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中华文明会在成语典故上独领风骚?

 yfpy1234 2013-05-02
 
  许多人老问一个问题:中华文明,为什么一直没有成熟发育出西方那种颇为系统性、颇为理性化与位居高台上之形而上学体系理论的形态来?我今天更要问一个少有人问到过的问题:谁能解释一下,在人类世界众多的文明中,为什么唯有中华文明在成语典故(包括俗语、语录、口号等)的领域里,能够如此这般地灿若繁星、丰厚发达、无人可及、独领风骚呢?不同的问题,能将我们带进到不同的世界里去。不同的问法,也清楚地表明着提问人的眼睛是紧盯在什么上的。
  应该说,成语典故或类似表达形态,在各个文明的文化中记忆里,都占有着一席之地,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育。我所言“无人可及”、“独领风骚”,不仅仅是从种类上、数量上、丰厚程度上、壮观气象上来说的,也是从其所承担的塑造文明、整合文明与传承文明重任上来说的,甚至,更是从其作为一种特有的“载道”“明理”之积淀构建、中合大道之文化形态上来说的。
  仅就广义的成语典故而言,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的,完全是一种与哲学理论领域迥然不同的东高西低之态势。也就是说,无论从种类数量的多少、体量形态的大小上看,还是从其健全丰厚、饱满发育、悠久传承、众口乐道的程度与态势上看,东方、特别是古老的中华文明,明显地胜出一筹。西方,则被远远地甩在后面。
  比如,中国人历经千秋百代,早已将成语典故塑造成了一种近似于文字般广泛着的思维与言说之载体,几乎任何思想、意愿、看法、见解的表达,我们都可找出某个足以胜任的和人人尽知的成语典故来。这是西方所不具有的,更是他们无法想象的。再比如,中国最普普通通的人,在说话时会用成语典故;中国每个文章的人、甚至写书法和画画的人,也每每会直接选用一些成语典故;更不要说那多种多样的谜语对联、门楣题匾、标语口号、墓碑祭文等了,几乎时时处处都离不开成语典故。成语典故的广泛运用与无处不在,这几乎使她,成为中国人汉语中的“第二方块字”了!我们不能不说,这在全世界所有文明中,是最为发育完全的和异常丰满的。也是另一路径取向上的东方,在文明传承、思想表达、或文化形态上贡献给全人类的一大富矿与奇观。对此,我们不能不予以关注,不能熟视无睹地一再失察。
  人常说,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原材料。在中国人这里,我们是不是完全可以这样认为:成语典故,乃是中华民族最爱使用的、极具高效统合力的基础组件与道理结晶。她们是中国人做那“萝卜干炒腊肉”的“萝卜干”与“腊肉”,而非没有经过晾晒、炮制的萝卜与鲜肉。这在别的文明那里,由于没有一整套独立的、多源汇流的、坚实丰厚的这种道理结晶构建形态,由于几乎总是用刚刚洗去泥土、带着血丝的萝卜与鲜肉直接下锅做菜,所以,他们几乎没有这种经验与体验,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与研究,也就更不易深入进去、比较准确地理解这种中华致思与载道的文化形态了。作为中国人,我们却不能这样。
  我们不仅应该分明地认识到自身文明在这方面与别的、特别是西方文明,存在着客观上的和历史性的大不同;而且,还应该更深一步地追究下去,搞清楚其究竟为何会如此这样。
  为何会如此呢?简单地说,有所想、有所需,方能有所成。也就是说,正因为中华民族一直向往着、追寻着、依赖着合与道,所以,她便必然地会在理性的系统论述、表意的汉语文字、个体的感性认知三者之间,大道中合地成就出一种成语典故之独步天下的不同样式与形态来。甚至我敢说,如果不是被赋予了载道明理的功用,中国人肯定是不会那么执着痴迷地成就出那数不胜数的成语典故的,我们一定也发展不出人类其他文明无不甘拜下风的成语典故传承体系来(希望大家能把其视作是一种中华文明自然天成的言传体系)。
  那为何会专门选定成语典故,为居于中、合众思、统知行、筑大道的载道致思平台呢?
