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弟子规》是除《三字经》以外影响最大的三字句的儿童训蒙教材。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一些提法有点过时,但暇不掩玉,仍不失为一篇很好的教材。为了让青少年朋友了解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美德,这里对每句逐一进行解读,以加深理解,相信青少年朋友通过阅读,一定能增长不少有益的知识,获得更多的人生启迪。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解: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孝悌 次谨信 解: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泛爱众 而亲仁 解:要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余力 则学文 解: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则学习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解:在家则要孝敬父母。 孝悌(ti):孝,指孝敬父母;悌,指友爱兄弟姊妹、亲朋好友、社会大众。 父母呼 应勿缓 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 父母命 行勿懒 解: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 须敬听 解: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 父母责 须顺承 解: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冬则温 夏则凊 解: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 晨则省 昏则定 解: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出必告 反必面 解: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 居有常 业无变 解: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 勿擅为 解: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 苟擅为 子道亏 解: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物虽小 勿私藏 解: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 苟私藏 亲心伤 解:如果私藏公物(他人之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 亲所好 力为具 解: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 亲所恶 谨为去 解:父母厌恶的事情,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 身有伤 贻亲忧 解: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 德有伤 贻亲羞 解: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 亲爱我 孝何难 解: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 亲憎我 孝方贤 解: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 亲有过 谏使更 解: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 怡吾色 柔吾声 解: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 谏不入 悦复谏 解: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 号泣随 挞无怨 解: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解: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不离开父母床前。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解: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解: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 出则悌 解:在外则要友爱兄弟姊妹、亲朋好友、社会大众。 兄道友 弟道恭 解:兄长要友爱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长。 兄弟睦 孝在中 解: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父母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财物轻 怨何生 解:轻财重义,怨恨就无从生起。 言语忍 忿自泯 解:言语上包容忍让,忿怒自然消失。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解:饮食用餐,就坐行走;长者优先,幼者在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解:长辈呼唤别人,应代为传唤和转告;如果那个人不在,前去转告。 称尊长 勿呼名 解:称呼尊者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解:在尊长面前,谦虚有礼,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解:路上遇见长辈,应恭敬问好;长辈没有说话时,应退后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解:骑马或乘车,遇见长辈,应下马或下车问候;等待长者离开百步之远,方可续行。 长者立 幼勿坐 ![[转载]《弟子规》解读 [转载]《弟子规》解读](http://image60.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5/0112/32016631_1.jpg) 长者坐 命乃坐 解:长辈站立时,晚辈不可先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解:在尊长面前说话,要低声细气;声音太低而听不清楚,也不合适。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解: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稍慢一些才合礼节;长辈问话时,应当注视聆听,不可以东张西望。 事诸父 如事父 解:对待别人的父辈,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 事诸兄 如事兄 解:对待别人的兄长,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谨做事 解:做事要谨慎。 朝起早 夜眠迟 解:早上要比长辈起的早,晚上要比长辈睡的晚。 老易至 惜此时 解:人生易老,珍惜时光。 晨必盥 兼漱口 解:早晨起床,务必洗脸梳妆、刷牙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解:大小便后,马上洗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解:穿戴仪容整洁,扣好衣服纽扣。 袜与履 俱紧切 解: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 置冠服 有定位 解:购置穿戴,符合自己的地位和品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解:衣物不要乱放,避免造成脏乱。 衣贵洁 不贵华 解:服装贵在整洁,不在华丽。 上循份 下称家 解:穿着上要根据自己的身份,与家庭的情况相称。 对饮食 勿拣择 解:对待饮食,不要挑食偏食。 食适可 勿过则 解:饮食适量,不要过少过量。 年方少 勿饮酒 解:少年未成,不可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解:酒醉之态,最为丑陋。 步从容 立端正 解:走路步伐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解:上门拜访他人时,拱手鞠躬,真诚恭敬;进门时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不要歪斜。 勿箕踞 勿摇髀 解: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不可抖动。 缓揭帘 勿有声 解:进入房间时,揭帘子、开关门的动作轻缓,不要发出声响。 宽转弯 勿触棱 解:在室内行走,宽处转弯,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 执虚器 如执盈 解:拿着空的器具,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 入虚室 如有人 解: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 事勿忙 忙多错 解:做事不要慌慌张张,忙中容易出错。 勿畏难 勿轻略 解:不要畏惧困难,不可草率行事。 斗闹场 绝勿近 解:打斗、赌博、色情等不良场所,绝对不要接近。 邪僻事 绝勿问 解:对邪恶的事情,不要好奇过问。 将入门 问孰存 解: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解: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里的人知道有人来了;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字;若回答:“是我”,让人无法分辨是谁。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解:借用别人的物品,要明着向人请求、征得同意;没有征得同意,擅自取用是偷窃行为。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解:借人物品,及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不难。 凡出言 信为先 解:开口说话,诚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