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死猪的安全猪舍

 LM0318 2013-05-04
不死猪的安全猪舍
所谓“安全猪舍”,它是指活仔率、育成率在99%以上,不会出现大批死亡现象,少用药甚至不用药的全新猪舍设计。
据数据显示,国内每头母猪平均年提供活仔猪15头,美国为20头,丹麦为22头。而每死一头仔猪,损失的饲料量大致如下:
          死亡周龄          出生         8             15          22
          饲料损失量㎏    63            110           163          273
          饲料单价          1.4           1.4            1.4          1.4
          死亡饲料成本    88.2          154            228          382
按我国年存栏生猪6亿头计算,死亡仔猪应该在2亿头以上。也就是说,直接经济损失应该在500亿以上(人力、物力也是巨大的浪费)而死猪的原因,猪舍因素竟然占90%。有人认为这是危言耸听。其实不然。
我们以万头猪场为例,若每头母猪提供20头断奶仔猪,需要500头繁殖母猪;若提供15头断奶仔猪,就需要666头繁殖母猪,这两个猪场相差166头母猪。按照每头母猪每年需要1吨饲料计算,后者需多耗166吨饲料。每头母猪的饲料成本每年接近3000元,所以166头母猪的饲料成本约为50万元。如果算上设备、用药、人工等成本,那么这个猪场每年将多花55-60万元。而后期育肥若是不顺利,损失上百万元甚至血本无归,也是很有可能的。而这一切,竟然是猪舍原因造成的,说起来有人坚决否认。实际上,却是事实。
养猪的最大风险是什么?死猪!而死猪的根本原因,事实上不是什么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甚至口蹄疫、蓝耳病之类(我是否胡说,您得看完),因为“防疫管理”,这些病是“不应该”死猪的。然而,就目前的养猪而言,“防疫管理”,不仅仅是机械化、现代化甚至大型养猪场在搞,农民养猪也防疫。可是,一有疫情,为什么农民养殖户的猪还是成批成批的死于疫病呢?究其原因,是因为猪群里有“弱猪”。这种“弱猪”虽然经过诸多防疫,可由于其体弱,其免疫力就会大大降低。因此一有疫情,首当其冲,它们就成了疫病的温床,进而也就成了最大的活体传染源。加上农民只打疫苗,忽略防疫管理等,成批死猪也就在所难免。而“弱猪”的产生,直接原因就是伤寒(广义伤寒是没有疫苗的)。而伤寒的产生,则是由于圈舍设计不科学造成的。也就是说,圈舍若是科学,猪就不得伤寒,没得伤寒就没有“弱猪”( “弱猪”不是小猪),没有“弱猪”,经“防疫管理”,就不会有(非接触的特别是空气传播的)疫情出现。没有(非接触的特别是空气传播的)疫情出现,加上全新的防疫模式管理(避免农民只打疫苗,忽略防疫管理),就不会成批死猪。不成批死猪,养猪就毫无风险。简单说,我们是否可以用简易猪舍(的造价),来实现如机械化、现代化的养猪(成活98%以上),从而不死猪呢?
众所周知,“无病不死猪”。而病从何来?无非三个方面:一是外来传染,二是外感疾病。三是自身群体带菌(遗传因素)以及应激反应等。
.  外来传染。分为接触的和非接触的。)
接触的是:
是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病()(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而引起的传播。
    非接触的是:
    是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
    (1)经空气(飞沫、飞沫核或尘埃、气溶胶)为媒介传播所有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而传播,据研究,空气中的气溶胶中,难免会有结核菌、军团菌、支(衣)原体、各种致病菌……,甚至于流感、SARS……等病原体。猪舍中新型H1N1病毒、蓝耳病病毒,都是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实现传播的。(注:气溶胶是空气中飘浮的一种呈悬浮状态的液状微粒污染物。)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
    (2)经污染的饲料和水而传播,沙门氏菌感染也许是病原体通过饲料传给猪的最好例子, 当猪采食加工不当的饲料时就有可能受到感染。比如泔水。比如排出物和病禽尸体及其流出物污染水池、水井、水桶等。
    (3)经污染的土壤传播随病禽排泄物、分泌物或其尸体一起落入土壤而能在其中生存很久的病原微生物可称为土壤性病原微生物。易感家禽接触被污染的土壤而被感染。
(4)经活的媒介物传播经非本种动物(如节肢动物中虻类、蝇、蚊、老鼠和黄鼠狼等)传播,而人类也可能作为传播煤介。
(是不是可以尽量切断???)
