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蜂巢虫综合防治方法

 雨霧山庄 2013-04-30
巢虫又叫“绵虫”,是蜡螟幼虫,属螟蛾科。常见的有大蜡螟 (Galleria mellinella) 和小蜡螟(Achroia grisella)两种。一般出现于3—4月,晚上出来活动,雌雄蛾夜间交尾后,产卵于蜂箱的缝隙处或箱底的蜡屑中。初孵化的幼虫,先在蜡屑中生活,约二、三天后就上脾,若蜂群强大,蜡螟幼虫无法上脾。幼虫老熟后,以蜜蜂巢脾、蜂蜡为主要寄主,最喜欢蛀食中蜂子脾上的蜡质。由于巢虫在子脾内穿道蛀食的缘故,子脾出现“白头蛹”现象。蜂蛹不能正常羽化,严重影响蜂群的繁殖,更甚时是还会引起蜂群飞逃,是目前中蜂生产上主要病虫害之一。为此,我们从2002年开始在福清市一都镇、与东张镇两个中蜂场进行中蜂巢虫综合防治的对比试验,取得较为满意的防治效果。
1 巢虫危害蜂群的主要季节与规律
一般来讲,中蜂一年四季都受巢虫不同程序的危害。越冬中蜂虽有部份蜂群断子、但巢虫已进入休眠状态,不危害蜂群;3—4月份蜂群进行春季繁殖阶段,这时的外界气温低,蜡螟幼虫相对发育慢,世代周期长,蜜蜂育子兴奋护脾能力增强,所以虫口稀,不会造成很大危害;7— 8月份后,外界粉蜜逐渐开始枯竭,气温高。蜂群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蜜蜂护脾能力逐渐减弱,这一时间正有利二、三代巢虫的繁衍。因此,夏、秋、初冬是巢虫活动和危害蜂群的高峰期,给进入初冬繁殖阶段的蜂群造成威胁很大,是综合防治的主要季节。
2 防治措施、方法
2.1 7月份小叶桉花期结束后,适当缩脾,保持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弱群适当进行合并,加强蜂群遮荫,提高蜜蜂护脾能力。
2.2 8月底一9月上旬,注意蜂群卫生,彻底清除蜂箱内部缝隙蜡屑、杂物,换箱一次。
2.3 掌握蜂王初卵期前,傍晚时分抽出巢脾进行蒸汽法处理一次,方法是:视蜂群内部放脾数量,按二脾抽一、三脾抽二的方法抽出巢脾作好各群标记。将取出的巢脾用特制的蒸脾箱装好,把蒸架放于锅灶上,然后加热升温至箱体内部温度45—49℃之问,保持恒温15—20分钟,卸下蒸脾箱取出巢脾冷却10—15分钟,用1:1白糖浆灌满各脾,而后按标记对号加入各群,巢脾上有少量封盖子的要先割后再处理,新脾要取出存蜜才能处理,以免发生脾溶化。群体内未处理的巢脾,一定要问隔二、三天才能同样处理。避免发生蜂群逃蜂。
2.4 旧巢脾房内茧衣厚,最有利于巢虫的生长发育。从而缩短世代周期,危害严重,新的巢脾则相反。根据巢虫嗜好侵食旧巢脾这一特点,每个流蜜期要争取多造新脾更换旧脾。同时贮备一定的半成品新巢脾。方法是:在蜂群造脾时问,把巢础框加入蜂群修造至半成品时(1/3、1/2巢房高即可)。提出集中存放,并用二硫化碳或硫磺熏蒸密闭保存。初冬蜂群繁殖阶段。可根据各蜂群巢脾情况,采取抽旧补新办法,加入半成品巢脾,同时结合奖饲,效果相当显著。
3 讨论
巢虫的防治,经验很多。目前为止,都没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虽然用硫化物药剂熏脾,能起到较好的杀虫效果,但对蜂群由此产生的后遗症较大。容易使蜜蜂发生逃群,短时问内蜂王不敢产卵等,所以一般不使用。采用蒸汽法,能起到杀灭巢虫虫卵,不会造成蜂群逃亡,蜂王产卵积极等效果。2002年9月上旬进行第一次试验,效果显著。试验组A有20群50框蜂,处理后未发生蜜蜂毁(咬)脾,封盖子脾整齐,没有“白头蛹”现象,至11月下旬,共繁殖蜂135框,比原来增长150%;对照组B,巢脾不经热处理,结果60%的蜂群不同程度发生毁(咬)脾,70%的蜂群封盖子脾不同程度出现“白头蛹”,其中5群危害子牌面积达70—80%。B组共繁蜂82框,比原来仅增长64% ,试验组蜂群繁殖框数是对照组增殖框数的2.65倍。2003年、2004年重复试验,结合抽IEt~I,新,取得同样结果。可以确认,利用蒸汽法是目前综合防治中蜂巢虫危害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在养蜂生产上有很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福建省福清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350300) 余毓生 养蜂科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