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草莓甜了游客乐了农户

 智慧旅游519 2013-04-27

  □张令伟文/摄

在通往山东邹城中心店草莓种植基地的路口上,“品中心草莓,享健康人生,把健康快乐带回家”的宣传广告牌格外引人注目。104国道两侧摆满了新鲜草莓,时不时地有过往车辆停下购买。

让游客带走甜蜜

“这几年我们镇里的几个村种草莓都发了财,我们村和邻居迎河村今年建设了43个高标准的大棚,镇里不光帮助农户培训技术、找市场,建设一个大棚还给予5000元的扶持资金,凭这样的好政策,发展草莓旅游我有信心。”在山东邹城中心店镇龙山村候贻安的大棚里,这位尝到种草莓带来的甜头的村民高兴地对笔者说。

“我们镇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草莓采摘节,中心店的草莓已经做出了品牌,在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5月,很多周边的市民、游客周末休闲都选择到这里采摘草莓。”龙山村支书王宪民说。

王宪民介绍,龙山村是个只有300口人的小村,今年投入建设草莓大棚的有8个大户。他自己就带头建设了5个大棚,忙的时候,需要雇佣几十个临时工采摘草莓,现在每亩大棚一年能收入4万元—6万元。一年就能收回成本。现在,很多村民看到这么好的市场前景,纷纷加入到种植草莓的行列。每到周末,这里排满了四面八方的车辆,这里的草莓靠采摘就能销售大半,市场行情前景看好。

在采摘基地,一直跟踪着农户草莓生长情况的邹城中心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詹庆华向笔者介绍,草莓采摘节期间,日接待游客达3000余人次。通过举办草莓采摘节,将草莓的鲜美和田园乐趣带给游客,让游客在这里体验“甜蜜、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围绕乡村旅游,他们镇里将建设游客集散中心,为采摘游客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创出现代化农业新名片

詹庆华介绍,中心店镇采摘活动从春节前后一直到五一期间,草莓生态观光园的数百个温室大棚全部面向市民开放。近几年,为加大宣传力度,邹城市每年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社会发布中心店镇的草莓产业发展情况、具体位置、驾车路线等广受关注的问题,突出“品中心草莓,享健康人生”主题,将中心店草莓品牌进一步打响。

另外,中心店镇还积极协调农超对接、农企对接,邀请邹城百货大楼、百意超市等各大商场负责人面对面洽谈交流,最大限度减少中间环节,把最新鲜的草莓带给消费者。

“现在,在济宁市场上很多商家在推介草莓的时候都把‘邹城中心店产的’作为推介的由头,中心店草莓已经成了优质品牌,绿色草莓种植也成为中心店镇现代农业的一张新名片。”詹庆华笑着说。

在詹庆华的办公室里,摆放着该镇的草莓产业园示意图。詹庆华介绍,中心店镇在规划建设生态观光园之初,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调研草莓市场供需情况,还专门组织人员赴北京昌平区、安徽长丰县、济宁金乡等地学习草莓栽培技术和营销经验,积极搭建草莓销售平台。针对目前草莓市场紧俏、供不应求的现状,找准了以草莓产业带动农民致富的着力点。

中心店的草莓基地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的104国道两侧东付村、龙山、迎河等村。2012年投资800余万元,在迎河村、龙山村建成高标准草莓生态观光园,全镇草莓种植面积达到4000余亩,中心店镇草莓产业不断扩大。

四大基地拉长采摘游链条

为让“生态”与旅游联姻,中心店镇还种植了金缔盈、东源果蔬绿色蔬菜600余亩,蔡厂山药400亩,九龙山流域杏、核桃、甜柿等干鲜杂果基地2000亩。中心店镇形成了集林果种植基地、草莓种植基地、绿色果蔬基地、绿色蔬菜基为中心的地四大生态旅游区域,将休闲采摘旅游的链条和时间进一步拉长。

同时,这个镇还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要求,以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在每亩大棚补贴5000元的基础上,镇政府还投入60余万元建设园区环形硬化路及配套停车场等服务设施,投资50万元修建连接104国道的龙山北桥,使园区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聘请专家来到大棚内对草莓进行“把脉问诊”,帮助种植户解决了技术难题,让农民在技术上不断进步,促进草莓增产。

今年,中心店政府制定了新的发展计划,草莓种植年内将达到5000亩,在发展蓝莓种植200亩,打造“绿色草莓第一镇”品牌。发挥临城近郊优势,发展精品瓜果蔬菜错时采摘,打造观光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现代农业。

采访结束时,笔者走出中心店镇政府的大门,正对面竖起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播撒干部热情,收获百姓爱戴。”的标语。笔者想,相信在未来采摘旅游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中心店镇的乡村旅游会让老百姓收获更多幸福,镇干部同样也会收获付出后的爱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