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很怕黑,不敢獨自上廁所,尤其每次看完香港演員林正英演的殭屍片,心裡都很害怕(笑)。其實膽量是可以訓練的,我參加極地馬拉松的膽量與自信,是靠著自律而來。 我常問自己:想不想做這件事、願不願意為了夢想犧牲?像我,犧牲很多朋友、犧牲與家人相處,甚至犧牲交女友的機會。夢想不是你想要什麼都可以得到,不可能想要參加超馬,又想有舒適的生活。 這就像個戰場,你是勇士,面臨抉擇:可以選擇不走這條路,或者堅持走到最後。如果不願意犧牲、不能自律,就會受到很多誘惑,不可能即時完成企劃書向企業募款,不可能每天早上6點30分起床練習跑步。實力不足,沒有膽量參加比賽,就變成所謂的「紙老虎」,只有匹夫之勇。 如果這次放棄,以後會放棄更多 膽量不夠,來自對失敗的恐懼。我會直接面對恐懼,立刻找出問題的「釐清點」,並且迎面解決。例如這次南非250公里沙漠路跑,外在環境不利,鞋子壞了,我中暑又迷路。當時,我知道只有2成把握可以跑進前3名,但是冷靜下來,我把心裡想贏的指數拉高,發了瘋的狂追(編按:後來陳彥博以36小時16分的成績拿下第3名)。 我告訴自己千萬不能放棄,如果放棄了這一次,以後會放棄更多事。不管是什麼難關,一定會過,然後,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
|
来自: LM0318 > 《170 心理學 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