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市教委发布2013年度本科警告专业

 金色的田野 2013-04-27

  曾经颇受考生追捧的管理类和IT类专业,如今正纷纷亮起“黄灯”。市教委昨天(4月22日)发布2013年度本科预警名单。此次被预警的专业共有15个:日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艺术设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广告学、电子商务、社会工作、交通运输。

  据了解,这些专业之所以被预警,是因为它们在本市高校中重复设置多,连续多年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低,调剂和征求志愿录取率高,且毕业生签约率和就业率低。

  六大专业第二次“吃牌”

  对比一年前市教委发布的预警专业名单,记者发现,包括艺术设计、公共事业管理、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广告学和社会工作在内的6个专业,已是第二次吃“黄牌警告”。

  记者调查发现,就学科布局看来,这些专业确实有“过剩”之嫌。

  比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大类,沪上24所高等院校里,拥有公共管理类一级学科点的高校为13所。电子信息工程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也是类似的情况,沪上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高校12所,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的高校数10所。

  这次被预警的工商管理专业,在沪上14所高校中都设有一级学科点。

  此外,普通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近年来急速扩招的“恶果”,已能在毕业生就业上有所反映。这一次,和艺术类专业有关的广告学和艺术设计,均被列入“预警专业”。有统计表明,全国有超过1000所高校开设了艺术专业和院系。在上海,有19所高校开设艺术设计专业,而这两年,毕业生的签约率并不理想,曾一度逼近60%的“警戒线”。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本科学管理似乎早了点

  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现象是:近年来十分热门的管理学类专业,在这次预警专业榜上占了三分之一。从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再到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人们不禁要问,管理学专业,到底怎么了?

  “现在随便走进任何一所大学,都能发现它开设管理学类的专业。”上海交通大学安泰与管理学院教授万国华说,管理学毕业生“过剩”甚至出现就业危机,并不让人吃惊。因为国内很多高校并不具备师资条件和科研实力,其中一些都是早些年管理学专业门槛低时,仓促上马招生的。“现在很多没必要管控的专业,都在教育部的控制专业目录上。但像管理学这样已经泛滥的专业,却没有被管控。”

  实际上,管理学类专业有很强的特殊性。万国华解释说,像美国哈佛等商科教育很发达的世界名校,本科一般都不设置管理学专业。学界的一个普遍看法是,像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这类专业,学生在就读前最好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因此,这些学科更适合在经管学院研究生或商学院MBA项目中开设。

  以市场营销为例,虽然市场上非常需要营销和销售人才,但对众多本科生来说,读这个专业可能会处于“两不靠”的境地:一方面,当普通的销售员,缺乏专业背景知识,职场竞争力不足;另一方面,像企业产品营销策划这类岗位,听上去是“香饽饽”,但一般要求从业人员有行业经验。

  万国华建议,若高中生报考大学、对管理学确有兴趣,不妨选择更具“技术含量”的方向,比如财会、金融以及管理科学等。

被预警不等于人才饱和

  针对预警专业,市教委表示,将加强对预警专业办学质量的检查评估。开设这些专业的高校,必须认真研究专业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模式,评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分析专业教学和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另一方面,市教委将加强对预警专业办学规模的调控,从宏观上调整高校的专业招生结构,减少预警专业的招生总量。根据以往的做法,预警专业的招生计划将比上一年度减少10%。

  即将进入5月,不少高三生将进入填报志愿阶段。昨天,多位专家表示,对于“预警专业”要冷静分析、客观看待。

  “一些专业被预警,并不等于所有院校开设的这个专业都成问题,更不是说这个对应的行业不需要人。”一位在沪上一所985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执教的教授告诉记者,据他所知,沪上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和华师大都开设有和环境科学相关的专业,且四校在研究领域上各有侧重,互为补充,近年来很多本科毕业生都选择出国深造,并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记者 樊丽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