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院和医生和药

 昵称12156531 2013-04-29
今年夏天的时候,抽空去看我的鼻子——堵了很久,还流鼻涕。开始我以为是感冒引起的,没在意,后来一年多都没见好转,于是怀疑是鼻炎。一而再的拖到今年夏天。
  
  找了一个小诊所,医生矮墩墩有些肥胖,江西的,我给他说了情况。他拿出一把手电筒,照看了一下我的鼻子说:可能是鼻窦炎,我给你开些吃的药,再给你一支喷剂。于是迅速的给我把药包好,递给我说:药饭前半小时吃,喷剂早晚一次。给了钱,便回了屋。
  
  两天后,药吃完了,喷剂也喷了,病情却不见好转。又去矮胖医生那里开了两天药,依旧无果。
  
  换了一个医生,本地的,干瘦而苍老。传闻此人医术高超,大医院都治不好的病,到了他这里,几天吊液后就康复了。
  
  我照实把情况给他说了。他给我把脉之后,叫我测量体温说:可能是感冒引起的。
  
  测后体温正常,我就问到底怎么回事。他用着半普通半本地的口音含含糊糊回答我,以至于我现在已经忘记了我的病因。他同样给我开了两天药,却没有了喷剂。
  
  他开的药挺“新奇,”这副里面有这种药,那副没有;那副有一种药半粒,这副药却没有这种半粒的药。我看着他把有的药掰开成两个半粒,觉得很奇怪。可我没问,这或许就是他医术高超的地方。更奇怪的地方是:他的药还要写上123的数字,吃的时候按照数字来吃。我没有问,这可能就是他医术高超的地方。
  
  吃完药,结果让我无奈,病依旧没有好转的迹象,我不打算再治疗。
  
  第二天,全身无力,伴有头晕,我想可能感冒了。但我没去看医生——以前感冒睡上一觉就好了。
  
  这次却没有那样的走运,隔天起床,感冒似乎严重了。挨到下午下班,终于还是决定去开些药。
  
  又找到那个本地医生,把脉测体温,体温是38点8度。他说:天气热,中暑了。我点头回应他。
  
  他给我开了药,照样如前次的古怪药。并叮嘱我晚上不要吹风扇之内感冒后大都不会这样做的事情。这次吃了药,高烧退了,但改为咳嗽。又去了这个本地医生那里,测体温是正常的。他说:要不你打针试试,然后我答应了。打了针后他依旧给我开了两天的药。
  
  两天后,咳嗽止了。但是喉咙里却有了痰,然后就不断的吐痰、吐痰。
  
  再次找到本地医生,估计他已经认得我了,没有再把脉测体温。直接说:你再打一针看看。打了针吃了药,两天后却还是在吐痰,我失去了继续看病的心情。
  
  舅舅见我吐痰吐得辛苦,去了一个是我们老乡的医生那里,给我开了两天的药。当时我没有去医生那里,也不知道舅舅去给我买了药,当舅舅叫我吃药我才知道。我看着药,吓了一跳---每副都有十几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我猜测五副药得有半斤还多!
  
  再次把药吃完,依旧是没有缓解。我想就这样吧,治又治不好,反正也死不了。
  
  过了几天七月半--鬼节!本地人是非常信奉鬼神的,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和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祭拜。像鬼节这样的,属于大日子,所以放假。
  
  于是我就打算去朋友家串门。
  
  中午十二点刚过,阳光特别刺目,热得让人胆战心惊,我都有些不想出门。想着平时难得有时间,最后决定还是去吧。向来不喜欢带伞,就这样顶着烈日出了门。
  
  踩着单车跋涉了半个钟头,到了朋友家,蹭了两顿饭就走了。
  
  第二天却发现,居然不吐了--喉咙里没有痰了!这让我大喜过望--久治不愈的病竟然就这样好了。后来觉得应该是半小时的“日光浴”的功劳。
  
  这事让我觉着医生很不靠谱--第一个医生连最基本的检查都没有做到位,就下病论和处方;第二个医生检查到位了,却一样不顶用;第三个基本只管卖药,连病人都没有见到,一样把“病”看了。
  
