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医重点(终稿)
2013-04-27 | 阅:  转:  |  分享 
  
第一章:

1.《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四大医学典籍可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3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

具体如下:(一)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二)恒动观念:恒动观念是指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生理上,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②病理上,从病因作用于机体到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全过程始终处于变化之中。③疾病防治,一切病理变化都是阴阳运动失衡,偏盛或偏衰的结果。

(三)辨证论治:包括辩证和论治两方面。①辩证是将四诊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关系,然后概括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②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实施治疗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③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总过程。



第二章: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用“对立、互根、消长、转化”来概括其基本内容。

概况:(一)对立(制约)——阴阳双方相互斗争、制约,维持事物的动态平衡。

(二)互根(依存)——阴阳双方各以对方为存在的前提。(一、二)综合--阴阳对立统一。

(三)消长(在一定限度内),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事物发生发展的动力(量变过程),

(四)转化(在一定条件下),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促成事物的变化(质变过程),

(三、四)综合—事物永远处于运动状态。详细:(一)“对立”,即相反,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内相互对抗、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表现为相反、斗争、排斥、制约;然而,它们又统一(动态平衡),平衡的取得是阴阳双方斗争的结果,是一种相互制约状态下的平衡,而不是静止状态下的平衡。

(二)阴阳的互根,或称“阴阳相成”,“互根”即对立着的阴阳双方,又相互依存、互为根本,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通俗而言即“相互依存”,“相反相成”。

(三)阴阳的消长,“消长”的含义,消——减少、消亡,长——增加、增长,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的量和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与消减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消长必须在一定限度内,以维持相对平衡。

(四)阴阳的转化。事物的双方运动变化的形式,除相互消长表现为量的增减之外,还可表现为性质的转变(质变)。“转化”的含义,阴阳相互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对方转化,从而出现性质的转变。“转化”表现为重阳必阴,热极生寒;重阴必阳,寒极生热;

















2.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答:(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由阴阳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而各组织结构,都可划分其阴阳属性。阳--人体部位:上部、体外、背、四肢外侧,脏腑组织

--六腑、络脉、气、皮毛;阴--人体部位,下部、体内、腹、四肢内侧,脏腑组织--五脏、经脉、血、筋骨。(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保持对立统一协调的结果。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使人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平人。人体生理功能,无论从整体还是从部分而言,皆可以阴阳加以概阴括。

阳--生理活动:兴奋、亢进、温煦、功能活动,气机运动:升、出;阴--生理活动:抑制、衰退、滋润、营养物质;气机运动:降、入;(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中医学认为,人体阴阳平衡——生理状态;人体阴阳失调——病变状态;阴阳失调——疾病变化的总病机之一,可分为偏胜偏衰二方面,病变中以寒、热的形式表现出来。(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以阴阳来概括说明病变部位、性质及各种证候的属性。审别阴阳——中医辨证的总纲领。(五)用于疾病的防治:防病治病的目的,是保持和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达到阴阳平衡。调和阴阳——中医治病的总原则。①指导养生。:顺从四时阴阳变化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②指导疾病治疗,把握阴阳失调的状况,用药物、针灸等方法去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使之归于平衡。原则:补其不足(扶正),泻其有余(祛邪);

3.五行概念:五,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行,一是指行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因此,可将“五行”定义为:金水木火土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4.五行的生克制化。

生克——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既相互资生又相制约,以维持五行间的协调和稳定,促进事物的生化与发展。制化——制,制约,克制;化:生化,变化;“制则生化”,生中有制,制则有生。

(1)以相生规律阐释五脏间的相互资生关系: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火生土——心火以温脾阳,助其运化;土生金——脾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生水——肺清肃下降以助肾水;水生木——肾水以涵养肝木。

(2)以相克规律阐释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木克土——肝之条达以疏泄脾土的壅滞;土克水——脾之运化以防止肾水泛滥;水克火——肾水上济于心以防心火亢烈;火克金——心火之阳热以制约肺金清肃太过;金克木——肺气清肃下降以抑制肝气升发太过;结论:五脏相生相克维持动态平衡。

第三章:

1.①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脏多为实质性脏器,其共同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贮藏精气;②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多为中空管腔性器官,其共同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传化水谷糟粕。③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恒之腑,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形类似于腑,而不同于六腑,其生理功能是“藏而不泻”,类似于脏。

2.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①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脏象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结构和功能上不可分割,其一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将六腑、五体、五官、七窍、四肢百骸等联结成有机整体。②五脏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赖自然环境以生存,人得生命活动必然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机体对自然环境也通过反应做出影响。(二)从“象”考察“脏”的功能活动:脏象学说着重对人整体的观察,通过外部征象,认识内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3.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系统连属。

(一)心;☆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与小肠相表里。(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的作用。生理:气血运行通畅,脏腑机能正常。心气充足:面色红润光泽,舌色淡红,脉和缓有力。病理:血脉空虚,脉虚无力;心气不足:心血瘀阻,唇舌紫暗,脉结代。(2)心主神志;广义:人体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即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狭义: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生理: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病理:失眠、多梦、健忘、精神不振、谵妄、昏迷等。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关系密切。