  简单地讲,是成语典故言传道理的形态,堪为中合之大道,她具有其他部分不具备的大合为大道的能力与作用。比较进一步地讲,有两点。
  其一,个体化的感性认知,过于多元、杂乱,不是堪做统合归一的材料;语言文字呢,不仅浩繁庞杂,而且仅能简单地表意与示意,也不足以承载种种深刻与深沉道理的表达;看似最系统、最高超的理性论述及论著,一切条件都几乎具备了,却恰恰缺了大众化便捷体悟道理的可行性,恰恰难以将世代多数民众引聚到知行合一的大道上去。大道至简。不简,则难以达众与为众所用。大道主通,不通,则知行分离、难成大道。如此说来,唯有成语典故一域,既简而易合,又已加工半成、不致初浅散碎。
  有人会说,成语典故,比之哲学理论体系,初浅散碎多了。那为何说感知、文字形态的不易统合,可到了成语典故就又行了?这里面,其实是有一个平衡点之问题在的。成语典故以下,则太散、太过粗浅、太难以承载道理的言传;成语典故以上,系统化、体系化的理论建构,又往往自成一体、繁复抽象、相互抵触,难以将简捷明了而各有所需的道理,通过民众自行选取、自然合流,转化为文明集群纷纷因循的大合道行。
  其二呢,就是成语典故,恰恰处于中华文明整个言传建构的中位或中道位置。对于一个始终追求着合、大合、全面统合、并发展出道合样式的合之道文明来说,何以能够成就出大合?何处可以担当大合之用?一句话:道合于中也。唯居中道,可大合;大道成,皆因不偏极与不事端也。
  具体来看,最起码在四种维度上,成语典故都是处在中道的位置上。一是,从阐释表达的维度上看,成语典故一域,乃是高于会意文字、却低于哲学理论或形而上体系的中间形态。她恰恰能够担当起贯通二者与集成一体的重任来。二是,从理性与感性的维度上看,成语典故形态,是触角既伸到理性的庙堂、根系又埋植进感性之茅草地的居中集成统携者。三是,从统合知行的维度上看,一个个成语典故,既有蕴含着深刻的认知、又便于每个人去体悟与践履,是架设在知行两世界间的密网与桥梁。四是,贯通古今的维度上看,由于成语典故具有大众化约定俗成的鲜明特性,所以,其或以事、或以史、或以知、或以识、或以道、或以理-----总之都是以道理的方式,将我们民族广大民众想要留给后人的精粹道理,长久地流传了下来。即便在诸子百家的著作,少有人关注、诵读的某个时候与某一层级,成语典故,却一直能在总体上与我们为伴着。
  再往深里思索一步,为何说大道需以中合呢?我们说,在道化天下人类的视界下,至道既为一,也化育出了天地、万物、人类和所有的无穷无尽来。在万千世界与众多人事里,各有各的道、各行各的道,也各人会有各人对道和大道的理解。由于我们在认识自己和世界的过程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会在寻找着参照与对比中,看清我们想要看清的事物或人事的。或者更为确定地说,我们只有分出个二来,才不至于永久地停留在混沌一片的一中,所以,一分为二、或以二进观,是我们人类在认识上的必然,是任何有生命的文明都不可能不迈出的脚步。
  然而,无论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下,当一旦分出来二后,我们的人类集群、甚至每个个体的人,便都会因为有了较为鲜明的两个、两极、两端、两段、两域等,而必定会在其间游走、徘徊、选择、站边。这样一来,人类认知上的分辨与分裂,便随时随地地就发生着了。这对致力于合之道,对致力于统合集群民众长久知行为一体的中华文明来说,便必须寻求那最为宽阔与持久、最具万众统合效用的大道。
  从长久和总体上看,什么是大道?就是能让走上去的人多多益善、持续不断的道!这种道,在哪里?偏一端、一域不行。因为另一端与对面一域的,是有对立情绪和意见的,是不会去踏上彼道的。最好的、最智慧的方式,便是中国人找到的中道、或中合方式了。
  这种方式,将两端、两段、两域之间的夹缝、中界地带,以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及联系、集合双方的姿态,拓展为一种居中的中道。站位于中道上,我们便能以山脊行走的姿态,将秦岭山脉的两面、阴阳两界一股脑地纳入到自己的怀抱中来。这就好比,整个中国,我们可以分为南中国与北部中国。这是西式的二分法。而中式的中脊行,则讲的是:大山南北。居于一条大山中脊之上,山南山北便都是我们统一视野内的相对分别了。这是一个秦岭南北的完整中国,这是一个以秦岭为纽带和大道统合起来的全中国。
  一切成熟的民族,一切走向更深层综合发展的文明,最终都需要拥有这样一种大一统的分合思维与视界。因为,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不仅仅是哲学界、理论家的事情,也不是一部分人积极呐喊而大多数人无需参与、无需思考与行为的事儿。任何再好的思想与理论,都是最重要通过更多人的努力与践行,才能成为人类长久畅行的大道的。所以,立足于中合,立足于大道的居中聚合、整合、统合,乃是人类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当今人类,一极世界已经不再,多元发展的必由之路定是大道中合。我们揭示中华大合之道,我们揭示中华文明长久存在着的一种中合大道论说或言传形态,不仅有利于我们认清自己,也有利于我们比对着更近一步地认清西方及其未来的人类世界。中华成语典故之思想文化形态,对于全人类,都是有着极大的启示与榜样作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