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局部战争——阿富汗战争

 山乡武侠 2013-05-04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局部战争——阿富汗战争  

 

阿富汗战争在历史上有两次,第一次阿富汗战争发生在1979年,指1979年12月末,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的长达10年的战争,战争至1989年2月结束,这次入侵被认为是苏联对外政策的重大失败。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发生在2001年,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联军官方指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基地成员并惩罚塔利班对恐怖分子支援。

名称: 阿富汗战争 地点: 阿富汗
时间: 第一次1979年12月 第二次 2001年10月7日起 结果: 苏联被迫接受1988年4月14日达成的日内瓦协议,并于同年5月15日~1989年2月15日分两个阶段撤出全部军队11.5万人。
交战各方: 苏联 阿富汗 塔利班 阿富汗 各方兵力: 塔利班:活跃兵力 约25,000人(2009年) 阿富汗国民军 100,000人 美军(非多国部队 约48,000人
伤亡情况: 5万余人 130多万人 阿富汗保安部队 约5,000人死 北方联盟 约200人死 联军 1,479人死 平民伤亡 约11,000人至31,000人或更多 相关人物: 阿明

 
阿富汗战争 - 1979年阿富汗战争

战争起因
1979年阿富汗战争1979年阿富汗战争

1973年,阿富汗共和国成立后,苏联即支持激进的政党如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加紧使阿富汗在经济上依赖苏联,反对同中国有密切关系的巴基斯坦。历届阿富汗政府虽然都曾试图改革,但均由此而告吹。

1978年,人民民主党激进分子推翻阿富汗政府,暗杀了第一任总统,组织新政府,并由其领导人出任总统,但在1979年9月又被总理所取代。同年12月27日,苏联人支持的另一名左翼分子巴布拉克·卡尔迈勒在政变中上台。当卡尔迈勒推行俄国化的企图遭到武装反对时,他要求并接受苏联援助,对反对派进行镇压,导致阿富汗战争的爆发。[1]


战争经过

苏联入侵

1979年12月7日,苏联军事顾问要求阿富汗武装部队的坦克和其他关键设备进行拆卸维修。与此同时,首都喀布尔同外地区的通讯联系被切断。12月25日大批苏联空降军部队和地面部队开始驻扎在喀布尔。与此同时,总统哈菲佐拉·阿明将办公室搬到西南郊的达鲁拉曼宫内,因为他相信这个位置十分安全。12月27日,700名包括了KGB和总参谋部的特种部队及阿尔法小组在内的苏联部队穿着阿富汗武装部队制服,占领了政府机关、军队和媒体的大楼。他们下一个目标是达鲁拉曼宫。进攻在晚上7点15分开始。经过短促的激战,苏联部队很快制伏了宫门口防守的阿明卫队,攻占了王宫,将阿明及其全家集中赶到阿明的办公室。随后一阵激烈的枪声过后,阿明及其4个妻子、24个子女都静静地躺在了血泊中。苏联部队指挥官在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广播电台宣布,阿富汗已经从阿明的统治中被“解放”。同时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中央任命前副总理巴布拉克·卡尔迈勒出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总统兼总理。巴布拉克·卡尔迈勒要求苏联提供军事援助。12月28日在距喀布尔以北约500公里之遥的苏阿边界上,装备精良的苏联部队开始越过边界,向阿富汗境内开来。

1979年12月至1980年2月:第一阶段攻势


1979年阿富汗战争1979年阿富汗战争

第一阶段战斗开始,苏联部队首先打击的是阿富汗境内的各种反对派团体。苏联部队沿着三条线路,迅速控制了主要的城市、军事基地和战略设施。但是阿富汗全国的叛乱现象开始越来越多。苏联第40军被调派负责对付叛乱者。因此,苏联军队发现自己卷入游击战漩涡里。

1980年3月至1985年4月:第二阶段攻势

战争已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格局:苏联占领主要的城市和通信系统,而圣战者发动游击战争几乎控制了80%的国土。苏联部队的战略领域在东北部地区,特别是控制着从泰尔梅兹到喀布尔的公路。苏联部队会定期向圣战者控制的地区发动攻击。1981年4月苏联部队与圣战者在坎大哈展开激烈战斗。为了确保喀布尔的安全,从1980年到1985年,苏联部队向战略要地潘杰希尔谷地发动了9次攻势,但政府控制区的治安没有改善。 激烈的战斗也发生在靠近巴基斯坦边境的几个省份。苏联部队对这些无所不在的游击队开始感到有点力不从心。