系统连属:(1)心在志为喜:心的生理功能与情志的“喜”有关。(2)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全身血脉都属于心,面部色泽能反映心气的盛衰。(3)心开窍于舌:指心的气血与舌相通,舌的正常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主神的功能。通过对舌的观察,来了解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功能状态。(4)心在液为汗:“血汗同源”。

(二)肺;☆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①主气,主一身之气—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的调节;主呼吸之气—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②司呼吸: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具有呼吸功能。(2)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布散的作用;①肺的气化作用,将浊气排出体外;②肺气扩散运动,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③肺气布散功能,将卫气散至全身体表;(3)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①肺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②将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液下输膀胱形成尿液排出体外;③肃清肺和呼吸道异物。(4)通调水道;是指肺通过宣发与肃降调节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及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5)肺朝百脉,主治节;①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脉都会聚于肺,经呼吸、宣降进行气体交换后输送全身。功能:助心行血。②主治节: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作用。功能:①肺司呼吸,调节气体交换;②调节气机,调节气的升降出入;③助心行血,推动和调节血运;④调节水液代谢。

☆系统连属⑴肺在志为悲忧:“悲忧”的情志活动与肺有关;⑵肺在液为涕:鼻为肺窍,涕为鼻黏膜分泌的黏液,有润泽鼻窍的作用⑶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肤、毛、汗腺依赖肺所宣发的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⑷肺开窍于鼻:鼻与喉相通而联于肺。发音与肺有关。

(三)脾;☆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以维持其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2)脾主升清;指脾气以升为顺。水谷精微,脾气上升,头目,心、肺,化生气血,维持内脏正常位置。(3)脾统血;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

☆系统连属:①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四肢肌肉的壮实与功能的发挥与脾气的运化功能有关。②在志为思:“思”的情志活动与脾的运化、升清功能有关。③在液为涎:涎由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④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与脾运化功能有关;口唇的色泽与脾气的健运、气血的充足与否有关。

(四)肝;☆生理功能:(1)肝主疏泄;①调畅气机;指肝的主升、主动、主散的特性,能疏通、畅达、升发气机。②助脾运化;具体表现在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功能,脾胃的升降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③调达情志;肝主疏泄--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开朗;④调节生殖功能;指男子的排精、女子的排卵和月经来潮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2)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人动--血运于全身;人静--血归于肝;

☆系统连属:①肝在志为怒:“怒”的情志变化与肝有关,怒易伤肝;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易发怒;②在液为泪:泪有濡养,滋润和保护眼睛的作用。③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全身筋膜有赖肝血的滋养。④开窍于目:指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的视物功能有赖于肝的疏泄和肝血的濡养。

(五)肾;☆生理功能:(1)主藏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的来源: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后天之精:来源于食物中的水谷精微。精的主要生理功能:①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②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2)肾主水;是指肾脏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津液代谢需要肾阴和肾阳的调节。“肾阳为开”—尿液生成排出;“肾阴为合”—水液的重吸收;(3)肾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清气,防止呼吸表浅,调节呼吸的作用。

☆系统连属:①在志为恐:恐惧、害怕的精神状态与肾有关。②在液为唾:唾为为肾精所化,有润泽口腔,帮助食物下咽的作用。③开窍于耳和二阴: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充养;前阴的排尿和生殖功能,后阴的排泄粪便作用均与肾有关。④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肾精有促进骨骼生长发育的功能;肾精能化生骨髓,脑髓和脊髓;“齿为骨之余”,齿由肾中精气所充养;“发为血之余”,肾精能化血,血能养发。



第四章病因病机

一六淫

1.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当六气作为致病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生时,才称为“六淫”或“六邪”。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1)外感性:六淫之邪自外界侵犯人体,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而发病。(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3)地域性: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的区域密切相关。(4)环境性:六淫致病与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5)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伤人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入人体而致病。(6)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可发生转化。

二:痰饮

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致病特点:1.阻滞气机运行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半身不遂、胸闷气喘、咳嗽吐痰、恶心呕吐、胸闷心痛等。2.影响水液代谢3.易于蒙蔽心神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神昏谵妄,癫、狂、痫等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5.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三:淤血

是血液运行障碍、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包括离经之血停积体内,以及阻滞于脏腑经络内的运行不畅的血液。

致病特点:

阻滞气机,瘀塞经脉影响新血生成,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瘀血致病的症状特征:(1)疼痛: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痛势尤甚。(2)肿块:若在体表,谓之血肿:局肿胀隆起。若在体内,谓之癥积:扪之质硬,坚固难移。(3)出血:出血量少而不畅,血色紫暗,或夹有瘀血块;(4)紫绀:面色紫暗,口唇,爪甲青紫;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皮肤紫癜;(5)舌象:舌质紫暗,或舌有瘀斑、瘀点,或舌下静脉曲张等(6)脉象:脉细涩、沉弦,或结代;

四、亡阳与亡阴

(1)亡阳:是机体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属于阳的功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突发而极重的虚寒证。

特点——阳的功能全部衰竭,而以温煦、推动、兴奋、卫外功能衰竭尤为突出。

表现——汗淋漓,心悸气喘,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畏寒蜷卧,精神萎靡,脉微欲绝。

