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家港揽胜--岸线纵横看“六山”

 苏迷 2013-04-27

在张家港市,新老土地的“小范围”分界,人们通常以横套河—沙漕交界河(长山东—后塍北—福前镇—东莱南—鹿苑北—马嘶桥)为界,其北侧称为“沙上”,其南侧称为“江南”。张家港市的“沙上”,大部分由距今七、八百年的古海(江)岸线外侧的滩地和沙洲发育而成。

  现在的岸线,最有涵蕴的地方,无疑是基岩突现于地面的“四山”,一是长山,二是巫山,三是段山,四是福山(在常熟境内)。

  长山,号称“十里”,跨江阴、张家港两市,张家港市境内约3里,主峰90.4米,占地千亩。“十里长山”是从江阴城到巫山的江南地段长江基本不改道的天然屏障,光凭这点功劳,就满可以挂上一枚金灿灿的“江南卫士”勋章。

  “夜雨暗巫山,幅幅梅花画”,前人在提起巫山时,都不由想到“巫山夜雨”的美妙景观。海拔43米,占地面积仅0.08平方公里的巫山,在六百多年前,兀然峭立犹如浮于水中,所以人们称它浮山。传说有信巫的教徒在该山跳入江中得道,由此又称巫山。据说元朝末年张士诚起义后在这里屯过兵。1367年,即朱元璋称帝前一年,朱部与张部在巫山江面一场激战,史志称“巫子门大战”,致使张士诚主力部队损失殆尽。

  海拔32米,占地面积更小的段山(0.03平方公里),在七八百年之前的宋朝,还处在洪涛滚滚的长江水域之中。段山与众不同的是,宋初还与狼山一样站在长江北岸(不是段山搬移,而是江水改道)。它当然也是浙江天目山脉断断续续延伸来的“神经末梢”。如今的“段山岛”,虽然已经变成了“段山湖”,但我们忘不了它的历史功勋——曾经在“沙上”成陆的过程中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即它是一块有着挡沙作用的巨石,有助于固定与加速泥沙的沉积。

  还有历史上的段山南夹与北夹,也是“沙上”成陆过程中重要的地理实体,两夹斜向南丰一线,大体成了“老沙”与“新沙”的分界线。

  福山在常熟境内,海拔与巫山差不多。为什么要提福山,因为它好像是张家港“新沙”(常阴沙地区)东南角上的一根界桩。

  说完“四山”,再说“双山”。“双山”无山,所以“六山”其实就是“四山”。

  “双山”地名由来,众说纷纭。之一,先民期望岛上出现两座山,以求该岛不会坍塌,能够在水中永恒。之二,该岛面对江南的长山、巫山,两山侧影与祭田神时农民欲找祭坛的心愿吻合。之三,该岛位于张家港的巫山与靖江的孤山之间之故。之四,2005年7月29日《张家港日报》文化周刊,丁雪如先生所撰《段山的美丽传说》一文所说:二郎神的外甥沉香长大成人后用千锤百炼的开山神斧,终将双山一劈为二,成了江南段山与江北狼山,救出了自己的母亲,并使原来有双山的双山岛上空无一山。

  “双山”还有许多别名。之一,“黑鱼沙”。还在1920年以前,双山沙潮涨而没,潮落而显,形状像头尾掩于水中,脊背露出水面的黑鱼,所以人们叫它“黑鱼沙”。另有,“黑鱼沙”之说是由靖江的民间传说演化而来。那传说认为,使靖江江岸不断坍塌的,就是被张天师除了的修炼了500多年的黑鱼精的化身,于是演化成,“双山沙”就是泥沙聚在黑鱼精尸体上堆积形成。之二,“铁板沙”。旧时靖江人都把双山岛叫“铁板沙”,原因是他们认为,这个“沙岛”的土质比别的“沙岛”坚硬。之三,“福江沙”。双山沙的土地最初是由江阴吴氏、祝氏两财阀组建的福江公司开发,所以该公司称它“福江沙”。之四,“西开沙”、“开沙”。开发双山沙的福江公司民工(大多是老沙人和后来落户的新老沙人),那时在同时开发两个“沙岛”,双山沙位置在西,所以他们叫它“西开沙”。“开面”,在旧时老沙话里指“外表面”。后来由于“西开沙”名气大,所以旧时的老沙人都把“双山沙”叫“开沙”。

  解放前在江阴城里的版本:是该“沙岛”位于巫山与段山之间之故。应该说这版本带上点科学性、规范性了。段山虽小,但在旧时,与巫山一样,被称为江阴三十三座半山之一。这样有根基的“高地”,自然就成了衍生附近“低地”地名的一个“地标”。段山南夹、段山北夹,皆由这个“地标”的方位衍生。当常阴沙孤悬长江之时,在最早的“官家”口头语中,称之“段山北沙(东沙)”,也是由这个“地标”的方位衍生。在巫山与段山之间的江岸“外表面”,出现了这样一个很大的“沙岛”,在上层人物表述时,当然就会顺理衍生,叫它“双山沙”了!

(孙海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