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战略管理之八:战略意识

 联合参谋学院 2013-05-04

2、战略意识

职能:企业战略推进和内外环境适应能力的体现,在与各层级人员的战略意识,以及对外部相关者对待企业的潜在需求的把握。战略意识不仅仅是强调对战略的了解和认识,更是对战略要求细化的持续影响。

 

战略意识包含十个管理细节及要点,分别是:

经营规划:年度经营规划应具体全面,不仅限于年度营业额或利润额,还包括战略措施展开、人员培养、文化建设、成本控制、产品结构改善和质量提升等各事项。经营规划完整有效,将使日常运作更显规范有序。

投资者意识:企业战略首先是体现投资者对将来的预期和要求,因此投资者应意识到战略规划、执行、评估等,对投资回报和营运风险的影响。投资者意识到战略督导的重要性,是战略成功的必要条件。

长期目标响应:企业经营者、投资者都应密切关注营运活动状态,应仅定目标的推进状况,确保长期战略规划的目标得到持续推进。对长期目标的关注,可避免经营管理者出现短期行为,损害企业持续发展潜力。

经营者意识:企业经营者应对战略的讨论、制定过程和战略执行承担责任,作为企业资源调度和营运指挥者,经营者对战略意图的理解、措施推进动力和战略目标达成期望,会影响战略在日常营运中的推动。

基层执行者意识:战略成功离不开一线人员的努力工作,对一线人员和中基层执行者的培训、教育和意识提升,应采取系统、有针对性措施。基层执行者意识的良好状态,是战略措施得到彻底执行的有力保障。

相关者意识运用:企业的营运会对供应商、顾客(采购者、消费者和经销商等)、银行、当地政府、战略伙伴、员工亲属等相关方,都会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除投资人、经营者外,企业营运还可尽力提高相关者对企业的关注度和意识,促使相关对企业的各项举措的关注,可使企业战略影响扩散到外围营造大环境。

内部沟通:战略意识并不能很快速的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内部沟通时对战略要求、目标和措施推进的强化,将促使战略意识加快扩散,并对不正确的理解和看法及时纠正。内部沟通方法如会议、宣传栏等。

信息反馈:针对战略意识的沟通,应是双向的过程。企业应对各方对待战略展开的看法和反馈,进行细致全面的收集和管理。各相关方的信息反馈,将从侧面对战略的展开效果提供参考。对反馈的管理应有规定。

计划检讨:战略意识的宣导,应制定年度计划加以管理。尤其对相关方的战略沟通,需要较长周期。战略意识与观念的沟通,也是战略措施的一部分。企业应定期检讨战略沟通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配合度调整:战略信息沟通的互动,应做必要的评价,以确定藩库信息对战略持续展开的影响。如分析结果认为影响较大时,应及时调整相关内容,如战略要求、推进方式、执行措施等,提高战略执行配合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