(2)亡阴:是机体阴气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损耗或丢失,而致全身属于阴的功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突发而极重的虚热证。

特点——属阴的功能全部衰竭,而以宁静、滋润与内守功能衰竭最为明显表现——足虽温而大汗不止,烦躁不安,心悸气喘,体倦无力,脉数疾躁动等危重之象。

第五章

一、望色

⒈常色:主色:指由禀赋所致、终生不变的色泽。客色:指受季节气候、生活和工作环境、情绪及运动等不同因素影响所致气色的短暂性改变,非疾病所致。

⒉病色:病色包括五色(青、黄、赤、白、黑)善恶与变化。

善色:明润光泽而含蓄,表示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恶色:晦暗枯槁而显露,表示病情较重,预后欠佳。

(1)青:主寒、痛、瘀血、惊风。(2)赤:主热证。如满面通红(实热证)、两颧红赤(虚热证)(3)黄:主脾虚、湿。如萎黄:脾胃气虚。黄肿:脾虚湿盛。阳黄:湿热证。阴黄:寒湿证。(4)白色:主虚、寒。面色淡白无华:气血虚。面色晃白:属阳虚。面色苍白:亡阳、脱血夺气或阴寒内盛。





二、望舌

正常舌象概括为“淡红色,薄白苔”。即舌质淡红明润,胖瘦适中,柔软灵活;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

(1)望舌色:1)淡白:主虚证、寒证。舌色淡白(气血不足证)淡白而瘦薄(气血两虚)淡白而胖嫩(虚寒证)。2)红舌:主热证舌红苔黄(实热证)舌红少苔(虚热证)。3)绛舌:主邪热炽盛、阴虚火旺。舌绛有苔—温热病热入营血,或脏腑内热炽盛;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久病阴虚火旺,或热病后期阴液耗损。4)青紫舌:主气血不畅。

阴寒内盛—舌色淡紫带青,嫩滑湿润;热毒炽盛—舌紫红、紫绛而干枯少津;舌青紫或紫黯—外伤;瘀血阻滞局部—紫色斑点。

(2)苔色:1)白苔:主表证,寒证。苔薄白为病邪在表;苔白而厚,主湿浊内盛,或寒湿痰饮;苔白滑黏腻多主痰湿;若舌苔白如积粉,舌质红赤,则主湿遏热伏,或瘟疫初起;苔白厚燥裂,可见于湿温病邪热炽盛,暴伤津液。2)黄苔:主热证。薄黄苔常为风热在表;苔黄黏腻,为湿热或痰热食滞;焦黄干裂或有芒剌,为里热盛极,耗伤气阴。3)灰黑苔:主里热、里寒之重证。苔灰黑湿润多津,多由白苔转化而成,为寒湿。苔灰黑干燥无津液,多由黄苔转化而成,为火热证候.

二、脉诊

(1)浮脉:脉象:轻取即得,如水上浮木。特点是脉搏显现部位表浅。

主病:表证。有力为表实证,无力为表虚证。

(2)沉脉:脉象:重按始得,如石沉水底。特点是脉搏显现部位深沉。

?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证,无力为里虚证。

(3)迟脉:脉象:一息脉来不足四至。特点是脉搏次数少。

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4)数脉:脉象: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特点是脉搏次数多。

?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5)弦脉:脉象:端直如长,如按琴弦。特点是脉的硬度较强。

主病:肝胆病,诸痛、痰饮

(6)涩脉:脉象:脉细行迟,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

主病:气滞血瘀、痰食内停—有力;精伤、血少—无力。



第六章

八纲的概念: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表里鉴别:

?

表证

里证

半表半里 寒热 发热恶寒并见 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 寒热往来 内脏

及其它症状 头身疼,鼻塞,喷嚏等,内脏症状不明显 内脏证候如咳喘心悸,腹痛,呕泻等 胸胁苦满 舌苔变化 不明显 多有变化 不明显 脉 多浮脉 多沉脉等 多弦脉











寒证热证鉴别:

证类 寒热喜恶 口渴 面色 四肢 神态 大便 小便 舌象 脉象 寒证 恶寒喜暖 不渴 白 冷 蜷卧 稀溏 清长 舌淡苔白而润 迟或紧 热证 恶热喜冷 渴喜冷饮 红 热 躁动 秘结 短赤 舌红苔黄而干 数或滑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虚证实证

寒热形寒肢冷、五心烦热寒战、壮热

面色淡白、颧红红润满面通红

形体形体消瘦形体壮实

精神声低息微声高气粗

疼痛痛处喜按痛处拒按

舌象舌质娇嫩、舌淡少苔舌质苍老、舌苔厚腻

脉象脉无力脉有力

病程长短



亡阴与亡阳证鉴别要点

证候汗寒、热四肢面色口渴气息舌象脉象

亡阴证汗热味咸身热恶热温潮红渴喜冷饮气粗红干细数疾而无力

亡阳证汗冷味淡身冷恶寒厥冷苍白渴喜热饮气微白润微欲绝



第七章

防治原则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调整阴阳和气血、扶正祛邪、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治疗总则。

防治原则:养生与预防、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同病异治异病同治、饮食因人因地制宜。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治疗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如感冒可有风寒、风热、暑热、气虚等不同,治法亦各有不同。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治疗。

