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情V.S.惯例 标配全尺寸备胎真的必要吗?

 历史很难说得清 2013-05-02

国情V.S.惯例 标配全尺寸备胎真的必要吗?

2012-01-31 07:53:11 来源: 网易汽车 1197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0(0)

对于备胎的存在问题,近日中消协重庆市消委会搬出一纸呼吁,在“汽车备胎消费安全大家谈”上呼吁汽车生产商统一配备全尺寸、材质一致的备胎,真正让备胎做到“有备无患”。我们怎么看,你会怎么看?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月31日报道 汽车上有这样一种部件,他们平日隐藏在后备厢的阴暗角落中,驾驶者会忽略他们的存在直至自己急需的那天。当我们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从角落中走出来救急,他们是无名英雄——备胎。对于许多最新款的汽车来说,当你的手伸向这个本属于备胎存在的角落时,你摸到的更多是鞋盒大小的补胎工具,备胎正在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然而近日中消协重庆市消委会搬出一纸呼吁,在“汽车备胎消费安全大家谈”上呼吁汽车生产商统一配备全尺寸、材质一致的备胎,真正让备胎做到“有备无患”。对于厂商“汽车配置非全尺寸备胎是国际惯例”的说法,中消协建议应摒弃所谓的国际惯例,国情决定全尺寸备胎对中国消费者十分必要。

作为汽车媒体人,我欣喜地看到中消协终于以“汽车消费者”的角度说了点什么,但是我却认为这样的呼吁发生在10年前才是合适的。为什么这么说?请看下文。

国情V.S.惯例 标配全尺寸备胎真的必要吗?


http://t.163.com/zt/auto/sparewheel  【你认为标配全尺寸备胎有必要吗?】内嵌投票 微博热议

【每日话题】备胎是否应该有标准,如何真正做到“有备无患”?http://club2011.auto.163.com/post/100007440552.html


几十年前,几乎所有的汽车都配备了全尺寸备胎,但在近些年来,在燃油经济性的要求、后备厢空间制约以及安全问题综合考量下,汽车备胎已经朝向小型化、临时化发展,甚至在某些车型上,干脆取消备胎。

站在汽车制造商的视角去看,对于如何处理备胎问题,他们一般有四个维度的考量:存储空间、安全性、轮胎可修复性以及环境保护因素。

首先是存储空间,现代的车型往往都拥有大量的车载电脑以及电器元件,这在100年前的汽车上是无法想像的,这些与日俱增的设备是要占用空间的,可汽车的形状太小却与100年前没有本质的飞跃。这就必然产生空间供给矛盾,你总不能要求新增设备占用一个车内座椅吧?因此后备厢空间被工程设计师们盯上了,备胎空间缩小一圈就意味着可用空间增大一圈。

对于环境的考虑,矛盾集中于重量与浪费上。小型备胎质量轻、体积小巧,能够帮助车辆显著提升燃油经济性。小尺寸备胎也更意味着橡胶更少,对于环境污染更小,也更廉价。

安全性因素,从这个角度出发,备胎的作用实际上是被放大的,因为考虑到100%的概率时,备胎是必然要被用到的,而且多数使用备胎的环境是恶劣的极端路况,因为良好路况下原配轮胎是很难在正常情况下用坏的。

上述的种种因素决定了汽车厂商在备胎的问题上实际上考虑颇多,很难给出令所有人满意的选项。但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车主在遇到轮胎没气或者损坏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拿起电话求助而不是更换备胎继续行驶。

根据通用汽车轮胎工程部门的调查表明,当轮胎出现问题是,大约50%的人选择主动更换轮胎。多数人更倾向快速而方便的道路救援

存在争议的全尺寸备胎

所谓的全尺寸备胎就是与汽车上已经使用的四个车轮规格相同。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全尺寸备胎还能再往下细分成匹配与不匹配型,主要区别就在于花纹以及橡胶配方的是否存在不同。从国际趋势上来讲,标配全尺寸备胎的车型逐年减少,在过去的5年,乘用车中全尺寸备胎的比例下降了38%。只有大型SUV、皮卡车等对于轮胎指标要求严格且使用路况复杂多变的车型,才更愿意保留全尺寸备胎。

国情V.S.惯例 标配全尺寸备胎真的必要吗?