. 外感疾病。也就是猪只因为气温变化(感冒、伤寒等),环境恶劣(湿度大、不卫生、有害气体等)。而感染疾病(非疫病)比如说:
传统的农村圈舍,一般都是前槽后铺式,或者前槽后窝式。而饲料养猪,就干脆用了无槽平地全铺式。这些猪舍的弊端在于:一是猪会踏粪又踏食,因此很容易出现肠道疾病,而产生弱猪。而弱猪是很容易染上疫病,进而成为活体传染源的。二是通常的农村猪舍多是半封闭,冬天扣(塑料)棚式。而这种塑料大棚很容易凝雾而滴水,潮湿生癞不说,滴到猪身上的水是要靠耗料蒸发的,而每到冬春及秋冬之交,白天棚里的温度犹如酷暑,夜晚又掉入冰窖,而昼夜温差一大,猪是很容易得感冒的(伤寒的一种),感冒就会发烧,发烧就会干燥,喝点脏水(喜喝脏水)就会拉稀。猪踏粪踏食全圈传染是很快的,加上扫圈带菌,整个猪场就会传染无余。而在规模一点的养猪场,治疗起来是很难的。就比如拉稀,一猪拉稀,有的猪被传染还在潜伏期。您治好一猪,而其他猪又开始拉稀。而再次传染,这两次拉稀的猪,就算治好,一个月之内是不长肉的。而每一次打针,(喂药只能预防,不能根治),圈舍里的猪就会受惊,而受惊的猪是不长肉的。被打针的猪更是不仅要三四天才能缓过来。生长速度更是放缓。三是传统猪舍(墙体、栅栏、食槽等)是很难消毒的。有过养猪经历的人都知道,新圈舍一般情况下是不太死猪的。而死猪都是后来的批次。究其原因,消毒不彻底,而猪在圈消毒,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猪若在圈,消毒的药物。猪是会舔食的,而药物是会对消化系统造成伤害的。轻者不长肉,重者造成溃疡,而料肉比就会大大提高。
(是不是可以尽量避免???)
. 自身群体带菌(遗传因素)以及应激反应等。
(这个似乎最难改变吧???)
而所有这一切,实际上都可以用先进的(不是高价的)圈舍来解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
一种空气经过消杀处理(不仅仅是简单的过滤)的、恒温的全封闭猪(鸡鸭)舍。其造价虽然不过240-350元。但使用这种猪舍,不洁空气完全隔绝在猪舍之外,不仅避免了接触性的疫病传播,也避免了非接触性经空气渠道的疫病传播。这是其一。
其二,恒温且不间断换气,猪只(鸡鸭)不仅不会因气温变化巨大而患伤寒(没有疫苗),而且舍内温度、湿度、空气(清新度)非常适宜,弱猪不会出现。而科学的圈铺、设备等设计,不仅保证猪只躺卧舒适,而且避免不必要的应激反应,如转群应激、断奶应激、换料应激等。
其三,较快速地健康扶壮(出生就用专利工具加喂乳猪料)。猪只的免疫力、抵抗力会大大增强,加上舒适环境、生物免疫,潜伏性遗传疾病及疫病,就很难爆发。特别是“溯源淘汰”,种群会越来越健康。
也许有人会说:饲料和水、土壤病原微生物以及动物(如节肢动物中虻类、蝇、蚊、老鼠和黄鼠狼等)也会传播,怎么办?实际上,水可以经过紫外线过流消杀。而饲料则是把关的问题(你加100斤氰化钾,与饲料发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设备问题(落地发霉、久贮污染等)。而全封闭,当然没有接触土壤病原微生物的机会;也不会有蚊蝇之类。至于鼠类,没有落地料以及剩料,老鼠才不进来呢(转一圈,流着眼泪出去了)。
也就是说,好的圈舍,可以尽量消除所有的致病因素。而死不死猪,难道不是由猪舍决定的吗?而我们也不妨看看现存猪舍的状况
. 传统猪舍
农村传统的猪舍以及许多大型猪场,大都是最省钱的砖砌的水泥墙围栏(包括利用后墙),这种水泥围栏常常是积满了污垢,而就算不断清理,也很难看出本来面目。而这恰恰是细菌、病菌、蚊蝇的温床。加上猪的乱拱习性,感染细菌、病菌就很容易。就算不是疫情,不卫生的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拉稀——弱猪)。
. 再说现在崇尚的“漏缝地板猪舍”,我们不妨看看下面这篇文章
《猪场漏粪地板存在的问题》
目前,缝隙地板已被养猪场广泛也采用。尤其是现代化高床集约化养猪,从妊娠母猪、产仔母猪、断奶仔猪到育肥猪都采用全漏缝地板或半漏缝地板的铺置。采用缝隙地板不仅便于粪便的收集,做到干湿分离,同时也能改善家畜卫生和防疫条件。笔者在生产第1线,通过在实际操作中对漏缝地板产生的问题作了浅显的分析。
1、猪只趾蹄病的发生
据报道,使用不同的地板材料,猪蹄损伤也不同,在泥地面上时,猪蹄部病变最少,在铝板条上时,蹄部病变稍多于养在生铁板条上、水泥板条上的猪,足垫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塑料地板和铝板条地板最为严重,而蹄裂发生率BU在混泥土地面最高。一般地,有利于蹄壳磨损的地面往往可减少趾垫的损伤,但可增加蹄裂。
由于封闭饲养及采用漏缝地板,减少了猪只从粪便、褥草和土壤中获得部分生物素的机会,造成生物素缺乏,继尔引起猪蹄角质增生、龟裂,蹄壳变硬、破裂,猪只表现为生长缓慢,被毛大量脱落,皮炎,皮肤皱褶增多、干燥且布满鳞屑,蹄部横裂,蹄底易磨损,并有深的裂口,有的裂口深达真皮而导致出血。造成猪步态不稳、悬蹄、跛行甚至爬行,严重影响生产母猪繁殖生产性能,加快了能繁母猪淘汰率。