1985年3月,新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对阿富汗战局感到不耐烦。他要求在一年内必须解决阿富汗战局中的问题。因此,苏联向阿富汗增派了10.8万名军队。在1985年4月以来的日子里,阿富汗的民航飞机几乎全部被迫改变航班时间,全国的机场每天只有四个小时对民航飞机开放,而且还往往是临时指定为某个机场,其余时间都被运兵的苏联运输机占据,新增加进来的苏联兵力大部分是作战力更强的特种部队。此外,苏军进一步增加了先进的武器,其中包括Su-25攻击机和BMP2步兵战斗车。苏联部队的重点进攻方向在东南方的库纳尔省和帕克蒂亚省。1985年成了阿富汗战争中最血腥的一年。

1985年4月至1987年1月:相持阶段


阿富汗的坦克墓地阿富汗的坦克墓地

苏联开始将打击圣战者的任务交给阿富汗政府军,苏联仅限于提供炮兵,防空支持和技术援助。但一些大规模行动仍有苏联部队来执行。在苏联的指导下,阿富汗政府军总兵力在1986年扩充到30万人。其中国防军的兵力为13.2万人,内务部的兵力为7万人,国家情报局的工作人员人数为8万。尽管人数众多,但阿富汗政府军内存在严重逃兵现象。在南部重镇坎大哈,圣战者频频向苏联部队发动攻击,使苏联部队疲于奔命。1986年5月,阿富汗政府改组。国家情报局负责人穆罕默德·纳吉布拉接替卡尔迈勒出任人民民主党总书记。1987年起,阿富汗政府军单独向圣战者控制区发起攻击,尽管伤亡惨重,但仍没有夺下圣战者控制区。仅是在帕克蒂亚省,阿富汗政府军获得了短暂又得不偿失的胜利。

1987年1月至1989年2月:苏联部队撤离

在战争最后阶段,苏联军队准备撤出阿富汗。1987年1月1日,阿富汗政府军宣布单方面停火6个月,与圣战者举行谈判。但因双方分歧太大,双方再度爆发激战。苏联空军多次越境轰炸巴基斯坦村庄。在1988年,苏联部队和阿富汗政府军成功夺取了从加德兹至霍斯特公路的主动权。同年第一批苏联部队在5月15日开始撤离阿富汗。撤离工作基本上是和平的。为了确保安全通道,苏联与圣战者达成停火协定。

20世纪80年代:起义及外国援助


1979年阿富汗战争1979年阿富汗战争

到1980年代中期,对阿富汗抵抗运动提供援助的国家有,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英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美国认为阿富汗的冲突是冷战时期中对抗苏联的重要斗争之一。中央情报局在1979年执行旋风行动,透过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作为中介,向圣战者提供武器弹药及资金,其中包括了著名的FIM-92刺针导弹。该导弹造成苏联空军的作战飞机大量损失。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从1979年到1992年训练了10万名圣战者游击队。在一些穆斯林国家中,一些组织开始号召志愿者到阿富汗参与打击苏联部队的作战。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年轻沙特阿拉伯男子奥萨玛·宾·拉登的组织最后演变成基地组织。圣战组织领导人高度重视破坏行动,常见的类型包括破坏电线、油管、广播电台、政府办公大楼、机场、酒店、戏院等等。从1985年至1987年,平均一年这类破坏行动发生超过600件。在靠近巴基斯坦边境的地区,圣战者每天发射800枚火箭弹。1985年4月到1987年1月,圣战者发动了超过2.3万起针对政府机关的攻击事件。圣战者的阵地多是在乡村内,这些乡村则会遭到苏联部队的残酷报复。圣战者擅长使用地雷,这些地雷大多被埋在桥上和路旁来攻击车队。在1982年3月,一枚炸弹在教育部爆炸,同时波及到周围数座建筑物。1985年9月4日,圣战者游击队攻击在坎大哈机场起飞的巴赫塔航空公司客机,造成52人死亡。1985年5月,七个主要的反叛组织成立了七党圣战者联盟以协调他们的军事行动。该集团活跃于喀布尔周围发动火箭袭击,并进行军事行动、打击共产党政府。[2]


战争结局
1979年阿富汗战争1979年阿富汗战争

10多万装备精良的苏军也未能击败阿富汗起义者,一些人称阿富汗为“苏联的越南”。阿富汗政府军士兵大批叛逃,喀布尔政权不得不于1984年强迫14岁的少年应征。另一方面,由于古老部落之间的敌对情绪和语言障碍,阿富汗各游击队难以形成击败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的统一战略。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1988年5月苏军开始从阿富汗撤军,1989年2月苏联军队完全撤出阿富汗。

