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 仇英《赤壁图》

 率我真 2013-05-04
 

     

点击欣赏高清大图——明 仇英《赤壁图》 - 伴月轩主 - 伴月轩主

 

       仇英(仇,音Qiú,可参见仇姓),(1498-1552),名英,字实父,一作实甫,号十洲,又号十洲仙史,太仓(今江苏太仓)人,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约生于明弘治十一年左右(1498年)(注:也有人认为是1509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2年)。存世画迹有《赤壁图》、《玉洞仙源图》、《桃村草堂图》、《剑阁图》、《松溪论画图》等。

    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吴门四家” ,亦称“天门四杰”。沈、文、唐三家,不仅以画取胜,且佐以诗句题跋,就画格而言,唐,仇相接近,仇英在他的画上,一般只题名款。此幅《赤壁图》长129厘米,宽23.5厘米,画宋代苏东坡《后赤壁赋》诗意,与另两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的《赤壁图》相比有其独特性。对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吴门四家”进行专门研究的上海博物馆书画鉴定专家单国霖曾对此作进行过目鉴,昨天他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幅画基本可认定为仇英真迹。从其画风来看属画家在中年时期所作。仇英在年轻时结交了文徵明、周臣等一批书画家,故而其中年作品里也受了文徵明等人的技法影响,皴法多以小皴为主。在这幅《赤壁图》就能看见披麻皴、斧劈皴等典型皴法,皴笔绵密画风工整细腻。而目前,藏于上博的《赤壁图》则显刚劲有力,两相比较可以看出画家不同的创作状态。而其余两幅皆绢本短卷,本幅则为纸本而略长,后段多了苇汀浅屿、石桥曲涧、秋林霜浓、云房窅深等等山间夜景。单国霖认为,该幅《赤壁图》创作时间很可能介于《梧竹书堂图》和《林亭佳趣图》之间。嘉德拍卖公司表示,他们曾请有关专家鉴定,此画作较之画家在老迈时的创作而言更见画家功底。据悉,此作为清宫旧藏,随溥仪出宫离开北京时而流散民间,之后一直未曾有其他流传,加之其作又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足显其珍稀价值。

       传世仇英所作《赤壁图》,目前所见有三幅:一藏辽宁省博物馆,一藏上海博物馆,再者便是《石渠宝笈初编》著录的这一卷了。前二幅皆绢本短卷,画的都是白露横江、断岸千尺,东坡与客泛舟中流这一情景。本幅则为纸本而略长,后段多了苇汀浅屿、石桥曲涧、秋林霜浓等山间夜景。读者可以借画家营造的美景,去想象苏轼舍舟登岸,“摄衣而上,履腵岩,披蒙茸……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一夜游情境。其构思立意较前二图更为丰富美备。三幅《赤壁图》画家都未记年。上海博物馆一图,用笔峻健方硬,应是他得到周臣指授,力学李唐等南宋院画的盛年时作品。辽宁省博物馆一图,与仇英在项元汴家《临宋人六景》画风相近,应是他较晚之作。《石渠宝笈初编》著录的这幅《赤壁图》卷,画法细缜,淡冶蕴藉,与几幅可以断为仇氏早年真迹的作品风格相似,创作年代比上海博物馆《赤壁图》要略为早些。

        国宝级珍品明代仇英画作《赤壁图》,日前在中国嘉德2007秋拍会上以7952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了中国绘画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之前,中国绘画(包括书画与油画)拍卖的世界纪录属于徐悲鸿的油画《放下你的鞭子》,它在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会上以7632万元人民币成交。中国嘉德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裁王雁南说:“仇英《赤壁图》拍出近八千万元人民币价格,是中国绘画作品中拍卖成交价首次超过一千万美元的作品,标志着中国绘画的国际地位又迈上一个新台阶。”据了解,仇英是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领军人物,其画作在仇英生前的价格就已经超过了宋画,而且传世作品极少见于民间。此幅《赤壁图》的最早收藏者是晚明的张修羽,之后曾先后被康熙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和乾隆皇帝收藏,辛亥革命后被末代皇帝溥仪携出清宫散落民间,民国期间为天津实业家张氏收得,密藏80余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