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真相难觅

 今世游 2013-04-28

老六月雪

中国的历史,有太多的扑朔迷离;中国的现实,有太多的扑朔迷离。然而,社会需要真相,公众需要真相。因为真相关乎正义,关乎公正,关乎社会文明。然而,把真相拿出给公众,留下给后人,何其难哉!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翻卷着追求真相和制造假象两朵浪花。

造假:讳文化当是源头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语出《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这是孔子编纂删定《春秋》时的原则和态度。这一态度是儒家“礼”文化的重要内容。

孔子的讳原则是:“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 “讳莫如深,深则隐。” 所谓尊者,就是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他们的丰功伟绩可以大讲特讲,而他们干过的不太体面的事或者坏事不能提,不能讲。对于最高统治者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的缺点、错误、罪恶,成了碰不得的禁区。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有性命之虞。

历史上的真相难觅

事实上,要“讳”的还不止这些,连“大人”们的名字都要“讳”。

因为唐太宗名字叫“李世民”,观世音便成了“观音”,史书中的“民”字便写成了“人”字。

好在历朝历代皇上只一人,虽造成许多麻烦,但还可忍受。只无奈,此风蔓延天下,为众多“大人”“尊者”们所效仿,造成许多古文令后人不知所云。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俗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本此。一个小小的郡守,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州官,居然如此威风八面,如此文化土壤所能产生的“真相”,也只能是“官家”的“真相”。

历史上的真相难觅

据说,世间坚守真相者,首推文人。此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有些道理。但古代文人为贤者讳,把孔子的“丘”字,念成“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司马迁把《史记》中所有讳其父的“谈”字都去掉。可见,“讳”文化的根深蒂固。

由于“讳文化”在中国有着正宗的地位,遂给历史造假提供了合法依据,造成绵延不绝的假种流传,于是,真相扑朔迷离,追求真理的真诚被戕害,学术风气,甚至做人原则被毒化,贻害无穷。

其实,为历史造假的,大概只有文人;为今天造假的,又有几个白丁呢?

名利:隐藏真相的动机

真相明明白白,说出来很容易,隐瞒真相,很难。可为什么那么多人在事件发生后,会费劲巴列地云山雾罩呢?保官位,保名誉,保利益。

历史上的真相难觅

春秋时,齐庄公,姜姓,吕氏,名光。与大臣崔杼的妻子私通。崔杼知道后,便设计杀了庄公,立庄公的异母弟杵臼为君,是为景公。崔杼也自封为相国,飞扬跋扈、专断朝政。但他对弑君之罪十分惶恐,怕丢了高官厚禄,担心被史官记录于史,留下千古骂名。于是他下令将专管记载史事的太史伯找来,说道:“昏君已死,你就写他是患病而亡。如若不然,可别怪我不客气!”

历史上的真相难觅

齐太史伯不慌不忙地拿起竹简,提笔而书。书罢,他将竹简递给崔杼。崔杼接过竹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夏五月,崔杼谋杀国君光。”崔杼大怒,命人杀了太史伯。

崔杼召来太史伯的二弟太史仲,说道:“你要把我的话记入简册,”崔杼的双目透着杀气道:“就写:‘庄公以疟疾殁’。”

太史仲冷静地摊开竹简,提笔写道:“夏五月,崔杼谋杀国君光。”崔杼怒不可遏,又杀了太史仲。

“叫太史叔来!”崔杼怒气未消,又令人召太史伯的二弟进府。 

“太史叔、太史季已在府门外等候召见。”侍者说。 

太史伯家兄弟四人都是史官。仲被崔杼召走后,叔、季二人知道仲不会将伪史写上简册,必死在崔杼的刀下,于是一起来到左丞相府前等候崔杼的召见。 

太史叔站到崔杼面前蔑视地问:“左丞相召我,是为庄公之事吗?”

“是,你想怎样写?”

“与兄同。”

崔杼被气得七窍生烟,咬牙切齿,把太史伯的三弟碎尸万段,令太史季补缺。

太史季把竹简摊开来递给崔杼,崔杼一看,依旧是那几个字,叹息一声,让太史季退下。

太史季在回史馆的路上,遇到史官南史氏持简匆匆赶来。 

“季,崔杼弑君之事怎样了?”南史擦着额上的汗问。 

“已记到简上了。”太史季打开简册说。

南史慨叹道:“我听说你们兄弟四人都被崔杼杀死,担心崔杼弑君之事无人记载,便匆忙地赶来。看来我已不用死了。”

由此,史书上便留下了:“周灵王二十四年,齐庄公六年,春三月乙亥,崔杼弑齐庄公光于其府……”

崔杼以残害史官的手段没能阻止真相留存于世,由此可见文人的气节。这一千古佳话其实恰恰证明了坚守真相的史官属凤毛麟角。

宋太祖似乎熟知此典。

宋太祖经常在皇宫的后园打鸟玩。一次,有几个臣子有急事求见,宋太祖虽在兴头上,但还是召见了。但召见之后,见他们上奏的都是些很普通的事情,于是很不高兴地问:“为什么用此等小事打扰于我?”

