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德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硬币

 lyt信箱 2013-05-03

罗德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硬币  

2011-05-17 20:34:34|  分类: 非洲硬币 |字号 订阅

   罗德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

Federation of Rhodesia and Nyasaland

 

一   国徽:

【引用】一个只存世10年的国家 - 天边 - zhanghongen009 的博客

二   国旗:

 

【引用】一个只存世10年的国家 - 天边 - zhanghongen009 的博客

 

三   简介:
            罗德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Federation of Rhodesia and Nyasaland)或称中非联邦(Central African Federation )。 罗德西亚与尼亚萨兰是一个英国统治下的自治领地;其范围大概包括今日的津巴布韦、赞比亚及马拉维三国。1888年,英帝国主义者罗德取得他们领土内的采矿权,随后在1889年替英属南非公司(British South Africa Company)取得这里的领土权,并且在1895年时正式建立殖民国家“罗德西亚”。罗德西亚在1911年时分开成为北罗德西亚(今日的赞比亚)与南罗德西亚(今日的津巴布韦),后者在1922年时成为一个英属自治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帝国主义逐渐消退;欧洲各国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地纷纷要求独立。其中也包括了英属的北罗德西亚、南罗德西亚以及尼亚萨兰這三個地区。为了平息当地逐渐高涨的独立声浪,英国政府乃合併此三地、命名为“罗德西亚与尼亚萨兰”,於1953
8月1日正式成立。其目的是能夠在当地的黑人民族主义者及位居统治地位的白人之間,採取折衷方式來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政治实体。但这个联邦主只维持了10年。于1963年底解体。解体后原联邦的各个成员国纷纷独立成主权国家:1964年7月6日尼亚萨兰宣布独立为马拉维共和国、1964年10月24日北罗德西亚宣布独立为赞比亚共和国、1964年南罗德西亚在境内握有大部分控制权、以伊安·史密斯为首的少数白人族群宣布该国独立为南罗德西亚国,1965年11月改为罗德西亚。1980年更名为津巴布韦共和国。                                     

      首都:沙利斯貝利(哈拉雷)、人口832万(1960年)、面积125.5万平方公里。

 

四    硬币:

       罗德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货币名称:罗德西亚与尼亚萨兰镑

       在罗德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存在的这大约10年时间里,硬币始发于1955年,终止于1964年(实际是1963年铸造的)。品种较为单一,没有纪念币,仅有7种面值的流通币。分别为1/2便士,1、3、6便士,1、2先令,半克郞。硬币正面有英文国号RHODESIA AND NYASALAND、除1/2、1便士两枚外其余均为年轻时英联邦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右面侧像。背面为面值、年号及分别长胫鹿、大象、百合花、狮子、羚羊、非洲食鱼鹰、国微。硬币的材质1/2、1便士为黄铜其余均为铜镍合金。其中从3便士开始到半克郞的这5个面值又分别存在全银精制版本。而3便士至半克郞的全银精制币则存在于1955年的另一套proof set当中。这套proof set则有别于流通币,其中半便士和1便士和流通币一样为铜质,其余3便士至半克郞则为银质。这套proof set虽然不算珍罕币,但也是非常稀少,仅有2000套。

    罗得西亚的流通硬币收全一共为13枚。其中1964-1968年间一共为5枚。这一时期是罗得西亚从“罗得西亚-尼亚萨兰联邦”中分离出来并“片面独立”的时期段。虽然此时的罗得西亚已片面独立,但它仍未脱离英联邦,因此这一时期的硬币上均铸有英国女王的头像。硬币上的图案也部分沿用了“罗得西亚-尼亚萨兰联邦”时期硬币的图案。面值则是采取双体系并行,即12进制的便士-先令体系和10进制的分-元体系并行。1970年,罗得西亚宣布脱离英联邦,并独立为共和国。因此,1970年开始的硬币已不再铸有英国女王头像。这一时期的硬币一共发行了8枚,面值统一为10进制的分-元体系。

 

五   发行的硬币:

 

罗德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硬币 - 天边 - 天边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