苏联死亡和伤残1万人,损失装备如下:

118 架战机
333 架直升机
147 辆坦克
1,314 辆装甲运兵车
433门大炮和牵引车
1,138台无线电或指挥车
510辆工程车辆
11,369 辆卡车和油罐车[3]


阿富汗战争 - 2001年阿富汗战争

概况
2001年阿富汗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

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为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联军官方指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盖达成员并惩罚塔利班对恐怖分子的支援。与阿富汗作战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以及英国、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北约国家,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为美军提供了后勤支援并在战后派遣军队驻扎阿富汗(驻阿韩军在2007年发生韩国人质被绑架事件后撤离阿富汗)。 

2009年12月1日,新就任的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宣布在6个月内向阿富汗增兵3万,并于2011年7月开始逐步从阿富汗战场撤出,将于2014年12月31日前完全撤出。到2010年为止,目前阿富汗驻军人数最多的国家依序是,10万美军、1万英军、4300德军和3750法军。

本·拉登于2011年5月1日被美军击毙。2012年5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发表讲话,公布了结束阿富汗战争的计划表。2.3万美军将在2012年夏季结束前回国。[4]


战争背景

冷战结束后,中亚地区以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战略资源重新引起世界的广泛注目,沉寂多年的中亚地区再次成为各种力量的“角斗场”。其中,美俄之争无疑是这场角逐的两大主角。为了抢占有利的战略地位、牟取中亚的地缘战略利益及丰富的战略资源、实现控制全球的战略目标,美国从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加紧对该地区的渗透。在遭受9·11事件之后,美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借打击阿富汗恐怖势力之机加紧营造有利于美的军事部署。


2001年阿富汗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

由于位于阿富汗北部的前苏联中亚国家为美军提供协助,一度惹来其他伊斯兰教国家例如黎巴嫩及苏丹等的敌视。美国在冷战期间就企图进入中亚,美国就以“反恐”的名义在中亚和周围建立军事基地,部署军队。苏联侵入阿富汗时,美国就扶持塔利班。美国谋求中亚军事存在永久化 ,尽管冷战对峙的年代已然过去,但出于各自的战略利益考虑,美俄两国对阿富汗的争夺却从未停止过。2001年,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军队以打击庇护恐怖分子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名义,租用了吉首都比什凯克最大机场――玛纳斯机场,后来又将其扩建为功能齐全的军事基地。

在战争爆发之前大约一周,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向塔利班政府发出最后通谍,要求他们:

把基地组织高层成员交给美国;

释放所有被监禁的外国人;

保护在阿富汗的外国记者、外交人员、支援人员;

让美国人员检查所有训练营,证实它们全部被关闭;

塔利班政府则拒绝与美国对话,并指与非穆斯林领袖对话是对他们的侮辱。但他们也透过在巴基斯坦的大使馆要求美国提供证据让他们自行在伊斯兰法庭起诉拉登。后来他们提出把拉登移送到中立国。但乔治·布什拒绝这些条款。

联合国安理会在2000年12月19日要求塔利班移送拉登到美国或第三国就1998年的爆炸案接受起诉,以及关闭所有武装训练营,否则将会制裁阿富汗。


战争经过

首轮攻击 


2001年阿富汗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

2001年10月7日,美英组成联军进入阿富汗境内与当地的北方联盟接触。双方其后达成协议,合作推翻塔利班政权。并在当天晚上进行空袭,攻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多个据点。美国指攻击塔利班是要报复塔利班没有答应美国要求交出拉登,而当天塔利班随即抨击美国举动是向伊斯兰世界宣战。

美国在首轮空袭中采用了不同种类的武器,据美国军方公布,共动用了50支导弹、15架战机和25枚炸弹。同时美国还在空袭时投下大量救援物资,据美国声称这是为了赈济空袭中受伤的平民。

期间一段拉登的录音片段公开,片中拉登指责美国这次袭击。

阿拉伯的卫星频道Al Jazeera指称该台于攻击事件不久前就收到了这卷录音带。在录音带中,宾拉登宣称美国将会在阿富汗之战失利,并且像苏联一样崩解。同时,拉登号召伊斯兰世界发起反抗非伊斯兰世界之战。

塔利班的撤退

1、马扎里沙里夫的地面攻势

2001年11月9日,马扎里沙里夫战役开始。马扎里沙里夫在阿富汗北方是一个大型城市。塔利班在马扎里沙里夫有较强的群众基础存在。美国轰炸机地毯式轰炸塔利班部队的阵地。下午2时,北方联盟部队攻下了城市的南部和西部,并且控制了城市的主要军事基地和机场。战斗在4个小时后结束。到日落时分,塔利班残余部队向南部和东部撤退。战斗结束后,大批塔利班支持者被处决,在整个马扎里沙里夫开始出现抢劫。马扎里沙里夫战役后,北方联盟迅速拿下了北方地区的5个省份。塔利班在北方地区的势力开始瓦解。