一个臣子回答说:“臣以为这些事情比打鸟更紧急。”

宋太祖更加生气了,顺手抄起斧子,用斧子柄打那个人的嘴,打掉了两颗牙齿。那个人慢慢弯下腰,把牙齿捡起来,放在怀里。

太祖骂道:“你揣个牙齿,是想保留证据告我呀?”那个臣子回答说:“臣是不会告陛下的,但史官会把这件事情记下的。”宋太祖忽然大笑起来,赐了那个大臣一些黄金锦帛安慰他。

“伏清白以死直”(屈原:《离骚》)不将伪史入册,敢于为正义献身,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美德。

历史上的真相难觅

理念:也能使事实失真

《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这样的记载,显然与事实不符,然“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孔子何以对董狐“伪史入册”大加赞扬呢?因为,这样的记录符合当时政治道德的“真实”。

相关链接:

董狐,春秋晋国太史。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夷皋聚敛民财,残害臣民,举国上下为之不安。作为正卿的执政大臣赵盾,多次苦心劝谏,灵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残害。他先派人刺杀,未遂,又于宴会上伏甲兵袭杀,未果。赵盾被逼无奈,只好出逃。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听说灵公已被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干是返回晋都,继续执政。   

董狐以“赵盾弑其君”记载此事,并宣示于朝臣,以示笔伐。赵盾辩解,说灵公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申明理由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意思是他做为执政大臣,在逃亡未过国境时,原有的君臣之义就没有断绝,回到朝中,就应当组织人马讨伐乱臣,不讨伐就未尽到职责,因此“弑君”之名应由他承当,这是按写史之“书法”决定的,这样的“假”,才是当时的“真”。

历史上的真相难觅

欣慰:中国不乏喜欢真话的明君

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正月,一位98岁的老人在北魏京师平城(今山西大同)悄然逝世。孝文帝下诏赏给绢1000匹、布2000匹、丝绵500、锦50匹、杂色丝织品100匹、粮谷1000担,作为丧葬期间使用。临下葬,又追封老人为侍中、司空公、冀州刺史、将军,谥号利文,赐给制服一套。对逝世官员如此高规格的待遇,是自北魏建国100余年来所没有过的。他就是中书监高允。

历史上的真相难觅

高允,字伯恭,渤海(今河北景县)人。北魏太武帝神四年(公元431年)被北魏拜为中书博士,后兼任著作郎,参与编写魏史《国书》。文成帝时任中书令兼著作郎、秘书监,不久又晋爵为梁城侯、左见将军。献文帝时任中书监、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孝文帝时加官光禄大夫,金章紫绶,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以98岁高龄逝世。

太武帝诏令高允跟司徒崔浩一起编写魏朝国史《国书》。崔浩是曾为北魏三个皇帝当过高参,为北魏政权巩固出过大力的人,他在主编过程中接受了别人的贿赂,《国书》编好后,又听了善于谄媚的著作令史闵湛、郄标的建议,在首都平城南郊的一个十字路口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石碑,将他主编的《国书》和注释的《五经》一起刻在石碑上,借以宣扬自己正直无私、秉笔直书的精神。

高允对崔浩的这种做法坚决反对,但崔浩自持功高仍一意孤行。这种作法在鲜卑人看来是不体面的,引来议论纷纷,惹得太武帝大怒,下令逮捕崔浩,并要追究参与编史者的责任。

太子拓跋晃见高允出事,决心解救老师。他带高允一同进见太武帝,说:“高允自到东宫,小心缜密,我很了解也很器重他。他虽跟崔浩同事,但地位卑微,身份低贱,文章都是崔浩所写,请饶他一命。”太武帝问高允:“《国书》都是崔浩写的吗?”高允回答说:“《太祖记》是前任著作郎邓渊撰写的,《先帝记》和《今记》是我和崔浩一同执笔。但崔浩因兼职太多,对撰写《国书》的事不过是总揽大纲而已,实际工作我比崔浩做得多。”太武帝说:“这比崔浩更严重,怎么能不死!”

历史上的真相难觅

拓跋晃在一旁解释说:“我从前曾问过他,他说全是崔浩写的。”

高允说:“太子念旧情,想救我,其实太子没有问过我,我也没说过这话。我都是据实回答,不敢胡言乱语。”

太武帝感叹地对拓跋晃说:“高允正直啊!能面对死亡说真话,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我宁可漏失一名有罪的人而赦免他的罪。”

忠告:社会需要真相

一个文明的社会,一个稳定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不计代价追求真相的社会。一个没有真相的社会,一定是谣言丛生,肆意蔓延,导致人心惶惶,无所适从。社会一旦失去公信力,国人便失去的是安全感,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建设和谐社会,让真相明明白白是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