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景略轶事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5-03
吴景略轶事
翁思再
  翁思再

  古琴界把吴景略和管平湖称为当代李杜,即吴景略飘逸绚丽如李白,管平湖踏实刚劲如杜甫。吴景略是虞山派代表人物,1907年生于江苏常熟,1980年出任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他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桃李满天下。

  吴景略少年时学过琵琶、三弦等,后来向王端璞学古琴,可是只有三个月,王端璞就去外地做官了。痴迷上瘾的吴景略面对琴桌犯愁,难以为继。他只身来到上海滩,面对茫茫人海,如何找到老师和知音呢?他灵机一动,走进一家旧书店,向营业员告知来意,然后指着柜台下的古琴谱问道:有谁来买过?热心的营业员介绍了一位叫徐少峰的医生,并告以地址。然而吴景略造访未遇,原来徐医生出了远门。回到家乡后,吴景略写信到徐少峰的客居之地,款吐心曲。徐少峰读信后很感动,便委托今虞琴社社员李明德,专程去常熟帮助吴景略。

  吴景略向比自己大九岁的李明德行礼后,说道我只学了点皮毛,想看看正规的琴家是怎么弹的。李明德弹奏一曲《梅花三弄》,又在吴景略的请求下,复奏一遍。吴景略当即强记,待李明德回去后,迅速整理谱子,反复练习到深夜。次日李明德又来,吴景略操弄丝桐。一曲《梅花三弄》,非但理解到位而且有精彩的创造,令李明德大吃一惊,自叹弗如。他告诉吴景略:你有天才,不必拜师啦。1936年末,吴景略经李明德介绍加入今虞琴社,游走于苏州、上海,结识时杰,技艺大进。由他改编的《梧叶舞秋风》在古琴圈内走红,经常在会演时弹奏。1953年中央音乐学院聘他为弹拨乐专业主任。

  上述故事是胡维礼先生告诉我的。退休数学教师胡维礼先生今年95岁高龄,酷爱古琴艺术,是硕果仅存的今虞琴社社员。1974年吴景略在运动中被中央音乐学院“扫地出门”,来上海住女儿家;胡维礼和他住得近,得以经常问艺。二人初见时,吴问:你是向谁学的?胡答:我是留(声机)学生,依据《古琴曲集》上的谱子。吴说:谱子是死的,还可能会误导,你必须从实践出发。于是他一边抚琴一边解说。吴景略的抚琴姿态也使胡维礼得益匪浅。有一次操弄时,他嘴上叼着一根香烟,手在弹奏,烟在燃烧,而一曲奏毕,双唇夹着的那个长长的烟灰柱居然没有掉下来。胡维礼惊问其故,吴戏谑地说:我不是在抽烟,而是在“顶香”。原来吴景略双手操琴时,无论乐曲如何跌宕起伏,他的上身也能够纹丝不动,全凭心里使劲。当然烟灰掉落的情况还是经常发生的,而每当此刻,吴景略的右手一扇即一弹,在乐曲的运行中拂净烟灰。胡维礼向吴景略学了四年,逐渐深入堂奥。后来他据吴景略实授而校订曲谱,编辑出版《古琴曲谱选集》,为后学者指点迷津。

  除了胡维礼之外,吴景略当时在上海还教了陈树南、王吉儒、吴景祥和姓胡的画家等,坚持不取酬,而学生们回报无门。七十年代末期“四喇叭”卡式录音机风行,吴景略非常喜欢,可是阮囊羞涩,就想卖掉家里的古琴去换录音机。胡维礼阻止道:将来古琴一定比“四喇叭”值钱得多。于是他买了一只三洋牌9994型录音机赠之,这才了却了这一对师徒各自的心愿。

  古称琴为大乐,琴音曰德音。请看明日本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