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地震时的思考

 烟雨徐行 2013-04-26

大地震时的思考

对于居住在成都的人, 曾经过76年大地震的防御洗礼,又经过2008年5.12大地震锤炼,对于经常性的小震动早已“熟视无睹”,“麻木不仁”。可今天晃动得实在厉害,走路不稳,四处轰轰作响,持续大约两分钟(事后确认是七级强震),大家不得不急速从楼房里冲下去,到楼下不大的空地上避险。有的穿着裤衩,有的穿着睡衣,也有的披着被子的,惊恐万状,狼狈不堪,连同住一个小区却几年见不到的人这个时候相遇了。好在天气晴朗,气温宜人,又逢周末,我有闲心想一些与地震相关的事情。


1、地震预报严重缺席。虽然预报地震是个难题,但也不是绝无可能。19752月辽宁年海城7.3级大地震不是被准确预报了吗?那个网名“预报中心”不是精确预报了2012年4月11日历史有记录以来最大的走滑型地震吗?最近又提前三天准确预报了4月17日云南大理5.0级地震吗?国家地震局,多大的牌子啊,多权威的机构啊,可这么多年他们都做了什么?甚至连预报的正确观念都还没有树立起来。这么多年过去了,人们仍然是听天由命。


2、官方信息严重缺席。从有强烈震感开始计时,至少三个小时内市民没有收到来自地方官方的任何信息。或许他们是通过广播、电视发布消息,但是,当时人们唯一能用的只有手机。其实当时只要有一条来自官方的短信,说明地震区域、震级,就能大大缓解广大市民的惊恐情绪。可惜,似乎没人在乎这些。


3、通讯临危失效。人们聚集到楼下空地后,急需通讯联络,或问候其它地方的亲友,或打听地震消息,甚至是督促还没有跑出来的亲朋好友。可是非常令人失望,地震发生后至少20分钟内,电信、移动的手机打不出去(没用联通手机),至少80分钟内,拨打手机时还是显示“已结束通话”。更难以理解的是,儿子远在西安给我打了上百个电话,直到8小时后下午的4点过才打通我的电话!这些平时赚得盆满钵满的垄断企业建立的通讯平台比鸡蛋还脆弱,摇一下便散架,在这关键时刻掉了链子。真让人恨得牙痛。


4、无处避险。从楼里面跑到院子里的空地方,期望寻求安全,其实那巴掌大点的地方并没有安全保障。现在的城市,哪里不是高楼林立?又没有公共避险的场所,真要是遇到灾害性地震,许多人会面临两种结果:被压死在屋里或被砸死在屋外。亲戚一行四人早饭都没吃,打算到城外某大学校区草坪定一定神,待赶到时被告知:“接上级通知,因为地震,外人不能入内”。悲催呀!他们占了国家几千亩地,几万人进去都难见人影,可是容不了因地震避险的几个市民。

想想我们正在热火朝天的所谓城镇化建设,继续象缠绷带一样用高楼把城市一层一层裹起来,一旦遇到灾情,真的就走投无路、束手待毙了。


5、恐惧主要来自房屋质量。仔细想想,城市的人们为什么恐惧地震?主要原因是对城市建筑物的质量没有信心,担心房倒屋塌,夺命伤人。平时曝光的诸多豆腐渣工程早已让人提心吊胆,对任何级别地震可能造成的危害都不敢轻视。试想,如果人们都相信自己使用的房屋能抵御至少八级地震,肯定会镇定许多。正是缺乏建筑质量这颗定心丸,人们就只能在地震中惊恐。

这些问题平时根本想不到,希望父母官们与相关职能部门也能借此有所思考。



编辑烟雨徐行 2013/04/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