全尺寸备胎作为车上最重最大的备件,如果不使用就几乎不会有性能损失。但科学的用法是,全尺寸备胎一定要定期与车上的车轮互换以保证胎面磨损与旋转特性的一致性,否则在其他车轮磨损严重时,换上一个崭新的全尺寸备胎反而更加危险。

对于全尺寸备胎的去留问题,笔者也简单采访了国内某自主品牌车企的设计师,从他的反馈当中,我们了解到备胎的地位和作用都在降低,甚至在某些对于空间需求大的车型上,如三排座椅的MPV,设计师甚至会要求工程人员取消备胎的设置以增加第三排空间。

平衡的折中——非全尺寸备胎

非全尺寸备胎被广泛应用是有多种原因的,至少不局限于降低成本这么简单。非全尺寸备胎看上去似乎有些廉价甚至可怜,但是他们做到了尺寸和可用性的均衡,而且他们目的明确,就是要在不用他们时尽量减少空间浪费和油耗增加;而在需要他们时,能够胜任从换胎地点到维修站点的短距离驾驶就足够了。

国情V.S.惯例 标配全尺寸备胎真的必要吗?

日益登上历史舞台的防爆轮胎

防爆轮胎的大量应用让备胎的利用概率直线下降,防爆轮胎或是有加强型钢丝侧壁,或是有自动修补穿刺功能,使他们能够在零胎压继续行驶几十公里。防爆轮胎的优势在于不用在凶险的地段停车换胎,而是可以持续行驶到安全的地段。在安全地段更容易找到补胎充气的机会,而不是原地等待救援。

国情V.S.惯例 标配全尺寸备胎真的必要吗?
防爆轮胎

国情V.S.惯例 标配全尺寸备胎真的必要吗?

不可忽视的因素是防爆轮胎更贵,意味着前期投入更高,但是防爆轮胎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修复。因此生活在大型城市内的消费者更愿意选择防爆轮胎。

国情V.S.惯例 标配全尺寸备胎真的必要吗?

与全尺寸备胎市场份额的降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在过去的5年中,防爆轮胎的使用率上升了50%,但在车型标配上却仅有7.2%的增长,因此这也显现出标车厂配防爆轮胎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国情V.S.惯例 标配全尺寸备胎真的必要吗?

作为使用了防爆轮胎而放弃全尺寸备胎后的有力补充,便携式补胎工具的地位日益上升,不到鞋盒大小的体积是以往即便是小备胎也无法比拟的,并且轻便的补胎工具对于车重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国情V.S.惯例 标配全尺寸备胎真的必要吗?
车载补胎工具包

也许是由于过于轻便小巧,补胎工具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不如一条备胎来得实在,并且补胎工具使用起来也并不一定比换备胎方便多少,而且绝大多数4S店不会对车主进行补胎工具的使用指导,因此这也着实难为了很多中国汽车消费者。

从长远来看,全尺寸备胎在除了皮卡以及大型SUV上消失是迟早的事情,这并不仅仅因为车厂单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需求,推动这一进程的还包括了环保、空间等多方面的矛盾博弈。算一笔小账,如果放弃全尺寸备胎而选择补胎工具的话,预计百公里油耗降低0.2L,以8元/L的成本计算,百公里省去1.6元,每年行驶两万公里的家轿平均值计算,每年可以省下320元,两年640元;备胎的使用概率大概是两年一次,难道这还不够打动你吗?


WangAaron


无论发动机、变速箱还是底盘、悬架,《技术大讲堂》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全方位的向你阐述汽车各方面的先进技术。看过《技术大讲堂》后你会对汽车有着更加全面的了解,4S店的销售人员很难再用那些听上去神乎其神的技术名词忽悠你,你将成为一个真正的汽车技术达人。

(本文来源:网易汽车 作者:王云龙) 王云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