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家港揽胜--百年后塍情悠悠

 苏迷 2013-04-27

  传说后塍 

  相传明朝年间,常熟有户姓陈的弟兄俩,老大家境贫寒,老二却称富一方。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立事早。”陈大的儿子自知家贫,勤奋上进,发愤读书,因而学业出众,才华过人,一心想进京赶考,以求跻身仕途,出人头地。

  在赴京赶考途中,陈大儿子在一个名叫“老烟墩”(老烟墩原是沿海地带防倭寇骚扰的报警烽火台,地处今后塍高桥村)的地方,得到一位徐姓员外的资助。陈大之子果不负众望,金榜题名。

  得知陈大之子金榜题名的徐员外,在家门口的江边建豪宅、造码头,起名为陈家码头。早就听说陈大之子文才出众的闵员外,请徐员外说合,将千金许配给陈大之子。陈大之子也闻闵家千金才艺、贤惠,回常熟省亲时向父母禀明,得到父母支持。于是,择吉日在宅内完婚。随后,陈大之子又将父母接来安置。父母为大,居住在南。自己房屋在北。南为前,北为后。于是,陈氏官邸便分前陈后陈(繁体字前后的“后”写作“後”)。後陈因官员往来,商贾云集,名气日大。日久,前陈之名渐湮没。清末民初,地方文人墨客改“陈”为“塍”,至此“後陈”改为“后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传说版本。据《陈氏宗谱(崇本堂)》记载,在元明之际后塍此地还是江滨荒滩。到明代万历年间,常熟陈少元兄弟三人来到江阴大桥镇东(即今后塍镇区),见沙滩衍沃,宜于稼穑,于是招募开垦,得良田数顷。乃绕田浚沟,沟曰陈沟,圩曰陈圩。又经数世蕃衍,陈氏人丁兴旺,所居村落前后相望,时人便有“前陈”、“后陈”之称。

  明末清初,陈少元的后代陈天益,见本村虽居民稠密,但地处乡僻,货路不通,购物不便,于是在村中开设粮店。由于生意兴隆,人们竞相效仿,村内逐步形成十几家店面的小街道,街市渐旺。“后陈开(建)镇,实肇于此”。

  后陈建镇后,由于镇北江滩不断积涨,引来大批移民开发,街市也迅速向北延伸。乾隆十七年(1752年)建法水庵,又建关帝庙,佛地胜景引来商机大发。后陈集市从此进入鼎盛时期。

  清代同治(1862年)之前,史籍均称“后陈”。同治年间,镇上有“七君子”,文才过人,他们认为陈姓早已衰落,后陈更名势在必行。经反复斟酌,确定改“陈”为“塍”,塍者大岸也,意为大岸两侧乃皇天后土、人杰地灵之处,“后塍”一词由此启用。至民国,官方行文正式改“後陈”为“后塍”。

  

  酒煮后塍

  民间口碑:“太湖水,天堂米,酿出优黄真神奇。味回三月余,香飘数十里。 江南景美酒更美,醉倒乾隆帝。酒中含有药引子,强身又健体。 价廉物美品味高,酒民喝得起。滋补调理功能齐,男女皆适宜。五年陈,六年陈,沙洲优黄人人喜。”

  后塍的酒坊酒肆在清咸丰、光绪年间得到迅速发展,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优良水质,使后塍黄酒一时名声雀起,到民国时期,后塍商业鼎盛,市井繁华,时称“小上海”。有商号六百余家,其中米行有四十多家,散布全镇。米行主要以大米为主,还有糯米、黄豆、小麦、蚕豆、大麦等,米行的生意红火不衰,更加刺激了后塍酿酒业的发展壮大。当时比较著名的酒坊有汤恒元糟坊、永源丰糟坊、永义丰糟坊、允聚糟坊、五新糟坊。

  沙洲优黄起源于“汤恒元酒店”,清光绪十二年(1886 年)前后,江阴城里的汤锦涛来后塍镇开设“汤恒元酒店”,自己酿酒供应。至清末民初传至其子汤玉章之手后,其造酒作坊发展为占地 350 平方米、年耗糯米800 余石的大作坊。其生产的黄酒、老白酒除供应本酒店外,附近大小酒店均在该店批买,作坊正式改称“汤恒元糟坊”。

  “汤恒元糟坊”不仅规模扩大,还以其独特的风味,闻名四方,至1949 年解放时,汤恒元生产的黄酒在方圆百里一枝独秀。

  解放后,汤恒元糟坊与晨阳、三甲里、港上、护漕港等糟坊合并后博采众长,产品质量不断攀升,发展成张家港市最大的酿酒集团总公司。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酒厂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于80年代推出“沙洲优黄”品牌,进入了江苏名酒行列,多次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90 年代被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省重点保护产品、江苏省消费者协会推荐产品,2004 年“沙洲优黄”品牌被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

  沙洲优黄现集“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中华老字号”等国家级荣誉于一身,并发展为中国半干半甜型黄酒的典范,确立了其行业龙头的地位。不仅畅销江、浙、沪等国内市场,还出口日本、俄罗斯和美洲地区,并被中国外交部选为驻外使馆的招待用酒。

  酒,丰富了生活,更创造了灿烂的酒文化。 沙洲优黄酒,蕴含吴文化浓厚的生活气息,历史与文化给了“沙洲优黄”全新的注释,酒的历史和酒文化还将伴随着后塍古镇不断地演绎,不断地丰富。

  

  文化后塍

  1900年,后塍镇区的天主教堂,不幸毁于一场火灾。随后,热心的信徒又在原地建造了一座与原貌基本相仿的教堂。1906年朱开敏神父自上海浦东调任后塍堂传教,后塍天主堂再逐渐发展,并在西侧办起了崇真学堂(招收男生)和闺训学堂(招收女生)。

  宣统三年(1911年),后塍天主教堂的神甫朱季球,为兴办教育,慷慨解囊,捐献出母亲传给他的一笔家产创办了崇真小学。复旦公学(现为复旦大学)创办人马相伯先生为其题写了一副对联:“学而习之,己百己千进而往;校者教也,语大语小用其中”,以此勉励崇真师生。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应马先生之邀,为学校题写了“敬爱”字匾。崇真治学严谨,深得民众信赖。后塍人以及周边地区的读书人几乎是无人不晓,作为一个地方传播文化的中心,崇真小学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崇敬之地。

  与小学相比,崇真中学的创建更为坎坷与艰难。1938年8月,上海部分流亡师生借后塍崇真小学教室创办了一个30余人的初中补习班。后规模不断扩大,成立崇真中学。学生除当时的江阴本地外,还有不少来自丹阳、宜兴、靖江、高邮等地。学校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主,兼顾介绍西方民主思想,为本地和外地培养了相当数量的知识分子,其中不乏国内外知名的专家与学者。包括著名的旅美作家《蒋经国传》的作者江南(刘宜良)。在抗战时期,崇真中学里抗日情绪高涨,不少师生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学校曾一度被日军查封停办。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沙洲工委就在崇真中学内成立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地下支部,组织青年学生投入迎解放的斗争活动,留有不少革命故事。直至1952年,人民政府接管,转为公办学校,“崇真中学”的名字才换成现在的后塍中学。 

(戴丽亚)

责任编辑:田 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