治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基本治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



















第八章中药

1四气:只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119

2五味: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119

3“七情”指单味药的应用和药物的配伍关系,“七情”配伍如下:121

单行:用一味药治疗疾病谓单行。如人参治疗气虚欲脱证;马齿苋治疗痢疾。

相须性能功效的药物。

相使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提高主药物的。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如

相杀一种药物能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相恶一种药物另一药物,。如恶

相反两种药物,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十八反”、“十九畏”。

最早见于张子和《儒门事亲》

12.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 【功效主治】益气固表、大补元气、益气摄血、益气活血、益气健脾、益气补肺、益气生津、益气安神

13.黄芪【性味】甘,微温【功效主治】补气升阳、益气固表、益气利水、益气摄血、益气活血、托毒排脓

14..白术【性味】苦、甘,温【功效主治】益气健脾、利水燥湿、固表止汗、益气安胎

15..黄芩【性味】苦,寒【功效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热凉血、清热安胎











第九章方剂

1方剂组方原则:(君臣佐使)180

君药:

臣药:

佐药:一是为佐助药,二是为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烈性三是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一是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作用

5.藿香正气散:【组成藿香甘草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厚朴大承气汤【组成】大黄12厚朴15枳实12芒硝9【功用】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大便,拒按,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脉沉实下利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鞕有块,口舌干燥,脉滑数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功用】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食少便溏,语声低微,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功用】疏肝解郁,健脾【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致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方】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当归养血血、白芍养血柔肝,共为臣药;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共为佐药。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手太阴肺

4阳脉之海:督脉后行腰、背、项、头后部的正中线,上至头面,入脑,贯心、络肾,在生理上能总督一身阳经,故又称“阳脉之海”。与脑、髓、肾的功能有密切联系。

5阴脉之海:任脉前行于腹、胸、颈、面部的正中线,在生理上能总任一身阴经,故又称“阴脉之海”,与妊娠有关,故又有“任主胞胎”的说法。



6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分布于十四经脉循行路线上的腧穴,共有361穴名。

7腧穴主治规律:(1)腧穴的远治作用:是十四经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穴位,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器官的病症,有的还具有全身性的作用。例如列缺不仅能治疗上肢病症,还能治疗头顶部、胸、肺、咽喉以及外感病症等;阳陵泉不仅能治疗下肢病变,还能治疗胁肋、胆、肝、神志病以及痉挛、抽搐等病症。(2)腧穴的近治作用:全身所有腧穴,均能治疗所在部位及其临近器官的病症,称谓腧穴的近治作用。比如鼻区的迎香、口合髎、以及邻近的上星。通天等均能治疗鼻病,胃的中脘、梁门以及邻近的章门、气海均能治疗胃病等。(3)特殊作用大量的临床实践已经证明,针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例如泄泻时,针刺天枢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又能通便。此外,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治疗作用

阴经(属脏) 阳经(属腑) 循行部位

(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 手 太阴肺经 阳明大肠经 上肢 前部 厥阴心包经 少阳三焦经 中部 少阴心经 太阳小肠经 后部 足 太阴脾经 阳明胃经 下肢 前部 厥阴肝经 少阳胆经 中部 少阴肾经 太阳膀胱经 后部

8常用骨度分寸表

分部 部位起止点 骨度(寸) 头部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 12寸 胸腹部 胸剑结合中点至脐中 8寸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 5寸 两乳头之间 8寸 上肢部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9寸 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 12寸 下肢部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 19寸 腘横纹至外踝尖 16寸

9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四指作3寸





















10腧穴定位

1合谷:(手阳明大肠经);在第1、2掌骨之间,约当第2掌骨桡侧之中点。简便取穴,拇、食两指张开,以另手的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指蹼缘上,拇指指端到达处取穴。

2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处。

3三阴交:(足太阴脾经);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

4肺俞:(足太阳膀胱经);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5胃俞:(足太阳膀胱经);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6太溪:(足少阴肾经);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7内关:(手厥阴心包经);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8外关(手少阳三焦经);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9阳陵泉:(足少阳胆经);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11毫针进针方法

1指切进针法:左手拇指切穴,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刺入。短针进针。



3提捏进针法:左手拇、食二指捏起,右手持针捏起刺入适用于皮肤浅薄部位进针。

拇、食指将皮肤向撑开,使绷紧,右手针刺入适用于



三、心悸

一、心神被扰【】

【】【】【】

二、心血不足【】【】【】【】

三、阴虚火旺【】【】【】【】

四、心阳不振【】【】【】【】

五、心血瘀阻【】

【】【】【】





一、感冒

【病因病机】1.外感邪气;2.卫外不固。

【辨证论治】

外感风寒【证候】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喉痒或咳嗽声重,吐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证候分析】风寒外袭,致肺气失宣,上窍不利,故见鼻塞流涕,咳嗽痰清稀等;风寒束表,寒为阴邪,其气凝闭,卫阳被遏,正邪相争,故见恶寒、发热、无汗;经络受阻,阳气不能宣通,故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之邪在表之征。【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葱豉汤(葱白、淡豆豉)

