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跑马场的历史变迁

 泉源阁 2013-05-02



历史上上海跑马场三易其址。1850年,英国商人霍格开辟第一所跑马场 1854年,在南京东路、浙江路一带修建了第二所跑马场,1861年,在南京路南侧建设第三个跑马场 。

未扩建的跑马厅看台


未扩建的跑马厅看台

未扩建的跑马厅看台

未扩建的跑马厅看台

未扩建的跑马厅马厩外景(1908年)





 跑马场里还有网球场、游泳馆、足球场、板球场等




赛马比赛
赛马比赛
 
 


 



跑马总会大楼





1948年跑马场地图

1952年全国土产展览交流大会在原跑马场举行。

 会场场景

    上海解放后,上海市军管会正式接管跑马厅,将原跑马厅南部辟为人民广场,北部改建为人民公园。原跑马厅大楼改建为上海图书馆、美术馆及上海体育宫,并建造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大楼。人民广场成为上海人民政治活动的中心场所。1985年在西南角矗起24层的电信大楼。今人民广场地下已建设地铁人民广场车站、变电站、商城等。在地面重建20层高的市政大楼和上海博物馆新馆.


解放后原来的跑马场改为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1950年代)

1950年代--1960年代人民公园内有条人工河。


人民公园里游客在划船




1970年代的人民公园

1976年9月18日毛主席追悼会在人民广场举行。


1980年代的人民公园

如今的跑马总会大楼

跑马总会大楼 黄浦区南京西路325号,建于1933年,由英商马海洋行设计,新古典主义风格,外墙用咖啡色面砖与乳白色石块交砌,东、西两侧各用八根塔什干式石柱承托二、三层出廊,西北转角有钟楼一座。这里曾经是旧上海跑马厅的核心建筑,用于跑马会会员享乐的“赌城”,解放后先后辟为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现为上海美术馆展馆所用。1989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这个建筑有一个英国古典主义风格的外貌,而结构则已经是钢筋混凝土的。整个建筑沿着当时跑马的跑道一侧展开,是个长条形的4层楼房。沿跑道有看台。在建筑的北端树立起这个高53.3米的钟楼,作为它的标志。

附:上世纪初上海还有2个跑马场,分别是江湾设立华人自办的万国跑马场和引翔港跑马厅。
引翔港跑马厅

江湾的万国跑马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