2、攻占喀布尔

11月12日晚塔利班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下逃离喀布尔市,11月13日北方联盟部队抵达喀布尔市。市区只有炸弹坑和焚烧过的树叶。一组大约20人的强硬阿拉伯武装分子被发现藏身于市内的公园,随后被消灭。

喀布尔的陷落标志着塔利班在阿富汗全国的瓦解。在24小时内,所有的阿富汗沿伊朗边境各省,包括关键的城市赫拉特,都被北方联盟攻下。当地普什图族指挥官和军阀接管整个阿富汗东北部,包括关键的城市贾拉拉巴德。近1000名塔利班的巴基斯坦志愿者部队死守北方战线。到11月16日,塔利班在阿富汗北部最后一个据点被北方联盟围困。此时,塔利班主力已被迫撤回到阿富汗东南部坎大哈周围地区。

森蚺行动 


2001年阿富汗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

美军的卫星照片情报显示基地组织士兵在Gardez山西面高2740米的山脉中出没,特战部队(SOF)又称战略侦察队称该区为“雷明登屏障”,展开森蚺行动(Operation Anaconda)剿灭山区。该行动中美军采用了包围战术,首先派兵占领山谷的有利位置及阻止敌军四处逃窜,再陆空合击山谷北端扫荡敌军。整个行动从2002年3月3日到3月19日结束。

本行动总动员部队:

160th SOAR空降特种团
各国特种部队编成的第3特战群
第10山地师第2旅第31步兵团2
第10山地师第1旅第87步兵团1
101空降师3旅187步兵团2

心理战术

2005年10月份驻阿富汗美军发生所谓“焚尸门事件”,塔利班武装分子声称美军利用焚尸当成心理战术,美军否认。之后21日美国记者会表示战场上可能有所谓“虐尸”事件是属于卫生处理,不过火化尸体不符一些伊斯兰传统才会引起争议,并非为了对塔利班或者阿富汗平民施加心理压力。已经成立了联合调查小组,对这一事件调查。美国在阿富汗实际上是有一个心理战单位“美国陆军第913心理战小组”。


战争结局

联军伤亡

美军2010年5月28日美军阵亡数字达到1000。据美联社统计,该月已有32名美军士兵丧生于阿富汗。

2011年8月6日,22名美军特种部队官兵所乘坐的支努干直升机在阿富汗中部瓦尔达克省赛义德阿巴德地区执行清剿塔利班的军事行动中坠毁,包括机组人员在内,造成38人遇难,遇难者中包含30名美军官兵以及另外7名阿富汗军人丧生。除了22名海豹突击队战士外,机上美军还包括空中管制员与机组成员,其中有3名空军航管人员,1只军犬和它的训练员,以及1位文职通译和机组员,其他人身份不详。一名联军官员称,直升机遭一枚肩扛式火箭推进榴弹直接击中而坠毁。这起坠机事件是战争爆发以来,驻阿富汗国际部队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事件。先前,死亡人数最多的单日为2005年6月28日,当时,16名海豹突击队员和陆军特种兵混乘的一架直升机在阿富汗东部遭地面火力袭击坠毁,16人全部死亡。

平民伤亡

据联合国报告,平民伤亡人数,从2006年的929人,上升至2008年的2000人。

根据联合国驻阿富汗援助团的统计:

2007年阿富汗死于暴力袭击者超过了8000人,其中1523人为平民。死亡平民中630人死于阿富汗政府军和驻阿外国部队的误杀,893人死于塔利班的自杀性爆炸和路边炸弹等袭击事件。其余死者中约6000余人为塔利班等反美武装人员。

2008年死于阿富汗暴力袭击者超过了6000人,其中1988人为平民。死亡平民中828人死于阿富汗政府军警和驻阿外国部队的误杀。1160人死于塔利班制造的暴力袭击。其他死者中绝大部分为塔利班。但当年由北约医疗机构提供的数据指出,死于北约军队袭击的平民为97人,死于塔利班袭击的平民为973人。

2012年3月,阿富汗南部发生潘杰瓦伊枪击案,造成16名阿富汗平民死亡。


战争影响

由于在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指称有基地组织成员越过边境逃巴基斯坦,一度引起临近国家的紧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