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之卷一
天地载道,道存则万物生,道失则万物失。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大自然规律:物极必反、盛极则衰》懂得此道理,身处逆境而乐观积极,积蓄力量走出低谷,相信难到极点肯定会像好的方面转化,因此人就变得豁达!炎炎之火,天期近矣。自知者智,自胜者勇,自暴者贱,自强者成。不矜细行,终毁大德。夫用人之道,疑则生怨,信则共举。《用人之道》有胆无识,匹夫之勇;有识无胆,述而无功;有胆有识,大业可成。柔舌存而坚齿亡,何也?以柔制胜。见一落叶,而知秋临;睹洼中之冰,而晓天寒。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岁寒乃见松柏本色,事险方显朋友伪贤,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草木春秋,亦枯亦荣。智莫难于知人,痛莫苦于去私。君子之生于世也,为其所可为,不为其所不可为。胆劲心方,虽弱亦强。以势友者,势倾则断;以利友者,利穷则散。谄(chan)谀逢迎之辈,君子鄙之。何以货利而少舛(chuan)?上之需也。纲举目张,执本末从。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大智慧》金玉满堂,久而不知其贵;兰蕙满庭,久而不闻其香。故,鲜生喜,熟生厌也,君子戒之。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一贵一贱,乃知世态;一死一生,乃知交情。纵欲者,众恶之本;寡欲者,众善之基。
行之卷二
欲成事必先自信,欲胜人必先胜己。君子受言以明智,骄横孤行祸必自生。孟子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时者,机遇也。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故君子得道,小人求利。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非知之实难;惟行之,艰也。令行生威,威而有信,信则服众。蓄不久则著不盛,积不深则发不茂。学贵有恒,勤能补拙。宁忍胯下之辱,不失丈夫之志。当断不断,必有祸乱;当断则断,不留祸患。精于理者,其言易而明,粗于事者,其言浮而狂。故,言浮者亲行之,其形可见矣。五岳之外,尚有山尊;至人之上,亦有圣人。
止之卷三
《人生要懂得”止“,什么时候该止能做到是很难的》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靡俗不交,恶党不入,可以立身;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见色而忘义,处富贵而失伦,谓之逆道。逆道者,患之将至。恩不可过,过施则不继,不继则怨生;情不可密,密交则难久,中断则有疏薄之嫌。不贪权,敝户无险;不贪杯,心静身安。直木先伐,全璧受疑;知止能退,平静其心。养心莫善于寡欲,养廉莫善于止贪。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潭之鱼,忘于芳饵。外贵而骄,败之端也;处富而奢,衰之始也。去骄戒奢,惟恭惟俭。钱字拆开,乃两戈争金,世人应晓其险也。廉于小者易,廉于大者难;廉于始者易,廉于终者难。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改过宜勇,迁善宜速。迷途知返,得道未远。
藏之卷四
有大而能谦者豫;有才而恃显者辱。山以高移,谷以卑安,恭则物服,骄则必挫。蝼蚁之穴,能毁千里之堤;三寸之舌,可害身家性命。德行昭著而守以恭者荣,功高不骄而严以正者安。聪明过露者德薄,才华太盛这福浅。自高者处危,自大者势孤,自满者必溢。人情警于抑而放于顺,肆于誉而敕于毁。君子宁抑而济,毋顺而溺;宁毁而周,毋誉而缺。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不显。持盈履满,君子兢兢,住不宜显,过显则危。柔之戒,弱也;刚之戒,强也。
忍之卷五
和者无仇,恕者无怨,忍者无辱,仁者无敌。忍一言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心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千尺之松,不蔽其根者,独立无辅也;百里之林,鸟兽群聚者,众木威济也。故,贤者聚众而成事,恕众而收心。宁让人,勿使人让我;宁容人,勿使人容我;宁亏己,勿使我亏人。此君子之为也。与人当宽,自处当严。不制怒,无以纳谏,不从善,无以改过。不期而遇,时也,无利而助,诚也,助而无怨,是为君子之德。容人者人容,治人者人治,狭路行人,让一步为高,酒至酣处,留三分最妙。
信之卷六
宽则得众,恭者宜人,信则信人,敏者功成。厚德可载物,拙诚可信人。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诡谲(jue),此乱道之根也。践行其言而人不信者有矣,未有不践言而人信之者。巧伪似虹霓,易聚易散;拙诚似厚土,地久天长。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已;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修学不以诚,则学浅;务事不以诚,则事败。友者,温不增华,寒不改叶,富不忘旧,历夷险而益固。坚石碎身,其性不易,君子素诚,其色不改。夫信天地之诚,四时生焉,春华秋实;夫信人之诚,同尔趋之,霸业兴焉。君子不失信于人,不失色于人。君子行法,公而忘私;小人行贪,囊私弃公。
曲之卷七
水曲流长,路曲通天,人曲顺达。豪夺不如智取,己争不如借力。山势崇峻,则草木不茂;水势湍急,则鱼鳖不生。观山水可以观人矣。屈己者和众,宽人者得人。自重者生威,自畏者免祸。用心而志大,智圆而行方,才显而练达,成事之基。渊深鱼聚,林茂鸟栖。处大事贵乎明尔能新,处难事贵乎通而能变。择路宜直,助人宜曲;谋事宜秘,处人宜宽。圣人不能为时,而能以事适时,事适于时者其功大。山,水绕之;林,鸟栖之,曲径可通幽也。处君子宜淡,处小人当隙,处贼徒当方圆并用。
厚之卷八
兵不厌诈,击敌无情。在上者,患下之骄;在下者,患上之疑,故,下骄,上必削之;上疑,下必惧之。人心叵测,私欲惑尔,去私则仁生。糜情羁足,疑事无功。毒来毒往,毒可见矣。蜂虿之毒,可伤肌肤;人心之黑,可弥日月。无欲则生仁,欲盛则怀毒。君子怀德养人,小人趋利害人。怀德者德彰,趋利者利显。行事审己,旨在利弊。有奇思方有奇行,有奇举必有奇事。成大事者,鲜有循规蹈矩之行。
舍之卷九
伐欲以炼情,绝欲以达志。大勇无惧,命之不惜,何足惧哉?穷思变,思变则通;贵处尊,处尊则怠。逐利而行多怨,割爱适众身安。将欲扬之,必先抑之;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君子不为轩冕失节,不为穷约趋俗。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富贵生淫欲,沉溺致愚疾。溺财伤身,散财聚人。退以求进,舍以求得。

