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则天乾陵未解之谜

 生活茶馆 2013-05-03
中国有两个帝王陵墓很受世人瞩目,一个是秦始皇陵,一个是乾陵,后者是武则天和她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寝。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乾陵充满神秘色彩。时至今日,汉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扫荡了、康熙大帝连骨头都凑不齐了,单单武则天的乾陵可以独善其身。这是为什么呢?

未盗的武则天墓一旦挖开能解多少谜团?

乾陵素有考古界的“三峡工程”之称。在位于西安西北方向的梁山主峰下,埋着唐高宗李治和大周女皇帝武则天。一对夫妇,两朝皇帝,合葬一室,这在全世界也是极其稀罕的。且1000多年间,原封未动。而武则天名扬天下,妇孺皆知,更使这座陵墓备受国内外关注。半个世纪以来,发掘乾陵始终是个热门话题。

乾陵选址之谜

乾陵有“历代诸皇陵之冠”和“睡美人”之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居梁山。史载,周太王(古公亶父)逾梁山而载弘基,秦始皇筑宫梁山而御夷狄,汉张骞越梁山而通西域,以至唐代的“丝绸之路”都经过此山。据堪舆家(风水先生)认为,梁山大有利于女主。所以,代唐为周的女皇武则天便把梁山选为其夫唐高宗和自己百年后的“万年寿域”。

显庆末年,高宗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皇后武则天得以逐渐掌握朝政。从此武则天成为掌握实权的统治者,高宗处于大权旁落的地位。高宗去世后,葬于乾陵。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十一月,武则天崩逝于洛阳上阳宫,临终遗嘱“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终年82岁。次年五月,中宗护则天灵驾还西京,八月与其夫合葬于乾陵玄宫。

在安葬武则天的问题上,朝廷曾发生了一番争论,中宗欲满足母后“归陵”的遗愿,大臣严善思极力反对。他说:“尊者先葬,卑者不宜动尊者而后葬入。则天太后卑于天皇大帝,今若开陵合葬,即是以卑动尊,恐惊龙脉。臣闻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今若开陵,必须镌凿。动众加功,为害益深。望于乾陵之旁,更择吉地,别起一陵,既得从葬之仪,又成固本之业。若神道有知,幽途自当通会,若以无知,合之何益。”宽厚仁慈的中宗皇帝,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为了表示孝心,命人挖开乾陵埏道,启开墓门,于神龙二年五月将武则天合葬入乾陵玄宫。从此,乾陵成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一陵葬两帝的陵园。合葬武则天后,中宗、睿宗朝又将二太子、三王、四公主、八大臣等17人陪葬乾陵。因此,乾陵陵园的所有营建工程经历了武则天、中宗至睿宗朝初期才始告全部竣工,历时长达57年之久。

世上最难挖的皇帝陵墓:40万大军挖不动

如果问世界上哪个皇帝的陵墓最难挖,那么毫无疑问是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13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陵者就有17人之多。然而时至今日,汉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扫荡了,康熙大帝连骨头都凑不齐了,单单武则天的乾陵可以独善其身。

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历经23年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乾陵修建的时候,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至于里面的宝贝,经过多年的探测考察,一位文物工作者推算最少有500吨!在前后通道的两侧,又各有4间石洞,洞里装满了盛唐时最值钱的宝贝。在通向金刚墙的近百米过道两旁,摆满了各种金银祭器。而最让世人感兴趣的就是那件顶尖级国宝——《兰亭序》。乾陵一带的民间传闻中,早就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一说。

盗掘

如此丰厚的宝藏使得乾陵吸引着职业盗墓者、封疆大吏、土匪、军阀,甚至是农民起义军,纷纷抄着铁锹、锄头前来刨上几下。从武则天躺进乾陵的—刻,梁山就没消停过。第一个光顾乾陵的是唐末造反大军领袖黄巢。这位盐贩子率领六十万大军攻进长安后,先是痛痛快快地烧杀抢掠一番,待土匪瘾过足了,他突然发现自己无事可干了。

这时,有人告诉了他一件事,在梁山西侧黄土地下埋藏着大量碎石。这个消息就是在暗示黄巢,唐陵中最富有的乾陵的入口很可能就在梁山的西侧。黄巢大喜,立即调出四十万士兵,跑到梁山西侧开始挖掘。这些人都是农民出身,对铁铲铁锹的运用熟练得很,不久,就把半座梁山铲平了,以此留下了四十米深的“黄巢沟”。但是,乾陵就像是根本没有入口一样。后来,唐王朝军队集结向长安发起反攻,黄巢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空手而逃。这位自称是书生的黄巢愚蠢之极,他根本不知道乾陵是坐北朝南的。唐朝皇帝故意将修建产生的碎石埋在离墓道口三百多米远的地方。也就是说,他挖错了方向。

