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假日饮食调理六大要点

 党啊娘 2013-04-29

假日饮食调理六大要点

文章发布时间:[2012-09-25]文章分类: 饮食天地
标签: 饮食   假日  

每到节假日,在阖家欢聚的餐桌上,似乎总有着饮不尽的酒,吃不完的菜,讲不完的故事。很多平时挺注意节制饮食的糖尿病病友们,此时也免不了多喝几杯,多吃几口。那么,如何在控制病情、稳定血糖及享受美味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呢?

要点一:节日饮食须防“腻”

不少糖尿病患者平素比较注意,但节日期间难免放松要求。肥肉、油脂和甜食吃得过多,会引起热量、脂肪和胆固醇等的摄入较平时增加许多,结果使饱腹感增加,吃得过于油腻,不仅导致血糖波动,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主张糖尿病患者在节日期间要和平时一样,少吃肥肉、油脂和甜食,代之以蔬菜、豆类、鱼肉、虾仁、瘦肉等。

要点二:节日夜宵巧安排

节日期间,一些糖尿病病友晚上应酬活动增多,睡觉时间延后。这时,就需要进食夜宵以补充熬夜造成的能量消耗,并防治发生低血糖反应。

因熬夜时间的不同,夜宵进食的时间也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基本原则,夜宵应在睡前1小时以上的时间内进食。夜宵如果与睡觉时间差距不足1小时,有可能造成胃食管反流等不适。

夜宵的选用有两种方式:①从晚餐中“匀出”部分食物作为加餐。如晚餐可减少半两主食,夜宵时增加1份低糖水果(约200克的柚子或猕猴桃等);②额外增加低能量食物,如苏打饼干3片加无糖酸奶1杯(约120~160毫升)。

要点三:暴饮暴食要不得

暴饮暴食是指在短时间内进食大量食物,超过胃肠功能的负荷。很多糖尿病患者已接受并遵循了“食不过饱”的饮食原则,但节日期间常常出现一次性摄入大量食物,不仅导致其中的大部分营养素(如蛋白质等)无法被充分吸收,而造成浪费,更可引起急性胃扩张,诱发急性胃肠炎,甚至诱发心血管意外或急性胰腺炎等。可以说,暴饮暴食是糖尿病患者节日期间饮食的第一大忌。

要点四:严格限制调味品

调味品可使食物变得更加有滋有味有色,可促进人们的食欲,还可去腥解腻,可谓益处多多。有些调味品本身就具有较好的营养保健作用。如很多人进食时喜好沾点醋,既可调味,又可杀菌,还可入药,可谓一举多得,值得提倡。

但也有些糖尿病患者节日期间喜欢食用刺激性较大的调味品(如芥末、辣椒等)和浓肉汤等,虽可满足一时口味的需要,但时间长了对身体不利,例如可引起胃肠刺激、消化不良、便秘等,有的还有升高血脂的不良反应。

要点五:不妨试试橄榄油

橄榄油的原料是地中海的一种古老而优质木本油料树种--油橄榄,其成熟的鲜油果经直接冷压榨取而得的果汁,经分离水分后制成的油脂,其色泽为天然绿色,略带橄榄清香气味。近代医学和营养学研究表明,橄榄油是迄今人类所发现和食用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需要的一种,其保健价值受到普遍关注。

节日期间,橄榄油应成为糖尿病患者餐桌上的主要油脂来源。每日用量以不超过30克为宜。橄榄油性质稳定,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既适于凉拌食物,也可水煮食物后,将菜肴捞起静置后,浇上一勺橄榄油拌菜。如用橄榄油烹调,在150℃下,橄榄油一般不会分解。

要点六:节日饮酒要谨慎

节日期间,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大致平稳,糖化血红蛋白7.5%及以下,无严重心、脑、神经、肝、肾病变,无频发低血糖反应等前提下,可考虑少量饮用低度的干红葡萄酒(每日100毫升以内)。尽量不饮用白酒,特别是烈性白酒。100毫升红酒相当于半两主食的热量,所以饮用时应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应注意的是,不要被一些所谓的糖尿病专用酒或无糖啤酒所迷惑,这些饮品同样含有碳水化合物和酒精,饮用时仍应计入每日饮食总热能范围之内。

时下流行向酒中掺入冰镇饮料以获得更好口味,但应注意,几乎所有普通软饮料都含有大量精制糖,因此不宜饮用,但可用纯净水、矿泉水、苏打水、低热量饮料(包括用甜味剂制作的可乐、柠檬汁或糖尿病专用饮料等)等“掺酒”,以降低酒精浓度。

这里必须特别强调一点:不要空腹饮酒,应尽量在饮酒前吃一些碳水化合物类的食品。例如吃一点饼干、面包等。因为,如果是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空腹饮酒就很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这是非常危险,并需要紧急处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