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祭外公

 昵称12146969 2013-04-28
外公七十六岁高龄谢世,至今整整十年,我时常想起他老人家,在梦里也经常见到他。今天是清明节,他又是个性情儒雅的人,我想用文章来缅怀他。这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外公的学识在他们村庄在他的年龄层次里是最高的,他的学习成绩很好一直读到当时也是现今的区府吉安,以高中学历辍学。他毛笔字的造诣在我看来简直是出神入化了,达到了挥洒自如、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每逢过年,他就成了大大的忙人,村子里几乎所有人家的对联都希望出自外公之笔。确实,外公也是个有求必应的人,帮助他人乐此不彼。于是每每过年,外婆村庄上的春联成了我的欣赏对象,我能分得清楚哪些对联不来自外公的生花妙笔。
  
  外公有文化,这在当时穷苦的旧社会是不容易的,一方面来自他不错的天资,另一方面来自他可能殷实的家底。但这些都给他的生活给他的家人带来了深深的伤害。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外公的家庭成分被划成地主阶层,因此外公遭到群众殆毒的批斗。我听母亲说起过很的小时候给外公送过饭,当时外公双手束缚着被吊了起来。母亲只在我们年幼的时候不多的几次和父亲说到这个,当时母亲虽然显得很平静,但我能感受到她内心强烈的情绪波涛。外公从没有和我们谈起这个,我们虽然知道也很好奇,但我们很顾忌很害怕挑起他老人家的陈年旧伤。但如果时间能够倒转,我是想问外公当时的确切感受,以及他为什么后来又能以平常心态看待那些整治过他的人?还有,我想问问外公,是否他台湾的一位同学真的有给他来信,信里说些什么?
  
  外公离世比较突然,他的身体一直非常硬朗,就连感冒发烧都稀奇的很,可是最后竟是手指受伤感染在短短几天变成不治之症。说到手指受伤也是因为外公一直自食其力上山砍柴所致。当时我从母亲哽咽不止的哭泣声中听到这个恶耗泪流满面。外公在我的记忆中一直都是精力旺盛、勤奋务实的乐天派。记得那时候我已经有十五六岁去到外婆家,我知道外公要上几百米外去挑饮用水就主动请缨出战要为外公外婆减轻负担,可是他们每每不让,说我年纪还小会影响身体生长。其实他们不知道我的力气已经不小,要是能为他们做点事情我会特自豪。外公外婆坚持养猪种菜减轻子女们的负担,她们对于生活没有奢望,从来不抱怨。我那时候上中学,周末还总骑自行车上外婆家里带菜。临走,外公总会笑脸吟吟嘱咐我要好好学习。
  
  我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主要欠缺在语文,这点可能让外公稍稍有些失望。但更严重的是我竟然能将外公的名字弄错。意识到这个错误来自一封信。那时候我刚刚参军,由于驻地冰天雪地寒风凛冽,加之超负荷的训练,我特别想家想念家里边的亲人,想念外公外婆的关爱。我给我外公外婆写了一封信。收信人是我外公,我外公的姓名--邹秉喆,可当时我竟忘了“喆”如何写,错误的以为是“德”的简写,写成“德”。因为在我们家乡这两字音相似,而且我天真的认为外公的名字有秉性善良的意指。后来外公在回信中指出我的错误,告诉我要在部队好好锻炼,同时业余要加强文化学习。若干年之后,我查找字典,才知道“喆”同“哲”是智慧的意思。
  
  外公识文断字的功夫在当时当地堪称一流。那时,当地附近的山林中有着许着古墓,类似考古学家的一些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为了厘清年代及出处之类,总要找到外公去识别碑石之上怪异的文字。外公也总是不计辛苦同他们跋山涉水一同前往。
  
  外公为人谦逊、谨慎、正真、善良。他告诉他的子女为人可以没有学识不能没有傲骨,可以没有钱财但万万不能缺德。我母亲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他们读书不多远不及外公,甚至像我母亲就未曾进过校门,但是他们身体力行着外公对他们的教益,让我们后辈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由于种种原因,外公去世的时候我没有奔丧,这么多年我也没有去过他的坟地,没有上过一柱香添过一把土。我深含愧疚!清明,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谨以此文遥祭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