外感风热【证候】发热重,微恶风,或有汗出,头痛切胀,咳嗽咳痰黄稠,口干微渴,咽喉焮红作痛,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证候分析】风热为阳邪,侵袭肌表,卫阳受遏,正邪相争,故发热、微恶寒;风热犯表,热蒸肌肤,皮毛腠理开泄,故汗出;风热上扰,故头痛且胀,咽喉焮红作痛;风热犯表,肺失宣肃,故咳嗽痰黄稠;热邪伤津,故口干微渴;舌苔白微黄,脉象浮数,为风热袭于肺卫之征象。【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金银花、连翘、淡豆豉、牛蒡子、薄荷、荆芥穗、苦桔梗、甘草、竹叶、鲜芦根)加减。

3.外感暑湿【证候】身热,微恶寒,有汗不解,肢体酸重或疼痛,头重而晕,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证候分析】暑邪侵犯肌表,卫阳被遏,腠理开泄,故出现身热、微恶寒、汗出心烦等;暑邪灼伤津液,故见口渴、小便短赤;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暑湿相兼为病,病邪缠绵难解,故虽汗出而热不退,口虽渴而不多饮;暑湿侵表,肺卫不宣,鼻窍不利,故咳嗽痰黏,鼻流浊涕;湿性重浊,留滞肌肉筋骨,故肢体酸重或疼痛;清阳不升,故头重而晕;脾阳受遏,气机不行,故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为暑湿之征。【治法】解表清暑,芳香化湿。【方药】新加香薷饮(香薷、鲜扁豆花、厚朴、金银花、连翘)、藿香正气散

气虚感冒【证候】恶寒发热,或热势不盛,头痛鼻塞,咳嗽痰白,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力。【证候分析】素体气虚,卫外不固,腠理疏松,易感风寒之邪,乃气虚感邪之特征。风寒袭表,营卫失调,邪正相争,肺气不宣,则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脉浮等;卫阳不固,邪正相争不甚,故热势不盛;肺气亏虚,故见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力均为气虚之象。【治法】益气解表。【方药】参苏饮(人参、紫苏叶、葛根、前胡、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桔梗、枳壳、木香、生姜、大枣)加减。

阴虚感冒【证候】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头痛头晕,心烦口渴,手足心热,干咳少痰,舌红,脉细数。【证候分析】阴虚之体,肺素有燥热。复感外邪,营卫失和,邪正相争,故见身热、微恶风寒;阴虚津少,不能作汗,故无汗或微汗;肺阴不足,清肃之气不行,故干咳少痰;阴虚生内热,其病在阴分,故手足心热;虚火上扰于心,故心烦;阴不敛阳,虚阳上亢,故头痛头晕;口渴、舌红、脉细数为阴虚有热之象。【治法】滋阴解表。【方药】加减葳蕤汤(玉竹、生葱白、桔梗、白薇、淡豆豉、薄荷、炙甘草、大枣)加减。





















二、咳嗽【病因病机】1.外感咳嗽;2.内伤咳嗽。

外感咳嗽

风寒咳嗽【证候】咳嗽,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喉痒声重,头痛,恶寒,无汗,或见发热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证候分析】风寒束肺,肺失宣降,则咳嗽,喉痒声重;鼻窍不利,故鼻塞流清涕;风寒束表,腠理闭阻,卫外之阳被遏,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全身酸痛;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故痰白而稀;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为风寒在表之象。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杏苏散(杏仁、紫苏叶、橘皮、半夏、生姜、枳壳、桔梗、前胡、茯苓、甘草、大枣)加减。

风热感冒【证候】咳嗽,咯痰黄稠,或兼发热恶风,头痛咽痛,汗出口干,舌苔薄黄,脉浮数。【证候分析】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热炼津液成痰,故见咳嗽,咳痰黄稠,口干;风热之邪侵袭肌表,卫阳受遏,邪正相争,故身热恶风;风主疏泄,风热犯表,皮毛腠理开泄,故汗出;风热上扰,熏蒸咽喉,故头痛咽痛;舌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侵于肺为之象【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杏仁、芦根、甘草)加减。

3燥热咳嗽【证候】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或痰粘难咯,或痰带血丝,咳引胸痛,鼻燥,咽干,喉痛,舌尖红,舌苔薄黄,脉细数。【证候分析】热燥之邪伤肺,津液耗损,肺气不利,故见干咳痰少或无痰,或痰黏难咯,鼻燥咽干,喉痛;如燥热之邪伤及肺络,则痰带血丝,咳引胸痛;舌尖红,舌苔薄黄,脉细数,乃燥热伤津之象【治法】清肺润燥。【方药】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浙贝母、豆豉、栀子、梨皮)加减。

内伤咳嗽

痰湿咳嗽【证候】咳嗽痰多而白粘,胸脘作闷,纳呆,身重易倦,舌胖苔白腻,脉濡滑。【证候分析】痰湿上积于肺,阻碍肺气,肺气不利,故咳嗽痰多,色白而黏,胸脘作闷;湿困脾阳,脾失健运,则纳呆,身重易倦;舌胖苔白腻,脉象濡滑,乃痰湿停积之象。【治法】燥湿健脾,化痰止嗽。【方药】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加减。

