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新技术、新观念

 农业书屋 2013-05-04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新技术、新观念

 

作者:农业天地

 

 

 

     很多农民对于农作物的病害,有时不知道得的是什么病,又该用什么农药。有的农技工作者,虽然能看出农作物得的是什么病害,于是就开出农药的名字,让农民去购买。且慢!为什么我们不先去分析一下农作物为什么会得这类病呢?便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盲目用药,难道就看得那么准么?就不怕出现“张冠李戴”、“本末倒置”的治法?而农民虽然经常用农药,却不能根治。有的农民想当然的多次加大农药的用量,结果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病害还是没能控制住。我也经常看到在一些种植技术的文章中大谈“是什么病,就用什么药云云”,结果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近年来病害为什么难治?原因固然很多,究其根本原因窃以为: 有些人不知道“预防为主”,也不知道“综合防治”,更不懂得“标本兼治”,往往到了一些农作物的后期,已经达到了无药可治的地步!要知道“百分之百”的病害不是治好的,而是“防”好的!这就需要从农作物的种子和苗期抓起,那才会产生“事半而功倍”的效果。这里,我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缺素症”的发生是目前我国农业种植的症结所在!而且缺“素”越多,病害就越重,就越难治理,越不缺“素”,农作物就越健壮,病害越难上身,就会很少去治理。因而,“缺素症”才是百病之源那!我这里指出的“素”主要的是指“中、微量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农作物如果缺乏微量元素,则“轻者减产,重者绝收”!过去农作物缺“素”少的原因是农民往地里施入的基本上是农家肥,微量元素虽多氮肥(含量仅5%)却很少,因而产量却是很低。而今注重氮肥的施入,产量上去了,农家肥却很少用,即便有农民用的,也是不经腐熟的农家肥,杂菌很多而侵染性病害却越来越严重,如今氮肥施入过多,却又产生了生理性的病害。

       本视频就是想在这方面做一些探讨,愿意与大家商榷,抛砖引玉。望能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