  这事让我觉得现在的大多数医生,都不尽职。
  
  而后大概离现在两个月,看到一段新闻:某市的某家医院,一孕妇生产,接产的全部是护士,连个主治医生都没有。不是医院没有妇产科的主治医生,是医生没有去接产。而后,该孕妇成功生下一男婴,医院方面却告知家属说是女婴。最离奇的是:婴孩明明是活着的,医院方面却声称婴孩是死的。当时节目组请了所谓的什么律师还是什么的说:缺乏医德。而最后的结果我没有看到。
  
  这何止是缺乏医德:简直就没有人性!对于医院为何慌称男婴为女婴,活婴为死婴,这背后是否有其他阴谋,我不得而知。也许该节目组明晓,害怕引起恐慌而隐瞒了。
  
  对于医生这个职业,我从很早就不太喜欢。救死扶伤、白衣天使这样的词只有白求恩才能般配吧。
  
  在我看来,病人和医生只是一种交易:病人给医生钱,医生给病人看病!虽然医生给病人解除了病痛,病人似乎该感谢医生;但是医生给病人解决病痛的同时,病人是给了医生酬劳的——病人与医生只是各持所需而已,没有什么病人康复后要给医生又是下跪又是磕头的感激涕零。
  
  而往往我所看到的是,病人康复后对医生感激不尽地说——谢谢医生啊,要不是你们,我这命就没了!这时医生会谦虚地说:没什么,这是我们医生的职责。
  
  而我往往看到的是,病人在入院时,家属泣不成声地哀求说:医生,你一定要救救他。这时医生会用着“正义”的口吻说:放心吧,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救助的,这是我们医生的职责。
  
  而我往往看到的是,病人的费用不足时,医院方面催要住院费和药费时,病人家属苦苦央求:医生,你多宽限些时间,我们正在筹钱。这时医生会为难地说:对不起,我也没办法,这是医院的规定。
  
  我感觉医生是特别狡猾的:病人的称赞与感激他们会欣然接受,病人的经济困难与抱怨不满他们会找寻各种理由。
  
  所谓的医者父母心,是很古老的语言了,现在的医生配不上。
  
  再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要先给钱后看病,而不是病好了再给钱?
  
  这是戴着天使的面具做着魔鬼的事;这是“穿”着“父母”的衣服做“过家家”——小人!
  
  更是在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看到这样的消息:部分药品利润达百分之六千五;三毛的注射液医院卖二十一元!这是什么概念?
  
  以前看到身边一些人,几乎就成了“药罐子,”药不离口,病却没有好转。我以为是制药公司为了薄利多销——把药效冲淡一些,价格便宜一些,销量增大一些,同样可以达成利润的回报。现在来看,我还是低估了——药物药效不仅差,价格更是昂贵。
  
  拿我夏天看病的事来说:每次五副药,每副平均七八粒药,价格是十二元、十四元、十五元不等,算下来一粒药就药三四毛。对于一粒药来说,三四毛真的很贵了。经常有人说:不能在乎这几个钱,身体好了才最重要。但实际是,病人不仅给了高价,身体却没有好。实实在在冤!
  
  我想到一些药物的宣传:一粒见效、一片解决等等。不得不说他们骗人也骗得这么自信。
  
  这些为什么不列为虚假信息?
  
  而一些医院的宣传信息做得更是让人“如沐春风”--一个漂亮的女人带着天使般美丽的笑容说:您的健康,我们的追求!
  
  不得不说他们的外在工作做的倒是无可挑剔。
  
  在我进医院的记忆里,我就从来没有见到有哪个医生或是护士对我微笑过。这也不排除我进医院次数稀少的原因,也不排除这是“患”了服务行业的通病:所谓的“顾客是上帝,”只是口头的招揽客人的口号,大多对待顾客都是不冷不热的——成为了惯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