痰热壅肺【证候】咳嗽或气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色黄,质粘稠,咯痰不爽或痰中带血或咯痰有腥味,胸胁胀满,咳时引痛,或有身热面赤,口渴欲饮,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证候分析】痰热壅肺,肺失清肃,故咳嗽气促,痰多色黄,质粘稠,咳痰不爽;痰热郁蒸,则咯痰有腥味;热伤肺络,则胸胁胀满,咳时引痛,痰中带血;肺热内郁,灼伤津液,则身热面赤,口渴欲饮;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之征【治法】清热化痰【方药】清金化痰汤(黄芩、栀子、桔梗、麦冬、桑白皮、浙贝母、知母、瓜蒌皮、橘红、茯苓、甘草)加减。

肝火伤肺【证候】气逆则咳,咳嗽阵作,痰粘难咯,面红咽干,口干口苦,咳引胸胁作痛,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证候分析】肝失条达,郁而化火,肝火犯肺,肺失清肃,自觉气逆于喉而咳嗽阵作;肝火上炎,灼伤津液,故咳则面红咽干,口干口苦,痰黏难咯;胁肋为肝经循行部位,故咳引胸胁作痛;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为肝火犯肺津亏之象【治法】清肝降火,泻肺止咳。【方药】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生甘草、粳米)合黛蛤散(青黛、海蛤壳)加栀子、黄芩等。

气虚咳嗽【证候】咳嗽咯痰清稀,面色晄白,气短懒言,声音低微,喜温畏寒,自汗,容易感冒,舌质淡嫩,脉虚弱。【证候分析】肺气亏虚,肃降失司,故咳嗽,咯痰清稀,面色晄白,气短懒言,声音低微;肺气不足,卫外不固,则畏寒,汗出,易患感冒;舌淡,脉虚弱,均为肺气虚弱之象。【治法】益气固表,止嗽除痰。【方药】六君子汤(人参、炙甘草、茯苓、白术、陈皮、制半夏)合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加减。

阴虚咳嗽【证候】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或咳痰带血,咽干声嘶,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无力或细数。【证候分析】肺阴亏虚,肺失濡润,宣降失常,故干咳或痰少而黏,咽干声嘶;阴虚生内热,故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热伤经络,则痰中带血;舌红,脉细数,乃阴虚火旺之象。【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方药】百合固金汤(生地黄、熟地黄、麦冬、贝母、百合、当归、炒勺药、甘草、玄参、桔梗)加减。

四、胃痛

一、肝郁气滞【】【】【】【】

二、瘀血阻络【】【】【】【】

三、饮食积滞【】【】【】【】

四、脾胃虚寒【】【】,纳运不健,中寒内生,胃失温煦,故胃脘隐痛,喜暖喜按;得食则寒气稍散,故痛为之减轻;寒聚中焦升降失常,浊阴上逆则呕吐清水;脾胃寒虚运化失职,湿浊下注则大便溏;脾主四肢,脾胃虚寒,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故肢冷畏寒;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阳虚,生化不足,故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质淡白,脉虚或细弱均为脾胃虚寒之象。【】【】

五、胃阴亏损【】【】【】【】

五、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泄出如水样的病症。

感受外邪(一)寒湿(风寒)【证候】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来势较急,或兼寒热头痛,肢体酸楚,舌苔薄白或白,脉浮或濡缓【证候分析】外感寒湿或风寒之邪,侵袭肠胃,脾失健运,清浊不分,并走大肠,故肠鸣泄泻而清稀;寒湿内盛,肠胃气机受阻,故腹痛,如兼寒邪束表,则见寒热头痛,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若苔白腻,脉濡缓,为寒湿内盛之象【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方药】藿香正气散(藿香、紫苏、白芷、桔梗、白术、厚朴、半夏曲、大腹皮、茯苓、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加减。表证重者加荆芥、防风;湿困较重可加苍术、木香,也可用胃苓汤(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桂枝、白术、茯苓、泽泻、猪苓、生姜、大枣)

(二)湿热(暑湿)【证候】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泄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秽,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证候分析】湿热之邪,或夏令暑湿伤及肠胃,传化失常,而发生泄泻腹痛;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肠中有热;故泻下急迫;湿性黏滞,湿热互结,则泻而不爽;湿热下注,故肛门灼热,粪便色黄褐而臭秽;小便短黄,心烦口渴,为暑湿伤津之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均为湿热内盛之象【治法】清热燥湿【方药】葛根苓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加味。湿邪偏重,加苍术、厚朴、陈皮、佩兰;夹食滞者可加神曲,麦芽,山楂。夹暑者加茯苓、香薷、荷叶、扁豆衣。

二、食滞肠胃【证候】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卵,泻后痛减,脘腹痞满,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证候分析】食滞肠胃,气机不畅,传导失职,运化失司,食物停滞不化而腐败,故腹痛肠鸣,泻下臭如败卵;泻后浊气下泄,故泻后痛减;食滞胃肠,中焦失运,受纳无权,故腹痛痞满,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数,是为宿食停滞之象【治法】消食导滞【方药】保和丸(茯苓、半夏、陈皮、山楂、莱菔子、连翘、神曲、泽泻)加减。食滞较重化热,脘腹胀痛,泻而不爽者,可用枳实导滞丸(大黄、枳实、黄芩、黄连、神曲、白术、茯苓、泽泻)加减。