(九)人生十字诀
学会“选择”——因为“选择不对,干了白费”;
学会“合作”——学会跟自己的朋友合作,跟自己的对手合作,甚至跟自己的敌人合作,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但有永远的利益;
学会“妥协”——只要符合双方的利益,妥协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你无能;
学会“拒绝”——“拒绝”是你的权力,不要把自己比作救世主,你没有义务给别人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或者做不到的事;
学会“放弃”——你不是万能的,不需要做太多的事,将市场需要的、自己擅长的、比较喜欢的事努力做成一流就可以了。只要你按这“十个字”去做,你的人生将一定非常精彩。
(段绍译快乐理财游学苑第25期民间借贷班)

(十) 三字人生
人生三不争:不与上级争锋,不与同级争宠,不与下级争功。
人生三修炼: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直。
人生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亏是福。
人生三为: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人生三不等:孝老,行善,健身。
人生三快事:美酒、 挚友、 枕边书!

(十一)人生为人处事治学“三字诀”
(作者:寇利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不乏人生为人处事治学的格言警句,现辑录几则,以飨读者。
立国三要素:人口、财富、教育。
自古传位有三:立嫡、立长、立贤(国治立嫡不立长,国乱立贤不立嫡)。
历代亡国有三:虐民、妖言、扣饷。
人生立身之本:谦、俭、劳。
为人三法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人生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壮之时,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德。
圣人“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天下有达尊者三:爵一、齿一、德一。
三德智仁勇(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一官清慎勤(清正廉洁、慎言慎行、勤勉勤劳)。
三省吾身:与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专不习乎?
大丈夫人格三特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人生三毒:贪、嗔、痴。
人生三大悲哀:英雄末路、美人迟暮、江郎才尽。
君子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古时三防:防官如防贼、防权如防火、防权力的滥用如防洪。
三明主义:皇帝总是圣明的,长官总是英明的,上级总是高明的。
古时对文人的三种称谓:君子、夫子、才子,即有德之士、饱学之士、多才多艺之士。
中国老百姓的三个梦:明君梦、清官梦、侠客梦。
改变一个人的三种因素:信仰、金钱、真爱。
新时期“四有三无”青年:有田不种、有工不做、有店不开、有书不读;无远大理想、无奋斗精神、无一技之长。
新“三心二意”:即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谋事三法:谋上而得中,谋中而得下,谋下而不得。
为老百姓服务三法:对老百姓的困难,要闻风而动;对老百姓的上访,要克制冲动;对老百姓的反映,要谨慎行动。
帮忙三法:给上级帮忙,先办事,后讲原则;给下级帮忙,先将原则,后办事;给朋友帮忙,既将原则,又办事。
求学的三个条件: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学习三法:创新学、灵活学、扎实学。
做学问三法:惜时、专心、苦读。
治学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美学三原则:始而追求,继而实现,终于超越。
以上诸处,只是寻章摘句,管中窥豹,对现时的为人处事治学,虽无指导意义,却不无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