写批注,学生的鉴赏能力一定会得到提升的。
此外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窃读记》中我急切找书的几个动作“跨”“踮”“钻”“ 挤”极好地写出了“我”急切想读到书的心情。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去赏析,去品味。
(2)感悟。
         有的语句之所以让人感到美妙,是因为表达的意思深刻、精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警策。这时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如《桂花雨》中“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学生这样批:“家乡的桂花含着深深的邻里亲情,所以虽然说杭州的桂花香飘十里,也比不上我家乡院子里的那一棵,表现了母亲对家乡深深的怀念。”在《窃读记》中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可以体会到吃饭能让我们的身体成长,读书能让我们的思想成熟,心灵净化,人格高尚,读书和吃饭同样重要。
学生掌握了方法并不是教学的终结环节,还应持之以恒的训练,直至养成习惯。
(3)批评。
         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就应该允许并提倡他们对阅读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学了《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季羡林偷偷看所谓的闲书,看见有人走来时,就把闲书赶紧放进桌子底下的盛白面的缸里。”学生指出这样多不卫生呀!虽然理解上有一定的偏差,但是敢于对思考,敢于批评,尤其是对名家的批评,这种精神就很值得鼓励。这种评价式阅读极大的调动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成了读书的主人,他们有权利来评价书本和作者了,这不能不说是对他们人格的一种尊重!
(4)联想。
        读到《梅花魂》,学生读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就句子后可以想到思乡的诗句还有很多,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把它们写在书的空白处,学以致用,做到知识的归类和牵引,平时做的积累能得到了应用,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5)补充。
这种阅读方法就是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也可以称得上仿写、续写,它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快捷的提高写作能力。如《鲸》的说明性文章的说明方法后,有能力强的学生仿照其中的一两种说明方法,写了其他动物或者物品,写的通俗、生动。这种批注方法不适合所有学生,它毕竟有一些难度,但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五、批注的注意事项
“批注” 时应注意用语简洁、精练,语言通顺,不能太繁琐,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做到言简意赅。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循序渐进
写批注并不是一天两天就会奏效的,今天写一处,明天我就可能会写两处,今天写的是对词语的理解,明天可能会写对文本的感悟,需要慢慢积累,量的积累必然会产生质的飞跃,你会惊奇地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我学生感悟能力强了,你能听到对文本的不同解读了,你能听到令你感到震惊的话了。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明确目的
写批注的目的是对文本进行感悟,进行解读,我们要防止为了批注而批注,要养成习惯。乱划一气,胡批一通,反而会影响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3.有充分的自主读书时间
写批注不是形式,要有充分地自主读书的时间,只有阅读时间充分了,学生才会静下心来,深入的思考。如果走马观花地读,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
4.抓住展现自我的机会
学生自主读书后,要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充分展现自我。教师要尊重学生多元解读,允许在课堂上发表不同的意见,在不断的碰撞中,加深对文本的认识,享受阅读快乐。
5.树立榜样,交流方法
       写批注并不是写得越多越好,要写到点子上,经过一段时间学生会写出自己的感悟,对自己的启示,联系生活实际,还会引用名言,引用读书时读到的例子。让学生不断交流方法,让方法来源于学生。
       批注式阅读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他们的阅读个性,读书不再是处于一种被动,不再成为一种负担,相反读书已经变成了他们的一种精神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批注式阅读中找到了读书的乐趣,得到了健全的心智,形成了独立的思想,拥有了自主的精神,因为有了批注式阅读,才让他们的个性得以神采飞扬。
         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习作能力。我发现指导学生批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批注既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批注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真正有自己的创见,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是极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