漏缝地板板条的扭曲、折曲或移动都可引起猪的肢蹄陷入缝隙,造成割伤、裂伤和擦伤,增加猪趾蹄病的发生,引起猪只蹄壳开裂,足垫病变,软性溃疡,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和使用寿命,使母猪非正常淘汰。
2、猪只乳头病变
由于生铁制造的漏缝地板接触面粗糙,定位栏饲养的哺乳母猪奶头与其产生摩擦,造成各种乳腺疾病,引起乳质变性,也会导致仔猪发病。严重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和种用寿命。断奶期间仔猪随母猪在高床,猪栏内不铺放垫草,仔猪无论嬉戏、吃奶、休息,都与生铁、混凝土等坚硬面直接接触,仔猪乳头不可逆转的坏死和变性也因此而发生,尤其是种用仔猪,有效奶头受到严重影响。种用价值减小,整个仔猪的种用率下降,导致养殖成本增加。
3、饲料浪费
饲料费用是养猪生产成本中开支最大的项目,占生产总成本的60%-80%。在许多猪场饲料浪费很高,一般要占饲料总用量的8%-10%,而高床漏缝地板饲料的浪费可达到20%。饲喂猪仔时,由于猪仔的行为特性,很容易把饲料拱出料槽外,而槽外是漏缝地板,饲料一旦被拱出槽外就从漏缝中漏至底层,无法被猪采食而造成饲料的浪费。
4、冬季新生仔猪黄白痢发生率增加
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的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危害出生后数小时到1周龄内的仔猪,特别是1-3日龄仔猪发病和病死率最高,窝发病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达80%以上。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10-30日龄仔猪的非败血性、急性传染病,发病率较高的可达到805,一般死亡率相对较低。新生仔猪的机体调节机能不完善,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如遇气候突变而漏缝地板不铺放垫草,贼风从下而上侵入,仔猪保暖不及时,易导致仔猪黄白痢的发生。再加上母猪产后易感染乳房炎,引起乳质变性,导致仔猪发病。缺铁性贫血、低血糖症、硒和维生素E缺乏等营养代谢性疾病,导致仔猪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和继发仔猪产生黄白痢。而封闭饲养及采用漏缝地板,减少了仔猪从褥草和土壤等自然环境中获得部分所需微量元素的来源,造成微量元素缺乏,缺铁性贫血几率的增加。因此仔猪初生3天内必须人工补铁,以降低仔猪贫血的几率,减少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从而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5、圈舍的环境污染
猪粪堵塞漏缝地板缝隙,加上猪蹄对粪便的践踏,粪便不易清除、清粪不彻底、不能实现粪尿的彻底分离。漏缝下未及时清理的残留饲料堆积发酵,给病原微生物的快速繁殖和传播形成了有利条件,使猪的健康水平和抗病力低下。大量的用药不能给养殖环境彻底地消毒,不仅影响了猪肉的质量,反而使原有病原的抗病力提高及演变出新的病原,不但给防疫工作带来难度,而且给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直接影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 星级猪舍
据说温州有一企业,投资三千多万元进行现代化养猪。100多万元购进的全自动喂养系统和监控系统投入使用后,“五星级”猪栏内,每头生猪都享有一个“标准间”,“标准间”内装有自动喂料系统、自动饮水器、自动采食槽、自动监控器等。电脑控制自动喂料系统,两三名工作人员按下按钮,在30秒钟内就能完成对2000多头猪的投料。 “猪如果渴了,它只要把嘴放到水龙头一吸,水就出来了;饿了,猪鼻子一拱,饲料就自动从给料口下来了。”然而,疫病预防并没做到位,地板也还是漏风、漏缝的。特别是一年出栏生猪不过2万余头,,保证不死猪的前提下,利润不过几百万元。可他保证得了吗?
事实上,养猪就好比养孩子,孩子若是放到猪圈的环境来养。那孩子的命得多大???有人也许会说,孩子不过一个。
实际上,我们无需在这上面较劲。孩子我们可以照顾得周到一点,但猪只我们可以“卫生一点、恒温一点、空气新鲜一点、湿度适宜一点、防疫严格一点(封闭消杀)、饲料科学一点、应激避免一点”猪会养不好吗?
千万记住,养殖户(场)不是“治病户(场)”,把猪病尽量隔离在圈舍之外,这是你要做的,不需要你什么都懂(都懂就不养猪了)。但你需要有公司保证你能赚钱(安全养殖方案),哪怕他的饲料是“散装的”、劣质的。
畜牧新闻:http://www./forum-100-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thread-292431-1-1.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