三.肝气乘脾【证候】腹痛即泻,泻后痛不减,每与情志有关,或兼嗳气食少,胸胁痞闷,舌质淡红,少苔,脉弦【证候分析】肝失条达,横逆乘脾,脾失健运,故腹痛泄泻;愈泻脾气愈虚,肝气逆横,故泻而痛不减;恼怒则伤肝,肝气横逆乘脾,故每恼怒而加剧;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肝胃不和,则见胸胁痞闷,嗳气食少;舌质淡红少苔,脉弦,都是肝旺脾虚之象。【治法】抑肝扶脾。【方药】痛泻要方(白术、炒陈皮、炒白芍、防风)加减。脾虚明显者可加山药、扁豆;腹痛甚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

四、脾胃虚弱【证候】大便时溏时泻,夹有不消化食物,反复发作,腹胀或隐痛,食后脘闷不舒,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脉缓或弱【证候分析】脾胃虚弱则脾气不能升发,水谷运化障碍,清浊不分,并走大肠,故大便溏泻;脾胃运化不健,故不思饮食,食后腹胀,脘闷不舒;久泄不止,既损精气,又伤脾胃,以至气血不足,是以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均属脾胃虚弱之象。【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方药】参苓白术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桔梗、白扁豆、莲子肉、砂仁、薏苡仁、陈皮、大枣)加减。脾阳虚,寒气内盛者可选用理中丸(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

五、肾阳虚衰【证候】黎明之前,脐下作痛,肠鸣则泻,泻后即安(又名五更泻)或兼腹部畏寒,腰背怕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候分析】脾肾阳虚,寒湿内生,肾为胃关,统摄二便,由于肾阳不足,当黎明之前,阳气将升之时,则阳气不振,阴寒又盛,不能固摄,因而致泻;泻下则寒湿暂减,腑气通利,故泻后则安;脾肾之阳亏虚,阴寒内盛,故腹部畏寒,背怕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乃脾肾阳虚之象【治法】温肾暖脾,固涩止泻【方药】四神丸(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加减。如年老体衰,气陷于下,可加诃子肉、黄芪、赤石脂。



六、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特征的一种病征,又称“谷疸”、“疸黄”。黄疸的危重症候称为“急黄”。本病证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湿浊中阻。运化失调。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所致,与肝胆脾胃功能失调关系密切。

一、阳黄

1.热重于湿:【证候】黄疸初起,往往身目俱黄迅速加深,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常伴发热烦渴,胁腹部胀满或疼痛,恶心欲呕,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证候分析】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肌肤而发黄;热为阳邪易伤胃津,故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湿热蕴蒸下焦,故见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湿热互阻中焦,脾失键运,胃失和降,故见胁腹部胀满或疼痛,恶心欲呕;苔黄腻,脉象弦数皆为湿热蕴结、肝胆热盛之象【治法】清热利湿。【方药】茵陈蒿汤(茵陈蒿、山栀子、大黄)加味。胁肋胀痛较甚,可加柴胡、郁金、川楝子等疏肝理气。恶心欲呕,可加橘皮、竹茹。

2.湿重于热:【证候】目黄较快遍及全身肌肤,但不如热重者鲜明,头身困重,口苦,口干不欲饮,胸脘痞满,纳呆,恶心欲呕,腹胀,或大便溏烂,舌苔厚腻微黄,脉象弦滑或濡数。

【证候分析】湿遏热伏,壅于中焦,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肌肤,故身目色黄;因湿热为阴邪,湿重于热,故其色不如热重者鲜明;湿热内阻,清阳不得宣发,故头重身困;湿阻脾胃,运化失常,故胸脘痞闷,纳呆,腹胀便溏;湿邪不化,清浊不分,浊阴上逆,故见恶心欲呕。舌苔厚腻微黄,脉象弦滑或濡缓为湿热不化兼有热象之征。【治法】利湿化浊,清热退黄。【方药】茵陈五苓散(茵陈蒿、白术、桂枝、茯苓、猪苓、泽泻)加减。湿甚腹胀者可加苍术、厚朴燥湿理气。

二、阴黄

1.寒湿内困【证候】身黄,目黄,尿黄,黄色黯如烟熏,纳少脘闷,腹胀便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

【证候分析】寒湿为阴邪,困阻脾胃阳气,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泄,故黄色晦暗如烟熏;纳运失常,故见脘闷,腹胀,纳少,便溏等症;内伤阳气,故见口淡不渴,畏寒神疲。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系阳虚湿浊不化,寒湿留于阴分之象。【治法】健脾和胃,温化寒湿【方药】茵陈术附汤(茵陈蒿、附子、白术、干姜、炙甘草、肉桂)加味。脘腹作胀,胁肋隐痛,不思饮食,肢体困倦可加柴胡。当归、枳实、芍药、甘草疏肝扶脾。如见胁下痞块,胸胁刺痛拒按,酌加归尾、莪术、地鳖虫等活血化瘀。

