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马双语短诗鉴赏:《春》

春
非马
只有从冰雪里来的生命
才能这麽不存戒心
把最鲜艳最脆弱的花蕊
五彩缤纷地
向这世界开放
Spring
William Marr
Only the survivors of the deep snow
can open up without hesitation
their most delicate and colorful inner selves
to the world
[鉴赏]
是的,四季的轮回,也太快了一些。似乎冰雪刚刚消融,便有了花朵的绽放。
如果仅仅如此描写春天,不免落入老套,诗意难新。
“只有从冰雪里来的生命,才能这麽不存戒心,把最鲜艳最脆弱的花蕊,五彩缤纷地向这世界开放。”
即便把非马先生之《春》,如此写成散文,我们依然会反复品味。
是的,“不存戒心”、“向这世界开放”,把花朵写活了,使花朵具有了灵性。
表面写花朵,实则写人。
——“不存戒心”、“向这世界开放”之人,何处可寻?
深层,则写出了当代社会的信任危机:
谁人可信?何事可信?
又:
谁人信你?
——于是,我们封闭了自己:人人自闭,人人自危。
于是,诚信的缺失;
于是,爱心的缺失;
于是,让世界充满爱,
只是我们封闭自我之后内心的一种奢望而已。
“冰雪”,可喻纯洁;那么,“从冰雪里来的生命”,则可暗指心地纯洁之人。
关于春天的故事,非马先生另有同题诗:
春
非马
从白到褐到绿到蓝到红到紫
你用越转越快的
舞步
使天地晕眩
待我稳住自己
定睛一看
你早已远去
是的,春,早已远去。
而我们内心所期待的,正是春天的回归。
打量汉英之间,可知汉诗5行,英诗4行。
形式之外,语言上的变化,概有四点:
第一,“从冰雪里来的生命”,英译为the survivors of the deep snow(深雪里的幸存者),极富诗意。想起深冬之深雪之下的那些树根草根们,那些意志薄弱者,早没了性命;只有那些意志坚强者,才压而不屈、冻而不馁,历寒冬而幸存。
第二,“不存戒心”对应without hesitation(毫不犹豫),可谓变通而佳。当有人需要帮助之时,我们当伸出援助之手,且毫不犹豫。如此,我们才可能共有一个充满爱之世界。
第三,“最鲜艳最脆弱的花蕊”,英译their most delicate and colorful inner selves. 首先,their的添加,使得英文成为地道的英文,初学译者当留心学习。其次,“鲜艳”(colorful)、“脆弱”(delicate),英译颠倒了过来,以符合英文之逻辑——而“脆弱”, 不用fragile, 而以delicate出之,才是恰当之措词。再次,“花蕊”,对应inner selves(内在的自我),则又暗示人之内心矣;比之pistil或flower或blossom之类措词,不知高明几倍!
第四,“五彩缤纷地”,英译阙如。再观英诗,其上的colorful, 似已含此意——汉语“鲜艳”、“五彩缤纷”,共对一个colorful, 也可谓双词而一译。
(张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