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伊斯兰共和国(IRA)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一 国徽 伊朗国徽由四弯新月、一本《古兰经》和一把宝剑组成。四弯新月和上方的一卷经书巧妙地组合成阿拉伯文“安拉”(真主);新月像征宗教“伊斯兰教”;《古兰经》是伊朗伊斯兰教最权威的经典,位于国徽顶端,象征伊斯兰教义高于一切,是共和国行为准则的依据。四弯新月和正中的一把宝剑表示伊斯兰教五大信仰,以及伊朗人民坚定的信念和无比的力量。圆形图案又代表地球,表示真主“安拉” 的伊斯兰思想遍及全球。伊朗的国旗、国徽把政治和宗教融于一炉,充分体现了宗教领袖霍梅尼的“政治是宗教合乎逻辑的延伸”的思想。
二 国旗 伊朗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7∶4。自上而下由绿、白、红三个平行的横长条组成。白色横条正中,镶嵌着红色的伊朗国徽图案。白色与绿色、红色交接处,分别用阿拉伯文写着“真主伟大”,上下各11句,共22句。这是为纪念伊斯兰革命胜利日——公元1979年2月11日,伊斯兰教太阳历为11月22日。国旗上的绿色代表农业,象征生命和希望;白色象征神圣与纯洁;红色表示伊朗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三 简介 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有记载的历史和文化始于公元前2700年,我国汉史称安息。公元前2000年后出现印欧血统的伊朗人。公元前6世纪古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曾盛极一时。该朝第三代国王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前521—前485),帝国版图东至阿姆河和印度河两岸,西到尼罗河中下游,北至黑海、里海一带,南达波斯湾。公元前330年古波斯帝国被马其顿·亚历山大所灭。后建立了安息、萨珊王朝。从公元前二世纪与中国有友好交往,著名的“丝绸之路”便横贯伊朗北部。中国唐朝前期今伊朗东北部曾经纳入中国版图.13世纪蒙古大军多次进入伊朗,后在此驻扎,设置蒙古大汗国阿姆河等处行省。13、14世纪属蒙古大汗国的伊利汗国地,与作为蒙古大汗国宗主国的中国元朝交流频繁。公元7—18世纪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先后入侵。18世纪末,伊东北部的土库曼人恺加部落统一了伊朗,建立了恺加王朝。19世纪初沦为英、俄的半殖民地。1921年礼萨·汗推翻恺加王朝,于1925年建立了巴列维王朝。1941年礼萨·汗被盟军逐出伊朗,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即位。1935年3月21日,改国名为伊朗。1978年爆发了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迫使巴列维国王于1979年1月16日流亡国外。同年2月,宗教领袖霍梅尼结束14年流亡生活从巴黎返回伊朗接管政权,4月1日宣布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1981年10月哈梅内伊就任总统,穆萨维就任总理并受命组阁。霍梅尼逐步建立起政教合一的伊斯兰体系。伊朗和伊拉克长期存在着边界、教派和民族争端。进入80年代两国关系恶化。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经国际上多方调解于1988年8月宣布接受停火。1989年6月3日霍梅尼病逝,专家会议于第二天推举总统哈梅内伊为新领袖。 首都:德黑兰
四 货币 伊朗里亚尔(IranianRial 原符号:RI. 标准符号:IRR。伊朗货币的官方名称叫里亚尔。非官方名称叫图曼。 里亚尔纸币面值为100、200、500、1000、2000、5000、10000、20000和50000里亚尔。
五 硬币 铸币面值有:1、2、5、10、20、50里亚尔(伊斯兰革命前);革命后发行的硬币币值为50、100、250和500里亚尔 。
六 发行的硬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