2.瘀血内阻:【证候】:阴黄日久,面黄晦暗,胁下癥积胀痛,痛有定处,按之硬,痛而拒按,形体日渐消瘦,体倦乏力,或纳呆便溏,舌质黯紫,或有瘀斑,脉涩或细弦。【证候分析】阴黄日久,气滞不行,瘀血内结,故面黄晦暗,胁下癥积有块,痛有定处,痛而拒按;久病脾阳受损,气血生化乏源,故形体日见消瘦,体倦乏力,或纳呆便溏。舌质黯紫,或有瘀斑,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征象。【治法】活血化瘀,软坚通络【方药】膈下逐瘀汤(五灵脂、当归、川穹、桃仁、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加减。若纳呆,大便溏泻,宜加党参、白术等健脾之品。

三、急黄【证候】起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鲜明如橘子色,高热烦渴,胁痛腹满,神昏谵语,衄血,便血,肌肤出现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数或洪大【证候分析】湿热热毒炽盛,热毒营血内陷心包,故神昏谵语;热迫血行,故见衄血,便血,肌肤出现瘀斑;热毒阻滞气机,故胁痛腹满。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数,是为肝胆热盛伤津、热入营血之象。【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方药】清热解毒地黄汤(水牛角、黄连、升麻、连翘、栀子、茵陈蒿)加减,可加生地、玄参、丹皮、赤芍凉血止血之品。小便短少不利,可加白茅根、车前草、大腹皮等清热利尿。







论述: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

大肠→粪

↑(运化)



水→胃→小肠→脾→肺→(宣发)→皮毛→汗

↓(肃降)

肾→膀胱→(气化)→尿

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肺、脾、肾三脏起着主要作用,其中肾中精气的气化作用,又是重要的环节。

水液代谢,是指水液的生成、输布以及水液被人体利用后的剩余水分和代谢废物的排泄的过程,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水液来源于饮食,是通过胃、脾以及大小肠等消化吸收而生成。水液的代谢过程,则是以脾、肺、肾三脏为中心完成的。故曰:“脾土主运行,肺金主气化,肾水主五液。凡五气所化之液,悉属于肾;五液所化之气,悉属于肺;转输之脏,以制水生金者,悉属于脾”(《医宗必读·水肿胀满论》)。

水液生成以后,小肠与胃相通,分别清浊,清者为水谷精微,经吸收后通过脾脏,输送到全身,代谢剩余的水份,下输膀胱。故有“小肠主液”之说。首先由脾通过升清作用,将其向上转输到心肺,同时一部分未被吸收的水液,则与食物残渣一起下传于大肠,从粪便中排出体外。

肺接受了脾上输的大量水液,通过宣发肃降作用。将其散布至周身。其中一部分水液经肺的宣发作用,随卫气而运行于体表,外达四肢官窍,以濡养肌肉,润泽皮肤,代谢以后的废料和剩余水分,又通过阳气的蒸腾,化生成汗液从汗孔排出。另一部分水液经肺的肃降作用,以心脏为动力,随营气循经脉而运行于体内,以濡养五脏六腑,灌注于骨节和脑髓之中,在被机体组织器官利用之后,又集聚于肾。另外,在肺的呼气运动中,也排出了少量的水气。

肾为主水之脏,集聚于肾的水液在肾的气化作用之下,被泌别成清者和浊者两部分。其清者,通过肾中阳气的蒸腾气化作用,又复上归于肺,由心肺再布散周身,以维持体内的正常水液量;其浊者,则通过肾中阳气的温化推动作用,不断地化生成尿液,并且向下输送至膀胱。当膀胱内尿液积到一定量时,就产生尿意,从而及时自主地经尿道而排出体外。

水液的正常代谢,与五脏系统功能正常,阴阳平衡密切相关,阴阳并需,尤以阳气为要,阳旺则气化,气化则水自化。

肾司开合,为主水之脏。脾主运化水液,为水液代谢之枢纽。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心主血脉,行血而利水运。饮水入胃,中焦之水经脾气的运化,肝气的疏泄,散精于上焦;心肺同居上焦,上焦之水为清水,清中之清者经肺气宣发,心脉通利而散布到肌腠、皮毛、四肢、百骸,其代谢废物即变为汗液等排出体外;清中之浊者得肺气肃降而输达下焦;归肾之水为浊,浊中之清者复经肾气的蒸腾上升至心肺而重新参加代谢,浊中之浊者经肾气开合送至膀胱,而排出体外。三焦为总司人体的气化,是水谷精微生化和水液代谢的通路。水谷的受纳消化吸收,到精气的敷布,代谢产物的排泄,都与三焦的功能有关,故《圣济总录》指出:“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灌溉周身。”

总之,人体水液代谢的全过程,需要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协同配合,又是以肺、脾、肾三脏的功能活动为主的,“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景岳全书·肿胀》)。其中肾的气化作用又贯穿于水液代谢的始终,并且对脾、肺等脏腑在水液代谢方面的功能起着促进作用。如果脾、肺、肾三脏中任何一脏的功能失常,皆可引起水液的输布排泄障碍,使水湿停留于体内,而产生痰饮、水肿等病理变化。























15/15









献花(0)
+1
(本文系紫嫣月影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