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昌硕 杂画

 书楼寻踪馆 2013-05-02

杂画册吴昌硕册页 纸本 墨笔 纵30.6厘米 横35.4厘米中国美术馆藏 

吴昌硕(1844-1927),近代书画家、篆刻家。初名俊,后改俊卿,字昌硕,一作仓石,号缶庐,晚号大聋;以后以字行,浙江安吉人。清末诸生。曾任丞尉,旋为安东(今江苏涟水)县令。后寓上海。工书法,擅写“石鼓文”;精篆刻,雄浑苍劲。30岁左右,作画博取徐谓、朱耷、石涛、李鲜、赵之谦诸家之长,兼取篆隶、狂草笔意入画,色酣墨饱,雄健古拙,亦创新貌。其艺术风貌在我国和日本均有较大影响。传世作品有“《石山松图》《桃实图》《葫芦图》等。《杂画册》十二帧,此选两帧。图一,近景以湿笔作树,远景以枯索笔法画山。山头着塔,山脚置屋,左下水际浮一舟。意笔作山水,笔墨以简逸胜。作者长于大写意花鸟画,疏于作山水,但其山水一空依傍,有自家面目。左上题:“石头奇似虎当关,破树孤云绝壑口。昨夜梦中驰铁马,竟凭画手夺天山。丁卯九月缶道人年八十四。”画作于1927年,为其晚年笔。图二,是大山盘盘,云气蒸腾,关隘险峻,题云:“登临榆县城楼望之,有此奇特气象。”为目击之景,随意之笔。此图为吴昌硕84岁时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