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横版反手生胶需要突破的瓶颈

 医生在探索 2013-04-29
在两面反胶为主流的业余球友横板圈子里,横板反手生胶爱好者的初衷,一般不外乎以下两种:一、反手低质量弧圈球的不得已而为之,取得是曲线救国、曲径通幽,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变革。二、对速度与爆力的极度偏执与追求,算是对当年坐地虎王涛那种非主流打法的一种缅怀与向往吧。自己打了两年多反手生胶,经常会遇见打一段时间技术水平就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现像,其出现的频率要高于打双反的球友,究其原因,终究是一些小的细节习惯平时练球打球时容易忽略,这儿有一些体会与类似打法的球友一起分享。

     一忌过份依赖反手。横板反手颗粒,反手终就是辅,正手终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做为剑走偏锋的反手颗粒爱好者,很多球友过份的陷入用反手生(长)胶的怪异性做为主要得分手段的误区,以至于导致正手位球仍然用反手去进攻或过渡,正反手转换生涩。此类球友的侧身一般相对较少,侧身相对较少恰恰说明自身的正手进攻意识差;以至于一场球下来反手的使用率和得分率要超过正手。其反手的稳定性与杀伤力甚至要强于正手,一旦被对手识别,发球和进攻都攻至自身正手半区软肋,则极易陷入被动。其改良方法还是要以练好正手基本功和步法为主,提高正手单板质量。
      二忌接发球过渡手段单一。很多反手生胶爱好者,在接反手位发球时常常固定的用一种办法,而这种单一性体现在搓球和拨球这两种最好掌握的接发球手段,下旋搓上旋拨,短球搓长球拨;搓球后等着对方拉飞或回搓后自己发力拉冲弹击,拨球后等着封挡快带对方的推挡或拉冲。这两种过渡手段的最大坏处在于一旦遇见熟悉生胶性能的对手,极易被对方先上手,直接将生胶搓的不转球冲死或用高吊将局面转入对方占主动面相持。其实反手生胶接发球时即可以挑也可以磕,甚至可以像长胶那样拱(具体的方法,另开篇介绍)。一般来说,生胶反手位不太吃发球,即使再差,也总还有防守一板后等待对方失误的机会,但被动防守等待对方失误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丰富自己的接发球及过渡手段,是横板生胶球友提高自己打破瓶劲重要前提。
      三忌落点线路单一。不管是过渡还是相持,横板反手生胶一定要把线路打开,长短结合,正反手大角压迫对方,破坏对方的节奏。搓球时,劈长尽量以正反手两大长角为主;摆短和反胶不同,尽量以中路近网为主,切忌对方正手小三角(生胶搓球不转此位置易被挑打)和中路任何落点(易被爆冲)。反手弹击时第一板上手后,二三两板衔接要及时变线。一般所谓吊右压左或吊左压右,其实就是压住对方某一点,使对方攻击或防守状态趋于固定时,突然变线,使对方仓促改变动作。反手生胶在上旋相持过程时具有天然优势,往往可以利用反手压死对方的某一点,或正手连续拉冲时上步迎前反手突然变线,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四忌节奏始终不变。在实战中,双面异质打法,其特点就是利用两面不同胶质所产生的旋转及性能不同来破坏对方节奏。切忌一昧的猛冲猛打,无谓弹击,刚极易折,也切忌连续两次用同一种手法过渡,连续搓两板不转和连续两板加转,都会被对方察觉,率先上手,导致自己处于被动防守状态。总之,尽量利用双面异质的特点,调整在先,让对方始终跟着自己节奏走,比如正手侧身拉冲一板后,第二板马上用反手生胶吸一板短,会让对手仓促改变已经准备好的防守状态,导致失误,又或者在近台摆短时实在没机会上手,可用正反手变换搓加转或不转等等手段,充分利用双面异质的特点调动对方。双方相持时(比如对反手)都发力时我要先减力,都谨慎时我要先加力,先变线,先侧身,总之变在前,是反手生胶打法的一个重要环节。

   以上为横板反手生胶业余爱好者打野球时常出现的一些容易忽视的小细节,一旦在这些细小环节上加以重视改正后形成固定的意识,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在此与众位生胶球友一同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