向乾陵伸出罪恶之手的第二个人是五代的耀州节度使温韬,此人似乎生下来就是给李唐王朝的皇帝陵墓找麻烦的。在乾陵之前已经挖掘了17座唐皇陵,只剩下乾陵。但他的理想在此破灭。和黄巢一样,他也兴动数万人马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三次上山均遭风雨大作,人马一撤,天气立即转晴。温韬实在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他还是没有再继续挖下去,遂此绝了念头。乾陵至此逃过第二劫。

最危险的是第三次,这次出动的不是四十万大军,而是一个现代化整编师,盗墓的工具也不再是锄头、铁锹,而是开山劈石如切菜的机枪大炮。主谋就是民国时期的国民党将军孙连仲。他带领部下,学着孙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样子,在梁山上埋锅造饭安下营寨,用军事演习作幌子,黑色炸药炸开墓道三层竖立石条,正准备进入时,突然冒出一股浓烟,盘旋而上,成为龙卷风,顿时天昏地暗,走石飞沙,七个陕西籍士兵首当其冲,立即吐血身亡,其他人哪里还敢再向前,大喊着跑了出来,就这样,乾陵终于躲过最后一劫。

劫后

到了建国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几个农民发现了乾陵的墓道。1960年,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并于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发掘显示:乾陵地宫墓道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堑壕深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0.6米的石条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长63.1米,南宽北窄,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平面裸露410块,39层约用石条8000块。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以熔化锡铁汁灌注,与石条熔为一体。挖掘情况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的记载相同。另外,考古工作者在陵山周围也没有找到盗洞和被扰乱的痕迹,从而证明乾陵是目前惟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

地宫中有何无价之宝?

乾陵地宫是唐代社会生活尤其是宫廷生活的一部形象缩影,也是一座完整的艺术宝库。那么,地宫里究竟都有哪些奇珍异宝呢?

棺椁

首先是盛放武则天和高宗尸体的棺椁。它既是精妙绝伦、举世无双的工艺品,又是价值连城,有很高科学研究价值的超级“防腐棺”。它很可能是用在唐代就享有盛名的和田美玉雕凿而成,或者是用采自深山中的千年楠木装镶而成。无论选用什么质料,它在结构上肯定有许多有利于尸体长久存放的特殊高招,外部不仅刻绘着内容丰富技艺高超的线刻画,还会不惜耗费巨资,用金丝银线、美玉宝珠装潢得金碧辉煌,光彩耀人。棺椁内武则天及高宗的衣冠鞋裙,以及口里含的宝珠、龙袍皇冠上的佩饰等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奇珍异宝。这些东西在选用时既要有利于尸体的长久存放,又要价值昂贵,以体现皇权的至尊至贵。

陪葬品

第二部分内容是摆在棺椁两旁的日常生活用品、陪葬品等。包括武则天和高宗用过的玉玺、文房四宝以及衣物书籍等。单就武则天主持编写的多卷书籍来说,它无疑是我们更深入具体地了解大唐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宗教、艺术等情况的完整可靠的宝贵资料。估计唐代著名史学家吴兢所着的《武则天实录》一书也会在地宫内陪葬,这本书,必然会有助于揭开蒙在武则天这位神秘女性头上的面纱,使许多悬而未解的问题得到圆满的解答。墓室及各便房内的金、银、玉、陶、瓷质祭器和古币等也是陪葬品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在数量上尤其是质量上都将是惊人的。

线刻画和壁画

第三部分内容是地宫内门楣上,棺椁上面的线刻画,四周墙上的镶嵌画和壁画,内容之丰富,技艺之高超都会令人叹为观止。可以这么说:地宫内任何一件似乎微不足道的东西,都是不可多得的国宝。那么通往地宫的墓道口又在哪儿?这是上千年来世人及考古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对此史书从无只言片语的记载,陵地亦无任何明显或特有的标志。

乾陵的巨大魅力不光在于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更在于它体内珍藏的无价文物瑰宝。

武则天“无字碑”之谜大破解

乾陵前立有两块高大雄浑的石碑,西面是“述圣记碑”,碑文主要歌颂唐高宗的功绩;东面是武则天的“无字碑”,令人奇怪的是,当初立这块碑时竟未刻一字。这块“无字碑”也就成为多年来人们猜测、探究却莫衷一是的“千古之谜”。
“无字碑”为何无字,千多年来,人们对此有种种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一说功高德大无须说,二是自知罪孽深重不便说,三是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说,四是称谓不统一不便说,五是信奉佛教万事皆空不用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